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烫花”是檀香扇“四花技艺”之一。 烫花艺术是由我国传统的中国画中的线描艺术同西洋画中的素描艺术相结合的技法。本文论述了檀香扇“烫花”技艺的要求。
关键词:檀香扇 烫花 素描 线描
“烫花”,又称火绘和烙画,是用导热的金属笔在扇片上烫烙出理想的画面。运用至扇面上常见的表现题材有山水、园林、人物(仕女、佛像)、以及翎毛花卉。
苏州“如意牌”檀香扇之所以被誉为东方艺术宝库中的明珠而驰名中外,就是由于“如意牌”檀香扇除了经过精心设计外,还采用了特殊的“四花技艺”。所谓檀香扇的“四花技艺”就是烫花、拉花(镂刻)、绘花(绘画)和雕花。通过这一系列艺术创作所精制而成的檀香扇造型优美,纤巧玲珑,独具艺术风采。
在“四花技艺”中,采用最为普遍、艺术效果最理想的是拉花、烫花这两项技艺。由其相结合精制而成的檀香扇,既保持了拉花工艺“灵”、“巧”、“透”、“险”的艺术特色,又发挥了烫花工艺“浑厚沉着,刻画入微”的艺术风格。拉烫结合檀香扇在整体效果上往往是以烫花部分为主体图案,拉花组成的镂空图案作为底纹和陪衬。二者巧妙的结合,产生了优美的韵律感,达到了水乳交融,珠联璧合的艺术效果。较为成功的作品有《朝元仙仗、天女思凡》、《孔雀嬉春》、《大观园》等。
烫花技艺是一门技艺难度较高,又不易掌握和发挥的特殊技法,作为一位烫花艺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能熟练掌握中国画中的线描技法;二是扎实的素描基础。因为烫花的基本技法是用导热圆锥形电笔的笔尖(如同使用毛笔的笔锋)正确地勾勒出所描绘物体的外形及内部结构的线条,所勾勒的线条应根据所描绘的不同对象而变化,然后在确定明暗分界的基础上用电笔侧面进行层层皴染,使画面逐步形成立体感。只有熟练地掌握线描和皴染的基本技法,才能使描绘的对象达到轮廓正确,形象逼真,生动感人。因此,可以说当今的烫花艺术是一门中西结合的特殊艺术,是由我国传统的中国画中的线描艺术同西洋画中的素描艺术相结合的技法。烫花技艺高超的艺人,运用“电笔”能和运用“毛笔”一样驾轻就熟,同样能达到中国画线描所具有的劲、老、活、松、圆、厚、润、拙等艺术表现力(如下图)。
劲:烫花笔在运用中同样能显示笔力,劲则是笔力。笔力是有内涵的,笔力的有无不在于笔划的粗细,而在于功夫的深浅。功夫不到,虽然用足蛮劲,还是达不到笔尖上去。例如:在烫烙花卉中的茎、叶,及飞禽的喙、爪,人物的眼、鼻、嘴,就要求运笔有劲,以显示生气及活力。
老:是指用笔苍老。老固然包涵有劲,但有劲却不一定能到达老。苍老的条线和腕力有关,腕力不够用笔是达不到苍老之感的,在烫烙松树干及古木树石、老梅根对用笔要求有苍老之感
活:在烫花过程中,要求用笔灵活多变,这是根据所描绘的不同对象来决定的。要有轻、有重、有起、有落,方能显示不同物体的不同质感。如“仕女”的轻薄罗衣,如表现得当,能勾烫出或“当风飘舞”或“薄如轻纱”等效果。再则,如青铜器皿,就需用笔遒劲,粗犷有力,方能表现其质感。
松:松即轻快之意,但并不是松懒散慢,浮夸无力。要轻重求速,快中求稳。在烫烙云纹、水波中可见一斑。
圆:圆是扁的相对。在烫花的运笔中,力求运用圆满,正中有侧,侧中写正,达到浑圆一体,含而不露之效果。
厚:厚就是不薄,如同饮酒醇厚有味。要达到厚的效果,则要求在运用烫花笔勾勒线条时要毛不要光,要稳不要浮,毛而稳自然厚。
润:润是滋润的意思。烫烙任何一幅作品,就像是塑造一个人,要有血有肉肌肤丰腴,才能显示蓬勃生机。枯则是润的反面,是烫烙中的忌讳。
拙:用笔要巧拙并存,才能体现作品所要表达的意蕴。一幅优秀的烫花作品在线条的运用上要经得起剖析。真可谓,既巧又拙,虽纤细但遒劲,虽苍老却具生命力,一波三折变化丰富,颇有气势。
在烫花艺术中,线条的勾勒和运用是先决条件,而素描技法即烫花艺术中的渲染也至关重要。
素描是工艺美术工作者及美术创作者必学的专门课程,无论是造型艺术、中国画创作、西洋画创作以及工艺美术创作的专业人员都必须掌握素描的基本技法。通过素描的基础训练,能培养和提高工艺美术工作者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从而正确而生动地表现所描绘的对象。任何一幅优秀的烫花作品都必须具备如下艺术效果:构思舒畅、形态逼真、比例相宜、透视准确、动态天然、刻画入微、明暗清晰、主题突出。素描功底的扎实与否无论是对创作者或操作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对创作者来说,在设计确定题材,开始构图之时,作为烫花的主体部分,其大体的艺术效果已经跃然纸面,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意想效果”。“意想效果”是整体的而不是局部的,它除了形态轮廓外,也必然包括了整个画面的明暗与对比关系(如下图)。
在烫花艺术中,虽说线描在先,渲染在后,但在勾勒每一根线条之时,已经注意并同渲染联系在一起了。渲染虽然属于衬托的手法,但却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当所描绘的对象经皴擦渲染烘托,主题就更为突出,整个画面就具有立体感和艺术感染力。在渲染的过程中应注意“恰到好处”四个字,因此,渲染得当,才能使所描绘的对象性格各异,质感强烈。如:经渲染的人物有血有肉,衣袖有飘拂之感,云水有流动之态,树干假山石有坚实之力,仙鹤、孔雀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总之一件成功的烫花作品,总是由线描与渲染这两种技艺有机结合而完成的。
在烫花艺术的发展史上,经过了几代人的集思广益,辛勤耕耘,现已发展到了相当的水平。涌现出了一批烫花方面的能工巧匠,已将中国画中的线描技法与西洋画中的素描技法融为一体,使之构图舒适,线描生动,明暗得当,立体感强,所绘形神兼备,细腻完满,使近年来所问世的大批檀香扇精品更具极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成为中国工艺美术领域中一枝独秀的奇葩。这一切都证明了我们的烫花技艺已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峰。


参考文献:
【1】《制扇工艺》苏州檀香扇厂编著,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12月出版
【2】《百工录——中国工艺美术记录丛书·檀香扇制扇技艺》邢伟中著,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5年3月出版
作者简介:
陈琴 ,女 ,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苏州市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苏州民间工艺家,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制扇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专业从事苏扇设计及檀香扇烫画技艺的研究已有三十余年。其作品曾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大奖赛金奖、银奖等。
孙耀文,男,工程师,大专文化 ,苏州如意檀香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负责新产品开发工作。2003年以来,设计的镂雕扇《苏州园林》组扇、黑檀扇《金刚经》等作品先后获得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精品金、银、铜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