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中国古老文明博大精神,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先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大脑,创造了璀璨的历史文明,同时也鞭策着我们不断地向前发展。为了展示和传承这些优秀的历史文明,我国在博物馆方面日渐有着成熟的体系。我国博物馆数量众多,然而在展陈设计方面却依旧具有许多漏洞。为了进一步呈现每一个文物以及文物所隐含的古老文化,怎样在博物馆陈列设计方面推陈出新,已经变成如今博物馆设计师的重中之重。针对此种现状,本文以中国博物馆陈列进行概述的根底上,将从策划理念、民族文化、观赏者、历史背景、创新性五个方面浅谈对博物馆陈列创新提出的建议。最终得出:我们不仅要学习西方国家博物馆先进经验,还需引进相关的展陈设计技术和策展理念的结论。
关键词:创新 策划理念 民族文化 历史背景
[引 言] 博物馆里的文物不仅是验证我国五千年文明的历史物证,还是经历时间洗礼留下的璀璨文明。我国博物馆众多,造型各异,各有千秋。但是每个展馆都是独一无二,带着他的使命,去彰显其展品的深刻意义。展馆开放的对象是形形色色的游客,为了使每一名游客都能清晰易懂的感知文物沉淀的历史文明,就必须细心考虑多方面因素、再加以创新的展陈设计,让这些历史慢慢的渗透到人们的感知里面。
一、博物馆室内展陈设计的类别
博物馆的陈列设计包罗万象,所涉甚广,其中包括建筑学、心理学、美学等。所以,陈列设计工作者在要沉心静气,学习各方面知识的同时,还要有捕捉的时尚气息的灵敏嗅觉,更要用于的表达自己大胆的创新理念。博物馆众多,但约可划分成下面几种:
(1)历史博物馆(展现历史文物):重在以展示文物物品来还原历史,注重真实性、客观性、教育性。如陕西历史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朱瑞将军纪念馆等。
(2)自然与科学博物馆:以自然生态、分类的方法展示我们赖以生存地球环境,如:上海自然博物馆、浙江自然博物馆、北京自然博物馆等
(3)艺术博物馆:主要展出艺术品和具有美学价藏品、如:安庆黄梅戏博物馆、故宫博物馆、上海电影博物馆等。
(4)综合类博物馆:展品种类众多,是历史类、自然与科学类和艺术类博物馆的综合。展馆注重展品展厅的分类和层次。如:南京博物馆新馆、山东省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等。
(5)临时专题展或会展:博物馆之间举办交流展,临展周期短、灵活性强,如:Chinajoy游戏展、上海国际工业展览会等。
因此展示的“时间”、“地点”、以及展品的“内容”、“主题”都是在博物馆陈列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成分。
二、对博物馆室内展陈设计创新提出的几点建议?
(一)运用策划理念表现传统陈列设计
博物馆设计是眼睛和心灵的结合,不只满足视觉上的美感,更与追求精神的契合。 博物馆设计中,往往“策划先行”,策划理念对于博物馆设计起着提纲挈领的重要意义,策划理念才是博物馆设计的灵魂。以此为前提,设计师需确立创新鲜明的策划理念,在运用多方面的设计手法,科学的将展品布展于整馆布局之中。 从而形成上下统一,视觉美感和精神内涵和谐共融的空间。
(二)室内展陈设计创新要尊重当地文化
国内博物馆甚多,各有特色,不可枚举。在博物馆设计过程中,展陈设计师往往会根据博物馆独具的特色去铺陈布局。地域文化是区分博物馆的一大重要因素,因此设计师要有敏锐的嗅觉捕捉地域文化气息,有灵巧的手和智慧的大脑,将这些地域元素,巧妙地融合到陈列布局的细节之中。博物馆展陈设计追求馆外造型和馆内设计统一互溶,在位置、色彩、分类等各个细节中创新的体现出当地的民族特色。只有通过对当地文化的用心学习和对博物馆展陈的创新设计,才能打造出只属于当地的,不可模仿的博物馆。
(三)室内展陈设计创新要重视参观者的需求
