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我国广阔的国土造就了地域文化的不同,也造就了各地民间艺术千姿百态的差异,各种民间艺术形式都可以代表我们的民族精神。艺术是从文化中诞生的。而文化是从生活中诞生的。没有文化根基的艺术是无本之木。我们要学习如何将民间美术与现代艺术创作从技法到设计完美的融合。
关键词:工艺美术 民间艺术 传统和创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感官敏锐的设计师们将丰富多样的元素通过艺术创作加工运用到了我们的生活中,范围涵盖古今中外。其中最令我感到振奋的是我国传统的民间美术能够被艺术家们越来越多地运用到艺术设计创作中。不仅是替我们漆艺从业者能够将民间传统美术发挥到生活中而感到高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运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民间美术,在当代生活中运用到了民间美术。民间传统美术能够得到重视,蓬勃发展,与我们工艺美术的发展息息相关。工艺美术与民间美术很大程度上是共通的,相辅相成的。
民间美术是中华文明积淀了五千年的成果。在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史上有着独特的美名。广阔的国土造就了地域文化的不同,也造就了各地民间艺术千姿百态的差异。中国民间艺术的特性正是由这种农耕社会的生活和艺术方式决定的。民间艺术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截止目前,我国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已达到了近千项。省级、市级、乡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更是数不胜数了。其中不少都是民间美术的范畴。但我们都知道,五千年的传承遗留下来的瑰宝绝对不仅仅只有这些,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湮没在浩瀚的历史长流里了。不仅仅是对于民间美术,我们工艺美术也是一样。漆艺在中国的历史至少已经有八千多年的历史了,流传至今的技法、制漆方法目前会做的人也越来越少,能够做到创新的人就更少了。我们当代漆艺师的使命就是将这些民间美术的瑰宝挖掘出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我们漆艺相结合,让她们以一种全新的姿态站在世人面前。
中国正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对于生活品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时,好的设计师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但是纵观国内设计作品,很多有潜质的设计师,只是一味的模仿西方的设计,尤其是在形式、规则上。我们是东方人,我们有自己的美学精神和审美取向。现在有些观念提出设计国际化的理念。我觉得是有一定道理的。比如我们的漆艺,众所周知,日本的漆艺在国际上更有知名度,“Japan”在英语里指代的是日本,同时也是漆器的意思。客观来说,日本的漆艺不止在工艺上要比我们完善,设计上相对于国内漆器来说也更加精致、典雅。这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但是这只是要我们观念上做到国际化,而对于美的认知却必须立足于我们的根本,源于我们自己的文化,这样我们的设计才有生命力。再往更远看去,如西方的设计往往强调一种很简单、明了的视觉传达方式,强调一眼看去的视觉震撼力。这样的设计确实很抓眼球,也能令人映象深刻,却总觉得缺失了一种人文关怀的意蕴在里面。而反观东方人的美学精神,恰恰与西方人的表现手法是相反的。在东方人的意识里,美的东西是含蓄的,精致的,意味深长的,拥有浓厚底蕴的,充满了禅意的。特别是这种禅意,在我们传统民间美术中有很好的体现。
我这次研究民间艺术,主要是想普及传统美术的无穷魅力。传统美术形式多种多样,大多来源于生活。人们的手工技艺应和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节奏而发展;它所有的种类在其最初的状态都与使用有关,实用、朴素、温情,具有与农业文明相适应的智慧;即使在它的高端——宫廷工艺和文人艺术中,仍然保持着这种实用的痕迹和质朴的传统。它的装饰风格是自然的,自然视野下的山水、动物、植物等是其纹样和装饰的主体,它极少怪诞和狰狞,充满着乐观和向上的精神。例如传统装饰,纹样就非常之多,动物类纹样有人面纹、鱼纹、鹿纹、蛙纹、蝙蝠纹、鸳鸯纹、各种龟、鹤、象、龙、凤等纹样,还有祥云纹、葫芦、牡丹、莲花、佛手等纹样。