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记忆”和“设计”看似是两个不相关的名词,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如何让一件设计作品能够很快地融入观者记忆之中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件设计作品是否成功。本文以漆艺作品设计为例,详细介绍了记忆设计对于产品设计研发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记忆设计更好的为产品设计服务。
关键词:工艺美术 漆器艺术 设计记忆
人类的大脑系统十分复杂,视觉系统是传播系统的一个重要渠道。但在特定的时间内,我们的大脑接收的信息有限,而眼睛分辨和传达的信息要比大脑所能接受和储存的要多很多。所以,一个设计作品能不能让人记忆深刻,在一开始就很好地抓住人的眼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设计的成功与否。所以,在设计中我们需要着重处理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增强设计记忆。
目前我的工作主要是漆艺相关创新产品的研发,漆艺作为一门传统的手工艺,他的制作模式和操作原理已经很规范了。在这已经既定模式的基础上如何能让人对漆器产生兴趣并让人心生喜爱就是我的研究方向。作为一个专业为视觉传达的漆艺从业者,我的专业很大程度上就是在做一个工作——抓住人的眼球,给受众深刻的印象。平时在设计中,一般具象的、整体存在的东西比抽象的、局部的东西更容易让人记住。这里有个概念需要解释一下,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称之为形象记忆。我们在设计中要充分利用形象记忆的优势,尽管直观存在的东西只能形成感性认知,但它是领会事物的第一步,是记忆产生的重要条件。通过这一原理,我们在设计创作中要有意识地将我们所要表达的设计主旨采用实物直观和模拟直观的方法表现出来,比如用语言将核心信息直观表达,如现在流行的网络用语“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这样可以强烈地吸引受众的注意,使人一目了然,提高记忆效果。
形象记忆通常以表象形式存在,所以又称"表象记忆"。它是直接对客观事物的形状、大小、体积、颜色、声音、气味、滋味、软硬、温冷等具体形象和外貌的记忆,直观形象性是其显著的特点。形象记忆按照主导分析器的不同,可分为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味觉的和嗅觉的等等。例如,我们看到红色就会产生温暖的感觉;人在突然遭受惊吓时会惊声尖叫;看到冰冷的物体会搓搓手;对于好吃的东西会不受控制地分泌口水;闻到花香会不由自主地微笑等等。利用形象记忆优势,我们不仅可以达到吸引注意、增强感知度的目的,还有助于受众的理解。当然这当中的形象不应该是狭隘的,也不应当时限定的。例如作为视觉形象我们一提到可口可乐,大家的第一感觉就是红色。提到百事可乐,第一反应就是蓝色。作为听觉形象,比如一听到《渔舟唱晚》我们就会想起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节目。
在设计语言中,设计师往往会通过使用夸大、扭曲的物象来表现现代人们的浮躁心态,这样能够增强人们对设计的理解。手法可分为以下几类:
1、形态的夸张。将原本正常的人物和事物的形状、体积、数量、表情等进行特殊效果的处理,产生不合常理的视觉效果,增强视觉冲击力。
2、情景的夸张。将故事和场景以一个违背常理的形式表达出来,使之充满趣味性和震撼性,塑造戏剧性情景。
3、功能的夸张。如广告中对于产品功能的突出往往采用夸张的手法。功能的夸张一定要注意合理性,将趣味性和幽默感融入适度的夸大之中,可以消解受众的逆反心理,产生亲和效果。
4、时空的夸张。时间和空间决定了人类生存的常规方式,将时空进行夸大或缩小的处理,可以突破时间的正常发展和空间的客观状态,达到强化主题的目的。
以广告设计为例。电视广告一般只有短短的几秒到几十秒。这时广告语的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广告语是一个提高产品知名度的有力途径。比如中国人寿请来姚明做代言,广告语是“要投就投中国人寿”。姚明作为一个篮球巨星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投篮和投递保险都有一个“投”字。让姚明说出这句广告词让人一下就记住了这句广告语。再如一提到雀巢咖啡就会想到“味道好极了!”一提到农夫山泉就会想到“农夫山泉有点甜”…
