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点螺属于扬州漆艺中的高档工艺,其产品高贵典雅,点螺工艺作为传统的扬州工艺有着辉煌的历史,在清朝末年失传,解放后由扬州漆器厂于七十年代末期恢复,属于国家重点保密工艺。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拓,客户范围的持续扩大,人们对漆器产品尤其是中高端产品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不仅体现在对产品艺术价值的追求上,对产品的实用价值也更加重视。
关键词:点螺工艺 实用产品 工艺结合
自扬州漆器厂将点螺工艺恢复以来,其产品作为扬州漆器工艺中的中高端礼品,一直是以点螺楠木漆砂砚和台屏地屏类摆件为主,起到装饰的效果,其实用产品极少。点螺漆器,“点”指的是技法,“螺”指的是材料,即选用各种自然色彩的珍珠贝,夜光螺等原材料精制成薄如蝉翼,细若发丝的螺片,用特制的工具,一片片,一丝丝地点嵌在乌黑明亮的漆坯之上,顾名“点螺”。其点螺工艺要求很高,技术精巧,结构严谨,为其它镶嵌工艺所莫及。点螺工艺产品具有图案细致、色彩绮丽、随光变幻、光华夺目、明亮如镜的艺术风格。有史以来其购买者一直以其有艺术欣赏及保值价值而购制收藏,视为珍品。
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拓,客户范围的持续扩大,人们对漆器产品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不仅体现在对产品艺术价值的追求上,对产品的实用价值也更加重视。
文房用品是指以“笔、墨、纸、砚”为代表的文房用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科学史上璀璨的明珠。中国传统文房用具,除了“四宝”之外,还包括了很多的辅助文具,如笔筒、笔架、笔挂、笔洗、笔舐、笔船、砚滴、水丞、水盂、镇尺、臂搁、墨盒、墨床、印章、印泥、印泥盒等等,这些用具,所用材料有玉、石、竹、木、角、漆、金、银、铜、铁、象牙、玳瑁、珐琅、玻璃、陶瓷等多种,造型各异,雕琢精妙,可用可赏,故又称作文玩。
扬州漆器独有的“漆砂砚”具有姿质滋润,坚而不顽、细而不滑、发墨而不伤毫的特色,可与端、歙二砚比美,尤具入水不沉、宿墨不冻、不吸水、不脱砂、发墨快、发墨细,不易破损,携带便利等优越性。加之造型生动多变,质地轻灵坚固,装饰雅致多彩,雕、嵌、刻、绘悉随人意的优点。实为美观的漆器艺术欣赏品和文化实用品。
扬州漆器厂所生产的文房用品集点螺工艺制作的毛笔、楠木雕漆砂砚,点螺漆艺图章、笔架、漆艺印泥盒和墨条组成,产品价位适中,适合广大消费者选购。是点螺漆器一款经典的实用产品。
手表既是生活用品,又是具备装饰和收藏价值的物品,装饰工艺广泛,深受社会各阶层的喜爱。然而漆艺在手表上的使用并不是很多,除世界高端品牌萧邦和江诗丹顿采取与日本漆艺大师合作莳绘工艺,推出了漆艺手表的品牌外,奢侈品牌爱马仕也在2014年推出漆绘工艺限量发行手表。因为受工艺技术等限制,制作漆艺手表的品牌并不多,偶尔出现的漆艺手表就备受关注。好多表迷和收藏家注意到这项传统工艺的珍贵之处,都欲收藏一枚,但大都因为珍贵稀少,价格高昂很少能如愿。
2014年底,扬州漆器厂为填补扬州漆器乃至中国漆器工艺在漆艺手表领域的空白,专门成立研发小组,着手扬州漆器工艺手表的研制。因为点螺工艺为扬州独有高档工艺,以材料颜色的自然美和工艺的精细而著称于世。研发小组首先选择的工艺就是点螺工艺,手表在制作过程中选用自然色彩的夜光螺、珍珠贝、石决明等天然材料精制成薄如蜂翼、小如针尖、细若秋毫的螺片,用特制的工具一点一丝地将事先设计好的各种图案点填在平整光滑的表盘上,经过精致的髹涂工艺,整个手表色彩绚丽,装饰细腻,具有随光变幻的艺术效果。点螺漆艺手表除了具备以上要素外,更难得的是对表盘厚度的控制,因为漆艺表盘至少要包括底漆、粘结材料、点螺材料、面漆四种材料,这些材料的厚度均要控制在1毫米以下非常困难,只有头发丝直径的三分之二。经过研发小组的多次攻关,表盘总厚度最终被控制在0.8mm左右,使手表更加精巧美观,佩戴舒适。采用点螺工艺的漆艺手表,无疑是非凡技艺的化身,它必将成为一种典范,拥有轻盈动感的线条,同时散发出一种超凡的美感。
点螺漆艺手表纯手工制作,是扬州传统工艺与顶级制表工艺的完美结合,两者相得益彰。在兼具装饰性和实用性以外,还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手机壳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常用到的,在几乎人手一部手机的现代,手机壳无疑有着极大的市场,传统手机壳基本上都是喷绘制作,偶有高端立体的产品出现,一般来说画面以现代题材居多,主要是面向年轻消费者,没有什么特点,点螺工艺一直以来都是扬州传统非遗中非常神秘的一项,其呈现出来的色泽与光彩都非常漂亮,扬州漆器厂采用点螺工艺推出了一批兼具艺术性和实用价值的漆艺手机壳产品,针对市场上畅销的苹果、华为等系列手机量身定做,在画面的设计上,既有中国传统古代纹样,又有现代抽象艺术图案,兼顾不同年龄段客户的需求,在材料的选用上,充分发挥自身工艺的优势,使用具有天然色泽的深海夜光螺、鲍鱼贝等高档材料制作,体现出点螺产品图案细致、色彩绮丽、随光变幻、光华夺目、明亮如镜的艺术风格,该产品一经推出,立即轰动了市场,引起极大的反响,是扬州漆器厂产品转型的一次成功尝试。
随着市场上客户消费水平和审美水平的提高,人们在追求工艺品艺术价值的同时更注重其实用性,面对市场的需要,扬州漆器厂的生产设计人员加大创新的力度,不断推出具有实用价值的漆器艺术品,继文房用品、手表和手机壳等产品之后,积极与相关领域公司部门合作,在茶道、香道以及佛教用具方面努力探索,开拓创新,为扬州漆器走向更加广阔的市场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燕《扬州漆器史》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1
【2】陈忠南 张幼荣《扬州工艺美术》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1992.1
【3】曹永森《扬州特色文化》 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6.12
作者简介:
嵇俊,男,1964年10月出生,江苏扬州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化,工艺美术师。1979年12月参加工作,现任扬州漆器厂工会主席、纪委书记、党委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