【内容摘要】玉器是美术之精粹,是中国文明古国的一颗艺术明珠,当今的扬州琢玉艺师们全面继承历史上玉雕的优秀技艺,锐意创作,在技艺实践中,运用“量料取材,因材施艺”的琢磨工艺规律,结合时代的要求,不断提高“问玉”,“相玉”能力,以巧用料,尽用料,用好料为指导原则。扬州玉器技法,博大精深,玉器中的跳色,有着神秘的色彩,也是“问玉、相玉”设计。
关键词:因材施艺 问玉 相玉 俏色
扬州是我国玉器的重要产区之一,琢玉工艺源远流长,几千年来,玉器艺师呕心沥血,勤谨实践,继承发展中国玉器的优良传统,创造了数量众多,形式各异工艺精巧的玉器珍宝。
玉器是美术之精粹,是中国文明古国的一颗艺术明珠,当今的扬州琢玉艺师们全面继承历史上玉雕的优秀技艺,锐意创作,在技艺实践中,运用“量料取材,因材施艺”的琢磨工艺规律,结合时代的要求,不断提高“问玉”,“相玉”能力,以巧用料,尽用料,用好料为指导原则。达到废料利用,小料大用,好料精用之目的。设计制作了大批构图新颖,造型优美,做工精致的产品,同时,还在吸取姐妹艺术的精妙知识来充实自己。扬州玉器技法,博大精深,玉器中的跳色,有着神秘的色彩,也是“问玉”,相玉设计。和制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表现手段,它是“问玉大师”,相玉设计大师和制作大师们,共同研究和切磋,高深的值得研究的技法,对经济价值的体现,有着充分的发挥作用。
跳色,首先要从原材料就开始考虑,玉石的质地色彩,透明度,光泽度,考虑什么料,可以跳色,什么料不具备跳色,跳色的料,一般具备的色彩,透明度等,都是所考虑的范畴。通常玉料中的新疆的白玉籽料,籽料、山料青海的矿带料,和黄皮料,以及黑皮料和翡翠都是可以跳色的品种。白玉籽料,质地细腻柔润,微透明,它们当中,淡青,淡灰的料,基本上讲,可以跳色,过分青,灰白,不具备跳色。而山料中,驿成山料,“于阗”山料,是很好的山料,它们具备新疆料的优点。细腻温润,光泽度高。它们中的淡青,淡灰的山料,也具备了跳色的条件。通常,去购买玉料,老维子,(是维吾尔族商人的称呼)把料都是堆放在一起,几块眼珠料,放在最显眼的位置,眼珠料是,最白,最细腻,油性好,而纯度高的,问起价格,他们头昂上天,开出的价格有时竟是天价,高得叫人不敢去碰,既使碰了,回家生产,利润,也是很少,而且在买料中,充满了赌性,玉料中赌性是非常残酷的,而又现实的,一块料花了多少万回家一切开,有时让人不敢相信这是事实,甚至是相当的问玉高手,赌面才会大一点,多数买料者,是输得很惨的,而堆放一起的料中那些,色彩淡青、淡灰的,一般价格合理,公道,让人接受,这里有金子可挑,这些料,拿回家去通过相料设计和制作,会把料的颜色,提高。也是跳色制作的产品和白料生产出的几乎差不多,甚至超过,这就达到花小钱,挣大钱的效果。
目前,玉料市场,青海料成为宠儿,它是新时代的料种,质地细腻,湿润,透明度比新疆料高点,最大的好处是价格便宜,赌到好料,制成产品,其价格和新疆料比,不相上下,其最难的一面,就是风险比其它的料要大了很多,外面流传一句“十买九输”就可想而知。通常它和新疆白玉一样,眼珠料,也是很贵的,也容易输。这是就要寻找那些,可以跳色的料子,如淡糖料,淡青料,淡灰料,这些颜色都可以跳色,而价格便宜。经过跳色制作和白料生产的几乎没有差别,其卖价当然也差不多了,而颜色深的就不行了,青的糖的,灰的,你再怎么去跳色,怎么去捣薄,都改变不了其本色,最多淡一点问料中的购买正确,是很有学问的,不光要赌料纯,还赌料是否跳色,有向上发展的潜力,也就是经济价值的升值。购买料正确,就是少花钱,节省财富,等于创作财富,因为是纯利润,问料的跳色是很重要的。
