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扬州雕漆嵌玉工艺,源自明代百宝镶嵌工艺,精美的宝石和精致的雕漆工艺相结合,创作出无限高端的工艺美术珍品。雕漆嵌玉《四大美女》地屏以中国最具传统的四大美女人物为题材,表现了工艺创作之美。本文通过对作品的艺术形式的分析,探索在新的历史时期,传统工艺应该在市场经济大潮下如何保留特色,展示出最初的工艺之美?
关键词:雕漆嵌玉工艺 雕漆嵌玉《四大美女》
扬州漆器工艺品类繁多,工艺特色明显。不同的工艺种类对产品的设计要求也不一样,有的需要精细入微,有的则是需要有线条交代清楚即可,有的长于山水题材,有的则只适合花鸟表现,有的则兼容并包。了解传统漆器工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做好漆器产品的设计工作则更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情。很多时候,设计者不仅仅是设计画稿,还要考虑到画稿能否适用与工艺制作,能否用漆器工艺天然材料表现出来,这就要求很多设计人员首先要学会的是对漆器工艺的了解,要了解漆器工艺材料的特点和表现的内容,这样才能设计出能够展示出工艺之美的作品。这也是所谓的因材施艺。
一、关于雕漆嵌玉的工艺特点。
扬州雕漆嵌玉工艺,源自明代百宝镶嵌工艺,精美的宝石和精致的雕漆工艺相结合,创作出无限高端的工艺美术珍品。清钱泳《履园丛话》载,“周制之法,唯扬州有之。 其法以金银、宝石、珍珠、珊瑚、碧玉、翡翠、水晶、玛瑙、玳瑁、砗磲、青金、 绿松、螺钿、象牙、蜜蜡、沉香为之,雕成山水、人物、树木、楼台、花卉、 瓴毛,嵌于檀梨、漆器之上,大而屏风、桌椅、窗格、书架,小则笔床、茶具、 砚匣、书箱,五色陆离,难以形容,真古来未有之奇玩。”这里的周制之法,即为百宝镶嵌工艺。
该工艺因涉及到天然玉石的使用,故而在创作中受到题材限制比较多,对山水题材较少涉及,早年有些人物题材的作品出现,近年来由于人物造型技艺难度的增加,雕漆嵌玉工艺作品多以花鸟形式呈现,较少再现人物题材内容。而人物题材作品较之花鸟作品而言,不仅配色难度大,尤其是人物开脸特别重要,对人物的脸型、头饰、身体的造型等等都有着很高的要求,对材料的选择要求也是特别的高。但是作为雕漆嵌玉工艺作品的题材内容之一,作为从业人员的我们不应害怕困难,而是应该迎难而上,为技艺传承、为后世流传创作出精品佳作。正是基于这样的构想,我们想到了创作出一件人物题材内容的雕漆嵌玉作品。
二、关于雕漆嵌玉《四大美女》的创作解析。
在人物内容的选择方面,中国古代侍女作为很多画家的心中所爱,不仅造型优美,人物故事情节充实,同时还非常能展现出技艺之美。因此,我们选择了最具代表特色的中国四大美女作为题材内容。以人们耳熟能详的表现形式来表现四大美女的最美的姿态,拜月的貂蝉、醉酒的贵妃、浣纱的西施、和番的昭君,无一不是人物最经典的造型。将享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美誉的人物西施(沉鱼)、王昭君(落雁)、貂蝉(闭月)、杨玉环(羞花)用玉石来表现出来,更是别有一番风味。我们精心选用了洁白无暇的白玉来塑造人物脸部和手部,请专业的老师傅来对人物进行开脸,将人物神态或娇羞或自信,或略有悲伤的情态全面展示出来,同时在每一个人物情景设计中,在突出主要人物题材的同时,还通过配角的设置来体现主要人物所处的历史场景,避免了人物单一的尴尬形式,同时也大大充实了作品的画面。在突出人物主体的同时,以帷幔、山石、仪仗、花鸟等形式衬托出作品画面,使得作品更加自然生动。在材料选择上则选用了白玉、翡翠、玛瑙、珊瑚、青金、黄玉、芙蓉、紫晶等各种天然色彩的名贵玉料,衬托的作品非常高贵典雅。在作品的底部,在髹涂近百层的中国大漆之上雕漆了精细的水纹和锦文,采用镶嵌技法将玉石镶嵌之上,红底彩玉,精美异常。同时为了展示工艺的高贵端庄,在地屏底座的选择时我们精心选用了高档的花梨木作为木胚,并用繁复雕花与主体画面的简介相呼应,做到简中有繁,繁中有简,给人带来视觉的美感。该作品长3.1米,宽0.66米,高度2.36米,也是近些年来雕漆嵌玉中难得出现的人物精品。其艺术价值也得到了社会各界和专家的肯定。2014年在第十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扬州)上获得2014“中国原创•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铜奖。在展会现场,很多前来观展的市民和专家纷纷在作品面前合影留念,表达了对作品的喜爱之情。而这样的场景也正是对作品最大的肯定。
三、关于传统工艺创新的自我理解。
如前所述,雕漆嵌玉工艺因为涉及到天然玉石等宝贵材料的使用,所以被列为扬州漆器的高档品种,近些年来,多以台屏、地屏等形式出现,内容也多以花鸟为主,较少有新的形式出现。2014年为了创新雕漆嵌玉的工艺内容,我和我的创作团队在一位老艺人的帮助之下恢复了雕漆玉扎花工艺,所创作的雕漆玉扎花《艳冠群芳》提篮作品在第十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扬州)上获得2014“中国原创•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同期还获得艾琳•国际精品奖铜奖。这件作品被誉为是恢复了百年失传的雕漆玉扎花工艺,作品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立体的展现形式也大大丰富了传统的雕漆嵌玉的展示形式。其实无论是雕漆嵌玉人物作品的出现,还是雕漆玉扎花工艺的恢复,都是在继承传统工艺基础上的创新。我们也衷心的希望我们的漆器同行或者是工艺界的同行在继承传统,充分解读传统的基础上创作出更多的传世佳作。
参考文献:
[1]张燕《扬州漆器史》,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版;
作者简介:
阚凤祥,男,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2000年创办扬州市广陵区润祥漆器玉器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