深入了解了记忆心理学后,我知道人类整个记忆过程的识别、记忆、保持、再认和回忆全都需要有个线索才能顺利完成。人们第一眼看到一个事物一般都是抓住某一个鲜明的特征来记忆的。比如对人的识别记忆,一般会从他的外貌特征、行为习惯入手;对事件的识别记忆,会抓住它所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特征来记;对于商品,一般是从包装、品牌等特征来区分。而对于一个设计来说,人们会抓住它区别于同类设计的特征来识别记忆。当识记过后,对过去接触过的设计重新出现时要能够识别出来,这是再认;同样,对不在眼前的、过去接触过的设计在头脑中重新出现的印象,这是回忆。
拿我们漆器来说,一般每个朝代的漆器都有其显著特征。从工艺上来识别记忆,如汉代以红黑为主色调的彩绘;唐代的金银平脱;明清的剔红剔黑。从形式上来识别记忆,如春秋战国时期大多是祭祀用品;汉代大多是餐具、食盒、酒器;魏晋南北朝时期大多是屏风;唐代大多是奢华的装饰品;明清大多是梅瓶、家具等。对于当代漆器,工艺方面可以说是登峰造极,但是能让人产生深刻记忆的却不多。主要是设计方面有所欠缺。虽然漆艺是中国的一门传统手工艺,但是在传承技艺的基础上如何能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并喜爱上漆器,这是我们漆艺人目前所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不仅是产品设计创新,更是意识形态的创新。这是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尽管前人没有走过,但是设计是相通的,我们可以从别的设计形式来借鉴。比如,一般的产品设计,以我自身来说,如果我去商场,面对眼前琳琅满目的商品,我更趋向于挑选那些我所熟知的品牌。我可能第一眼不会看到商品的名称,但是从包装,标志我可以一下子知道这是什么牌子的什么东西,这就是记忆产生的效果。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仿冒品做的和原产品那么逼真,就是诱导购买者通过记忆来挑选商品。同样,我们制作漆器,可以选择特定的形式,可以是颜色,可以是图案,可以是产品器形,在制作中不断重复,以此成为自己的标志,让人产生记忆。
除了设置鲜明的特征来加强识记外,适当的重复设计也可以增强设计记忆。儿童一般对夸张、形象、活泼、鲜艳的事物容易记忆,而老年人的记忆力往往有明显的衰退。因此设计的传达应考虑不同观者的记忆特点,才能有效地强化观者的记忆。人们对某些事物的记忆通常并不是一次能完成的,需要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对于设计心理来说,防止遗忘,适当重复,更是强化设计的必要手段。设计中一般采用的重复形式有这样几种:(1)对设计内容中的重要部分进行重复,对画面起强调作用。(2)利用同一介质物的重复,使设计物具有类似“构成”的设计感。如很多雕塑作品只是利用瓶子罐子等重复堆叠,最后形成了非常有设计感的设计作品。(3)不同地点,相同环境的重复,让设计具有连续的系列感。例如,世界各地的“麦当劳”“肯德基”快餐,所有的店面设计都是统一形式,统一色彩,统一格调,能够让人产生品牌的统一认知。(4)不同时间,相同媒体的设计重复,能够加强设计的记忆重复,深化并扩大宣传的记忆深度。所以,电视上有些广告甚至已经到了狂轰乱炸的地步,但它却达到了目的——让人记住。
在一个设计中,如何做到让人印象深刻,这一点其实很难。因为如果抓不住重点,画面会显得杂乱无章,人们也许会不愿意看,更别提记住了。所以,在设计中,应该注意重点记忆材料的位置。要把重要的信息放在最易记忆的位置。例如,在影视片开头做醒目的片头,抓住人们的兴趣吸引人们去看。在广告设计中,商家会把产品最大的特点放在重点位置上,而将诸如购买途径联系方式等放到后面,减少画面的凌乱感。
我觉得设计记忆部分在一个设计中占很重要的位置。我们现在所做的设计都是为人服务的,我们所做的很大一部分工作就是通过对产品进行包装设计从而让受众产生购买行为。所以,一个成功的设计必须力求给人们留下深刻的记忆。设计中需要注意的东西有很多,我所叙述的设计记忆只是一个很小的部分。还有很多其他的东西值得研究。
参考文献:
【1】《设计心理学》Morman donaldA,2003年出版
【2】《记忆、仿记忆、反记忆-论流行设计中的新怀旧风》 李梅《艺术百家》 , 2008 , 24 (s2) :194-196
【3】《浅谈“记忆”与设计》姜晓童, 周小儒《大众文艺》 , 2014 (11) :98-99
作者简介:
岳辰,男,1988年生,助理工艺美术师,2013年进扬州漆器厂。师从东京艺术大学陈秋荣博士,擅长漆器、漆画设计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