相料设计中跳色的运用,也是创作经济价值的手段。相料设计中,淡糖色,淡青色,淡灰色白玉料的跳色运用,首先考虑要把它们的色彩的提高,然后考虑做什么,只有颜色白了,经济价值才会提高,才能充分发挥,材质色彩的最大弹性,在设计中,要把颜色提白,就要考虑制作薄的,有块面的,有圆面的题材,通常瓶类的产品捣薄的产品都是考虑的对象,在山子雕中,也是一样的。设计时,要考虑跳色提白,就是要制作关门的产品,有大薄面的配景。用心去思考,去设计,才能最大发挥原材料的价值。
跳色在制作中,也能充分体现出来,设计员在设计时,注意了跳色的设计,制作时,制作者也是紧跟上去。设计员的思路,怎么去做,才能把色彩跳色,提白。怎样做是要动脑筋思考了,既要提白,又要表现作品的造型之美,提白,要提多厚,这就是制作者所考虑的事情了。2002年,我制作白玉“汉柏图”时,由于材料是青灰山流水,很厚,由于制作时,把这块料,捣了七八个层次,一层层的,最后这幅产品,由观色上看,就出现了跳色,提白,由一块青灰的山流水,变成一块雪白山流水,当然经济价值也跟着上扬,由料质地的青灰,通过加工,演变成润白,材料的价格就是上扬,最后产品,应该讲是比较成功的,获得“天工奖”金奖。又例:2003年,加工商老朱的《放鹤亭》由顾大师设计,有我制作,鹤前面的后面是一层层的云,可这块籽料是淡青色,我制作时,首先,考虑是怎样做才能把这块料色提白,就考虑应该把云画成宽一点,一层层的,这样才方便于捣薄,让它跳色,不把它做碎,如果做碎了,就破坏了跳色,起不到把色彩提白的效果,把鹤也制作镂空,鹤翅铺开,产生宽大的面,再把后面捣去,鹤翅自然又白了出来。总之考虑到,好下工具的地方,都要想办法去捣,把色彩跳色,松树,亭子。包括杂树,人物,存心去让它跳色,最后作品,层层跳色,恰到好处,要比原材料白了几倍,真的花了许多心思,我想,那作品的经济价值和工艺价值是不言可喻的了,也是制作时与设计注意设计制作的跳色所带来的结果。设计与制作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
现在举一个反面的例子,92年我雕琢了一件山子,主要是表现亭台楼阁的,产品在制作中,一切都比较顺利,亭台楼阁几乎都制作差不多了,就等把亭台楼阁的窗格空下来了,这时,商人一看上喊“好”,因为料子比原先白了几倍,那就意味着,经济价格也就翻了几倍,但是做到最后,把窗格一空,料子反而没有原先白了,这就充分说明这样,不宜画,楼台亭阁过碎的景物,而应该画带有整面薄面的景物,这样才会产生跳色的效果。
玉器的跳色,并不是什么料,都可以跳色的,有些料天生就具备了,美丽的质地和细腻的纯度,温润的白度,如果你一味地追求跳色,那就适得其反,原有的温白、细腻都没有了,变成了透明,有晶体出现,这种跳色就是弄巧成拙了,玉器的跳色,在翡翠中,也是一样的恰到好处的跳色,也有意想不到效果,无须说明了。
玉器的跳色,无论在问料,还是在相料设计和制作中,要掌握它们的跳色技巧。掌握它们之间搭配的火候,充分发挥玉料材质的优点,节省财富,恰到好处地表现它们的颜色的提白。
综上所述,玉器中的跳色,是一门艺术,是一门学问。它是让人发挥才智和创造财富的门槛,是我们在玉器的问料,相料设计和制作上要不断的总结和思考学习。我相信,我们扬州玉器,在我们这一代,不断的努力,不断的进取,不断摸索,必将会更加的昌盛,更加的超越古人,焕发时代青春。
参考文献:
[1]《玉雕制作技法》 陈咸益 江苏美术出版社 1999年4月第一版
[2]《玉雕创作与鉴赏》文少雩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2008年9月第一版
作者简介:
吴华友 男,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扬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990年7月毕业于扬州玉器学校,进入扬州玉器厂从事玉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