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艺术设计与传统吉祥图案的融合研究

[日期:2017-06-14]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摘要】中国文化艺术领域,传统吉祥图案以其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独特的文化内涵成为语言美与图案美并举的重要表现形式。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从对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元素的挖掘与应用中,创造出独具个性化、时代性、世界性的艺术作品,成为集传统文化“形”、“意”、“美”于一体的重要创新。本文将从传统吉祥图案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入手,来探析现代艺术设计发展的创新理念,将民族特色文化形式与艺术设计相结合,推动我国艺术设计事业走向国际化舞台。

关键词:传统吉祥图案   现代艺术设计   融合应用

现代艺术设计越来越关注传统图案元素的渗透与应用,而传统吉祥图案,不仅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美学思想,也成为增添现代艺术设计作品文化气质与艺术魅力的重要载体。随着艺术设计视野的不断拓展,吉祥图案作为独特的艺术形式,赋予了作品丰富的审美意象。如《尚书·洪范》中的“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论语·雍也》中“智者乐,仁者寿”;《汉书》中“善治则灾害日去,福禄日来”等等,其中所寓指的“福”、“禄”、“寿”等概念,都是传统吉祥图案所表现的文化主旨。可见,这些物化形式多样的传统吉祥图案,承载着先民的美好愿望,也蕴藉着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构思与构形观念,成为中华民族表达价值追求和精神信仰的典型图样纹饰手法。

一、现代艺术设计与传统吉祥图案的融合

挖掘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文化内涵,主要从其纹饰造型艺术形式上,来展现吉祥意味的设计理念与审美意象。如在2008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系列设计图案中,将传统礼乐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相结合,成为现代艺术设计的典型代表。其中,福娃作为动态的可视性构型主体,每个名字都是寓意深刻。如“晶晶”、“贝贝”、“欢欢”等,体现了中国命名文化中的叠音艺术,既与“北京欢迎你”谐音,又体现了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同样,在福娃的原型与头饰设计中,融入了海洋、森林、大地、火焰、天空等自然元素,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山川河海,也寄托了每一个福娃美好的祝愿。可见,艺术设计本身在融入传统吉祥图案过程中,将设计的艺术性与文化的传承性相关联,并融入丰富的精神内涵,体现文化的包容与创新。

同样,在我国艺术设计实践中,对传统民族文化、传统吉祥图案等要素的融入,也进一步拓展了传统文化的发展源流,为民族文化提供了丰富的滋养环境。当然,传统吉祥图案自身题材丰富、多样,富有变化,如何将之融入到现代艺术设计中,需要从艺术装饰的美学理念上,挖掘文化性与艺术性。不过,有人说,传统吉祥图案已经过时了,难以与现代艺术设计相适应。事实上,从文化的延续性和发展性上,传统吉祥图案自身的创新与变化,也被现代艺术设计者进行了创意发展,特别是从设计者审美艺术实践的加工中,让传统吉祥图案得以重新展现。所以,我们说艺术设计是发展的、变化的,对传统文化的应用也是审慎的、辩证的。我们不能单纯地抛却传统,也不能一味地保留传统,而是要从精心的设计实践中,挖掘传统吉祥图案的艺术价值。将现代艺术设计中对传统吉祥图案中“活的文化”进行传承和发展,特别是在丰富现代艺术生活的理念与思想上,以传统吉祥图案为契机,来推进其在现代艺术设计领域再放光彩。

二、现代艺术设计对传统吉祥图案应用方式

对传统吉祥图案本身的语义分析,主要有象征法、寓意法、谐音法等。如木雕象征富贵,莲花象征纯粹,鸳鸯象征爱情。年年有余中的“余”与“鱼”谐音,表达了对美好生活愿景的期盼与向往。将传统吉祥图案应用到现代艺术设计中,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直接应用

对于吉祥图案自身的形式表现,融入了美学原则与文化意愿,将之可以直接应用到设计作品中,来表达最原始、最真切地设计意旨。如祥云纹,以近似圆形的轮廓,将祥云纹的古典意蕴融入到现代设计中,既简约又大气,清新而脱俗。

2)简化处理

传统吉祥图案在多数艺术设计中,多以删繁就简方式,融入现代设计理念,符合现代人简洁明快的审美习惯。我们来对照不同的传统吉祥图案,很多造型繁复,虽有图形神韵,但其繁冗性强,不宜表达明快的主旨。如果在保留传统吉祥图案的形式上,对枝节部分进行删减,或者从主体形象中进行抽象和简化处理,则更具有现代感。如中国航空标志中的“凤凰”,保留其头、尾,给受众一目了然的原型感,再对其他图案进行抽象、简化、分割、移位,使其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与韵律感。

3)中西合璧

中西合璧是对传统吉祥图案与外来审美元素的融合,最直观的表现有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与英文字符的设计,体现中西文化的借鉴。如北京国际版权交易中心的标志,其整体上是对“版”的篆体进行变形处理,并融入了吉祥纹样中的“万”字纹手法,使其更具一体化、独立性、三维造型特征。另外,以中国红为装饰,体现了传统文化色彩的表意空间,也彰显了多元化与国际化特色。

4)传承创新

现代艺术设计不能停留于对传统吉祥图案的生搬硬套,而是要汲取传统文化精髓,融入现代设计理念来进行技法、思想、材料、风格等创新。现代艺术设计的开放性理念,对于传统吉祥图案的传承与开发,运用联想、发散等思维,来重构造型,来提升艺术设计的品位与创新。如陈幼坚在西武百货公司标志设计上,将“鱼”与“余”谐音应用到作品中,选用“鱼”图案来表达年年有余的吉祥寓意,但在整个设计中,并未看到双鱼纹痕迹,却利用简洁的、首尾互推的“S”形来抽象鱼形。该设计思路突破了对传统吉祥图案的生搬硬套,更是结合作品本身的艺术内涵,来象征企业发展蒸蒸日上,极具时代性与创新性。