如同文中之前所说:博物馆的开放对象时普通观赏者,因此在陈列设计中,有必要的去站在观赏者的角度去思考、去创新。使观赏者得到最大的参观体验、学习体验才是博物馆展示和教育意义的最大体现。因此在展陈设计中要充分结合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等科学设计,才能得到观赏者的共鸣。充分重视参观者这的实际需求是展陈设计创新人性化的最好体现。例如,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展柜的高度以及展板的角度,给观赏者提供最佳视角;在材质使用上可用大理石、木质、真石漆喷涂等不同的材质,“大理石”材质给参观者稳重利落,而“木质”材料则相对柔和。不同的材质运用也会给参观者带来心理暗示,渲染展厅的氛围。
(四) 室内展陈设计创新要尊重藏品历史背景
鉴于往事,资于治道。历史的荣辱和盛衰对于后来的人有着重大的教育及借鉴意义。对于历史我们更应尊重历史、正视历史。在展馆陈列设计主题以及其内容时,必须以真实的历史为依据,不篡改,不理所当然。否则没有依据的博物馆变成了无根之花,无源之水,毫无意义。
(五)创新有“度”
博物馆展陈设计创新致力于用创新型手段最大程度呈现展品。因此创新也要掌握“度”,要将博物馆展陈题材、展陈风格等有机的结合起来,加以合适的创意及想法,将博物馆的特色放大,展现在世人眼前。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从而导致本末倒置、不伦不类。设计师应把握好“创新”和“本分”之间的尺寸,打造一个“创新”但不失“分寸”的独特博物馆。
三、博物馆室内展陈设计的细节问题
(一)文物注释准备阶段
设计者再排布策展大纲之时,应该搜集大量的资料,并进行归纳整理,按照展陈大纲,把相对应的文字、文物、图片分类进行整理,以便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方便查阅,推动项目进度。文物注释也让参观者更好吸收文物背后故事。
(二)环境主题设计阶段
策展人员在布展好展厅后,应按照展览的主题内容划分区域,根据藏品尺寸大小进行展柜设计、根据藏品的数量设计展台展板摆放形式,同时将环境设计与所展物品相结合,渲染适当的展陈氛围,让文物说话,从而是观众可观、可感的体验展厅的历史文化。
(三) 施行阶段
施工过程中,策展人员要根据藏品需求,做到对文物保护,如恒温恒湿展柜设计,实现设计效果同时必须满足安防、消防等安全规范等硬性需求。从而确保文物和参观者安全。因此在博物馆设计时,通常会考虑配备高科技的设备,为了安全起见,应在博物馆开放之前,组织对馆员专业培训,开馆过程中,广播观展安全须知,以防不时之需。
四、结论
本文在结合博物馆知识基础上,从策划理念、当地文化、参观者、历史背景及创新性五个角度,深刻分析,实事求是,提出了在博物馆室内展陈设计中具有创新性的几点建议。从而看出:我们要学会取长补短,在引进相关的展陈设计技术和策展理念的同时,还要了解国外博物馆陈列设计中的优点和缺点,这样才能是我国博物馆事业更上一层楼,使得我国璀璨的文明得以生生不息。
参考文献:
[1] 黄光武.雕塑艺术与博物馆陈列设计创新的思考[j].中国高新技术企, 2008,(3)
[2] 朱庆林.博物馆陈列设计方式浅说[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
[3] 谢芬.浅谈博物馆陈列设计工作的创新[j].中国科技博览,2011,(32)
[4] 孟嗣徽.陈列艺术空间浅论:博物馆陈列设计的思维空间[j].中国博物馆,2001,(1)
作者简介:
朱亚军,1979年出生,江苏宿迁人。高级工程师,2003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并2009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艺术设计专业,获得文学学士学位。致力于建筑室内展陈设计工作多年,在博物馆、主题馆、文化馆、规划馆等展陈设计施工方面有丰富的从业经验。主持的大型项目多项多次获得业内相关奖项和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