更多的是变化无穷、形式多样的几何纹样,明代的漆工艺专著《髹饰录》,明确提出了“巧法造化,质则人身,文象阴阳”这样的话。乾隆时期也有很多奢侈品瓷器是仿照自然界原有的生物、植物创作出来的。更多的例子在民间的一些造物中,例如鱼盘、香包、印模、门锁等等,它们的像生不仅有功能的意义,而且还包含了中国民间文化独特的象征性。纵观中国古代历史的进程,传统美术的发展基本上是正常和健康的,虽然在某些时期出现了一些过于繁缛的趣味,但从大历史的角度看,它都与当时的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表现出节制和实在的美学品格。这些传统纹样从古至今通常表达了福、禄、寿、喜等意义,无不体现出百姓通过巫术、祭祀、图腾来表达一种希求多子、生殖繁衍、平安吉祥的愿望。
但是在现代的设计领域中,如平面设计、包装设计、服装设计、网页、标志、广告等方面,传统图案的运用已经被赋予了新的寓意。纵观当今中国的著名设计案例,我们不难发现,很多著名的设计大多都体现出浓厚的地方特色,例如中国国际航空标志设计,是将古代吉祥神鸟凤凰图案经过现代艺术简化;中国银行外圆内方的铜钱标志设计;陈幼坚的“四喜娃”图案;奥运火炬、吉祥物福娃设计;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等等,这些作品都是以传统图案为蓝本,融合了现代设计的思想。例如在现代标志设计中加入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形象生动如“牡丹”、“中国结”、“龙”、“喜鹊”、“仙鹤”等就是具有特定意义的图形符号,在酒类和月饼等传统礼品的包装设计中,这些意象符号也都加以利用,抽象而又富于情感的画面会使观者感受强烈的文化气息。这一启示在现代设计中也得到了一些运用。如中国联通的标志就是一个中国结的造型。这不仅寓意吉祥如意,其相互缠绕的造型寓意着沟通无障碍、发展绵延不断,很好的将“形”和“意”结合在了一起。
民间美术深受民俗意识影响和心理制约,其采用直抒胸臆、自由时空、象征寓意、阴阳观念等方式别出心裁地传达主题思想。动态剪影造型法、装饰变形法、几何造型法和文字表现法这些多元的造型方式都有可以借鉴运用的地方,丰富了视觉传达设计语言。作为漆艺从业者我现在正在尝试将传统图案装饰在造型简洁富有现代化工业气息的器形上,力求做到古与今的碰撞。
丰富的民间美术造型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艺术造型宝藏,如以民间剪纸为灵感的服装造型;以民间版画为借鉴的印染造型;以传统吉祥装饰物为典型的首饰造型等。但是在现代设计中运用民间美术造型元素并不是对造型元素进行简单的拼凑和拿来主义,而应该深入理解其创造性和寓意性,在这一基础上充分运用现代的创作理念和审美意识对传统造型元素进行提炼改造和运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在此基础上探寻新的可能和思路,深化方案进行创新设计,使其具有民族底蕴的同时也能体现出新时代特色。
现代社会讲究表现个性,而传统美术往往充斥着浓郁的色彩,具有强烈、淳朴真挚、热情奔放的特点,给人以强烈的泥土冲击力,以一种十分接地气的形式震撼人们的心灵。当代平面设计要求直面现实生活,展现都市的人文气息,要求色彩简洁明快,强调大色块对比的装饰性原则。民间美术的色彩语言便自然而然的与其产生共鸣。现代设计应借鉴传统美术色彩方面的优势,通过最为强烈、浪漫的色彩语言来传递设计语言。
艺术是从文化中诞生的。而文化是从生活中诞生的。没有文化根基的艺术是无本之木。中国古老的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藏中的瑰宝。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这点,厦门大学就已开设了中国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应用研究这个专业。当然我们借鉴民间美术的内涵和制作技法要从创作理念、造型手法、色彩运用方面深入研究,从中提炼元素进行创新设计,使其既具有民间艺术的形式和韵味,又有现代设计的理念;既有民族气节和精神,又有现代设计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刘尧汉 《中国文明源头新探》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3
【2】姜哲.中国民间美术解读【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5
【3】马杰,关于我国民间美术发展与传承的探究[M],大众文艺, 2015(6)
作者简介:
岳辰,男,1988年生,助理工艺美术师,2013年进扬州漆器厂。师从东京艺术大学陈秋荣博士,擅长漆器、漆画设计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