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笔者从事玉石创作设计和雕刻工作三十多年,对玉石、琥珀、蜜蜡的创作设计的体会颇深。文章认为,玉石、琥珀、蜜蜡的创作与设计最重要的是须遵循二个原则:一要因材施艺、借形造型、顺其之美;二要巧色巧用、借色发挥、突显主题。
关键词: 玉石 琥珀 蜜蜡 创作 设计
设计,在当今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所不含;大到自然环境、城市规划、建筑交通,小到生活必须、文化用品、服饰配饰。设计美化了我们的生活,使我们在享受功能便捷的同时,感受到更多视觉上的美好。
玉石、蜜蜡、琥珀尽管只是宝石中的一个支流,但却受到现代社会人们的喜爱。人们收藏、佩戴之广,是其他工艺品不能与之比拟的。尤其是设计时尚典雅,雕刻精美的玉石、蜜蜡、琥珀饰品更受到人们追捧。人们在欣赏把玩精美的玉雕、蜜蜡以及琥珀时,更会感叹雕刻大师们的鬼斧神工。玉石温润柔和的光泽、蜜蜡与琥珀丰富的色彩,也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笔者从事玉石设计雕刻三十多年,深諳玉石、琥珀、蜜蜡等材质的特性,在反反复复的设计创作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其中,笔者认为最主要的是要遵循以下二个原则:一要因材施艺、借形造型、顺其之美;二要巧色巧用、借色发挥、突显主题。
一、 要因材施艺、借形造型、顺其之美
玉器由原始的打制、简单的琢磨、到如今的精雕细刻,已传承了数千年。其工艺特点有因材施艺、废料巧作、剜脏去绺、化瑕为瑜、巧用巧色、浮雕、圆雕、镂空透雕、镶嵌组装等工艺,形成玉雕之工艺特点。其中,因材施艺是玉雕创作的基础前提,是为重中之重。
因材施艺是玉雕中首要的工艺。玉雕为工艺创作,无定形;玉雕需想象,无涂改性。每部作品均需从料性、颜色、形状等出发,最大限度地利用玉料,尤其在人物、花鸟、花卉、动物创作中,更是因料设计,独辟蹊径。
随着玉雕工艺的发展,其因材施艺之工艺也日臻合理。历史上只以小件为主,制品单一,数量有限。随着工艺的进步,技艺的提高,因材施艺的技能越来越高,作品更丰富多彩。在玉雕作品中,通常会有多种工艺技法的综合利用,因材施艺最为基本,也最能考验玉雕师的能力,在优质和田玉籽料稀缺珍贵的今天,因材施艺更显得极为重要,既可节约玉料,也很能体现创新精神,最大程度的将玉的温润之美展示出来。
大凡有经验的设计师都明白,在天然的玉石、蜜蜡、琥珀中,完美的自然原形、原色很少,往往完美的就基本不雕作就收藏,这就是所谓的原石收藏。而残损有瑕疵的原料才需要雕刻加工,使其更加完美。就以我的蜜蜡作品《麻姑献寿》为例,作品原料上下不规则,厚薄不均匀,凹凸不平。在深思熟虑、反复琢磨之后,我根据其料型的特质、皮色的分布的状态,因材施艺,借形造型,利用不规则的外形,设计成瑶台仙池、山石云彩、桃树花卉等景观。
又如,我的碧玉作品《纵横天下——蟹》,一眼望去,色泽逼真,造型生动,特别是一对红毛蟹钳,更是在设计中,恰到好处起到画龙点睛之效。青料是玉料中最常见的材料,一般雕刻走兽为主,由于品质普通、不高贵,一般都不当作品精心设计。初见此玉料时,也没重视,当在水中清洗之后,发现玉质青纯,厚的一方有一片红皮,由于在侧面,不好利用,就搁置一旁。江南的八、九月份,大闸蟹陆续上市,水中的大闸蟹,一汪青色,十分可人,使我顿然想起那块青玉,当我再次将它捧在手中观赏、构思时,仿佛看到一只鲜活的青蟹,跃然而出,所以我要重点强调的因材施艺、借形造型。这对于玉石、蜜蜡、琥珀在设计理念上是相通的。
又如我的作品《江南水乡》,是一块青花白玉,上白、下黑,黑的部分与白的部分中间,有一层灰色玉带。在通过多次推敲后,我把黑的部分设计成粉墙黛瓦,因为黑色在画面中有分量感,能突出黛瓦的色泽、质感;上半部做穹桥、柳树以及摇着船的村姑的设计,动静结合,布局显得疏密有致。雕刻中,采用薄意雕的手法,把黑、白、灰三色作多层次的分离和组合,在有限的画面里,浓缩了一幅画,一幅具有江南水乡韵味的水墨中国画。此作品是对设计制作过程中,因材施艺、顺其之美的又一种诠释。
二、 巧色巧用、借色添彩、突出主题
巧色、俏色、分色这是三个不同的玉雕技法概念,而一巧、二俏、三分,指的就
是这三个概念。