三、现代艺术设计融入传统吉祥图案的发展策略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从了解和认识传统吉祥图案入手,来挖掘传统民族艺术设计元素,将之融入到现代艺术设计中,来引领现代艺术走向国际化舞台。

1)拓宽现代艺术设计的文化理念,关注传统吉祥图案

从现代主义美学理念中,艺术与技术的融合成为技术美学审美的风向标。如瑞士柯布西埃的《走向新建筑》,就是将现代主义艺术设计推向了极致,也从“传统”与“现代”的交错冲突中,成为新一代艺术设计的新方向。但是,现代性设计并非仅限于此,而是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传统艺术也非单纯的套用,而是将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从展现传统艺术设计思想中,增强艺术设计作品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正如德国格雷特尔·阿多诺所言“当今没有一位艺术家会幼稚到如此地步,即完全沉湎于现代艺术那以技术为重的做法中”。也就是说,对于现代艺术设计,对技术的看重只是一种手段或方法而已。因此,从传统艺术元素的挖掘与发展中,拓宽现代艺术设计的文化视野,自觉加强与传统吉祥图案的研究,将之融入到现代艺术设计中,也是符合当代艺术设计需要的。同样,对于传统吉祥图案本身,其自身所承载的文化价值与精神旨趣,也为现代艺术设计注入了新的表现方式。一方面,通过对传统吉祥图案的分析,从其变化、节奏、韵律、比例、形式美中来挖掘设计思维,来增强我们对图形、图案的审美与鉴赏能力,促进我们创作思维与灵感的萌生;另一方面,利用现代艺术设计技法,来重新审视和激活传统吉祥图案的艺术文化气质与精神,实现传统美学气韵与中华文化元素的再造与发展。

2)健全现代艺术设计形态,增强传统文化自信

现代艺术设计从艺术形态上更加注重视觉传达,突出对可视化设计的追求。然而,这种设计理念,将设计本身作为“能看出”或“应传达”什么为基础,来满足可视化设计要求。如梅洛·庞蒂提出“眼睛不仅仅是眼睛,看,要胜过‘看’的本身”。从看的感知到看的思考,将看的形式上升到看的艺术。同样,勒内·玛格丽特也提出“潜在的可见性”观念,将这种由视觉主宰的艺术设计手法,表现为“能够看和能够被清楚地描述”作为其创作思想。当然,从现代艺术设计视角来审视传统吉祥图案,特别是引入现代科技,将艺术设计的“视觉”与“思想”进行综合,既要关注艺术设计本身的艺术性,还要关注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也就是说,在现代艺术设计中,要从自我反思、文化批判中不断审视作品的创作意义,利用传统吉祥图案丰富的文化寓意,来渗透、转化和创新艺术设计手法,来表现现代艺术设计的文化韵味。今天的现代艺术设计,不再局限于单纯地图案设计与视觉表达,还要从艺术形态的文化性、思想性上,从艺术设计的感性形象中来表达丰富的艺术理念,以供直接观照。所以说,在现代艺术设计创作中,将传统吉祥图案作为重要的文化艺术形式,将之融入到设计中,尤其是对传统民间吉祥图案的运用,从中来表达独具特色与民族智慧,来深化与升华现代艺术设计的审美意蕴。

3)加强艺术设计专业特色建设,提升学生艺术鉴赏力

现代艺术设计要突出设计理念与艺术特色,要从学科专业发展上,拓宽设计视野。教师要从专业发展上,不断加强学科知识的学习与积累,提升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质量。特别是在传统艺术设计领域,要关注艺术设计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打破单一教学模式,给设计师更多的艺术创作思路。同时,高校自身要注重师资结构的优化,特别是组建宽视野、厚学养、高素质的学术梯队艺术师资,提升专业师资的艺术鉴赏力与审美力。建议高校以立项方式组建现代艺术设计与传统吉祥图案相结合的课题组,深入整合中西方艺术设计理论,以及新型艺术设计材料、方法等研究资源,锐意进取,反思创新,促进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内涵式”、“特色化”发展,为艺术设计学科教学注入持久的创新活力和发展空间。

四、结语

    总之,艺术设计不仅仅是对新的美艺性生活的追求,更是对文化的传承与创生。通过对传统吉祥图案与现代艺术设计的融合,将之创造性地转换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审美符号,来挖掘民族传统艺术的文化精髓,将传统吉祥图案的结构、意境、色彩、神韵等要素应用到现代艺术设计中,来展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理念,使其能够成为推动现代艺术设计走向国际舞台的创意动力。

参考文献:

[1]高晏卿.传统吉祥图案与现代设计[J].美术教育研究,2017(01):73.

[2]龙佳骊.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在设计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美与时代(),2016(11):124-126.

[3]余福召,王志豪.图必有意,意必吉祥——浅析传统吉祥图案在自贡彩灯创意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艺术评鉴,2017(09):175-176.

[4]高晏卿.传统吉祥图案与现代设计[J].美术教育研究,2017(01):73.

作者简介:

郑伟平(1975-),毕业院校:南京艺术学院 设计艺术学院 陶瓷艺术设计专业,现任职务: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设计师分会,艺术设计师,行政助理,应天学院设计艺术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工艺美术师,二级建造师,工程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