玉雕作品常用的雕刻技法,也充分地体现出因材施艺上。巧色是巧妙运用颜色,俏色是在巧色的基础上将颜色的鲜艳之处俏丽出来,分色则指在俏色的基础上,把不同的颜色部分,严格地区分开来,不拖泥带水。
在玉器制作的过程中,玉雕师们常用巧色工艺,尽可能地保留原石上的颜色,而且尽量将它们巧妙地运用在雕刻的题材中。使其不但不会成为瑕疵,反而能使制成的玉器独具特点而更加生动起来。
随着工艺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审美能力的提高,在巧色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了俏色的玉雕技法。俏色玉雕的最大特点在于,不仅将原料丰富的颜色保留下来,并充分运用于玉器雕刻题材的创作中,更是利用区分不同的颜色,将其所要表达的主题更鲜明地展现出来,使它成为整件玉雕作品中的亮点。
俏色玉雕是玉雕工艺中的一种艺术创造,这种艺术不同于绘画、彩塑、也不同于雕漆、珐琅。它是受料型、颜色变化等多种人力所不能及的因素所制约的,俏色也分点状、线状、面状。具体创作中又分人物俏色、动物俏色、花草俏色、器物俏色,俏色不但要用得巧,而且要用得绝。
俏色雕要用得恰到好处并不容易,运用得好出精品,甚至出绝品,用得不到位,反
倒弄巧成拙,它与设计与制作者的阅历、文化积累、见识、智慧、想象力、创造力以及驾驭雕刻技艺的水平密切相关。
巧雕是指在不同的玉料中做分色雕刻,可以理解成巧色玉、巧做玉。巧雕,又称俏色雕,是玉雕师利用玉石的颜色、皮色,纹理,使之融合到创作题材之中,起到画龙点睛作用的一种技法。它要求玉雕师利用玉石的天然色泽纹理,施以适合题材的雕琢,创作出独一无二的作品,使作品的造型与颜色达到完美的艺术效果。
由此可见,巧色巧用在玉石、蜜蜡、琥珀等作品的设计与制作中,是对制作者技艺与能力的最高考量,也是对其驾驭各种材质的考验。作者在设计和雕刻过程中,既要做到色彩分明、造型合理、神态生动,更要注意对皮色有多层次的雕琢的显现;既要有国画中的墨分五色,也要有西画中的色彩生动、正确。
从小跟随国画大师周天民练就的国画功底,使得我在设计中游刃有余,对于画面的布局、视觉效果、以及整体内容的把控上都有独到的理解和处理。
作品《园林》在这方面作了尝试。此作品原料为全皮蜜蜡,表面还有几个坑洼。如果对材质的特性了解不透彻、对要表达的内容不是很具体清晰,就很难做到借色添彩,突显主题。此作品需要突出表现的是园林中的假山景观,在此基础上再增添荷塘、亭台楼阁、花鸟树木等布景。因此,我在设计中,利用皮色深浅的色泽变化,在雕层次的过程中,正确把握上下、前后、比例的关系,使得画面布局合理、构图饱满、层次分明,较好展示了幽、雅这一苏州园林的特性。
另一作品《春意江南》,材质也是红皮蜜蜡,料型厚薄不均,皮色深浅不匀,因为是牌料,内容只能跟着色彩的变化而定。在雕刻前,要细微揣摩皮色的形状和深度,在雕刻中,采取追色的方法,即边雕边设计,递进式地按照色泽的变化,而跟进表述内容。当把“摇船”作为主题确定之后,按照“巧色巧用”的原则,将周边的配景植入画面中,随着皮色变化,逐层推进,使得皮色变化和雕刻主题融为一体。此雕件是我设计和雕刻中,最为满意的一件作品,真正做到了“巧色巧用、借色添彩、突显主题”设计与制作要求。
装饰图案性设计,也是现代设计的一种表现形式,如作品《秋意古镇》,它是以秋天的东山古镇为场景,突出表现银杏叶为主题。此蜜蜡的皮色在牌料的周边,将它设计成具有装饰性和变化多样化飘落状的银杏树叶,这样的设计从正面、侧面,延续至画面上方的马头墙和房子上,一一呼应,形成浓郁的古镇秋的气氛。
创作来源于生活,更来源于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积累,当一件件作品,由其貌不扬的原料,通过你的设计、制作,成为一件具有艺术价值和观赏性的作品时,这是对于创作者最大的安慰和褒奖。
作者简介:
夏翔,男,1964年生、大专学历、高级工艺美术师、苏州民间工艺家、苏州市玉石雕刻行业协会副会长。从小喜欢绘画,11岁师从著名画家周天民,学习花鸟和园林题材的绘画技艺,1984年起从事玉雕设计制作至今。代表作品有《达摩过江》、《独占鳌头》、《忆江南》、《江南水乡韵》、《秋岑幽居》、《烟雨江南》、《云龙》、《碧玉香薰》《纵横天下》、《双鹤得寿》等。2012年以来,多件作品获得国家、省级工艺美术精品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