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仿古画绣的研究和思考

[日期:2017-07-18]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提要】 笔者从事仿古画绣研究制作27年,绣过各种题材的画作,对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花鸟、动物、山水、人物等以及西方油画都有涉及。从诗书画印为一体的手卷开始,配以传统的书画形式装裱,极具收藏价值。作者在本文中对自己的仿古画绣创作历程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并总结出了八点刺绣要领。

 

  关键词:仿古画绣 研究 创作 要领

 

  37年前,我受家族的影响恋上刺绣。八岁开始学习基本绣法,曾拜师于多位德高望重的苏绣大师学习刺绣的各种针法并锻炼自己的领悟能力。从1989年走入仿古画绣,至2006年我所绣之作大多收藏于台北凤甲美术馆,心爱之作已逾百幅,并获得多项奖项。苏绣做工考究,艺术特点明显,具体表现在绣作对象上要做到:山水分远近之趣,楼阁具现深邃之体,人物能有瞻眺生动之情,花鸟能极绰约亲昵之态,苏绣不管是对山水还是人物的表现都能做到生动逼真。所以苏绣从选材到针法都必须谨慎细微,不仅要有扎实的绣功,也要有持之以恒的锻炼和灵活多变的技巧以及生动形象的遐想空间。苏绣在绣法上也多种多样,它融入了苏州文人的气息,精致典雅。

  由于苏绣所作底稿大多采用手工绘制,所以我于1995年拜刺绣研究所设计室主任施仁先生为师,习得绘画技法。自此以后,我的所有作品都是先由自己用毛笔进行第一次勾稿,之后再用刺绣进行第二次创作,也算是一幅作品创作二次了,这也是我的刺绣之路的独到之处。因长年的底稿积累,现在家中历年所画的历代名人线描稿都可以出一本辅助教材用的书了。我也曾尝试过将绘画与刺绣结合起来创作刺绣作品,比如将鸟刺绣绣出来,而旁白的花卉则用绘画方式表达出来,这种以笔代针的效果在时间上非常节省。但是在这方面只是创作尝试,并非主流之作,只是偶尔为之而已。自我开始仿古画绣到现在的27年间,绣过各种题材的画作,对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的花鸟、动物、山水、人物以及西方油画都有涉及。同时,从诗书画印为一体的手卷开始,都配以传统的书画形式装裱,使其更具收藏价值。

  仿宋代刘松年单面细绣《罗汉轴》的完工,开启了我的仿古画绣生涯。之后的手卷《韩熙载夜宴图》又成为在苏州举办的世界遗产大会上唯一获准进入主会场的刺绣作品。当时还有我的另一幅作品《旧京风情》,也同样获此殊荣;并受到世界各国参会人员的高度好评,让我们古老的苏绣技艺被国际友人了解和热爱。我在动物绣方面的刺绣作品主要有清代郎世宁的《八骏图》、《十骏犬》、《三羊开泰图》等多幅作品以及单面绣乱针绣《波斯白猫头》等等。郎世宁的作品多带有中西结合的特色,他的画作将西方画作对线条的细腻感融合在画中,作品传神生动。以日本雕刻大师的《卧佛》为底稿创作出的刺绣照片《卧佛》是我的另一幅以雕刻艺术品为素材绣出的作品,刺绣作品的灵感如同绘画艺术一样,皆可来自于生活中的任何事物,仿古画绣也是将同样的事物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出来,从立体到平面,所要克服的困难不仅仅在技术上,也包括空间角度色度,敏锐的观察和巧妙的构思是这幅画作中不可缺少的精神,在以西方油画为题材的刺绣中创作中,我以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小女孩》和德加《浴女》为蓝本,将他们又一次绣在丝绸上。西方油画注重朦胧美,颜色主要靠深浅的反差以及事物的摆放位置来集体体现人物或事物的特点,较为注重阴影的调和。所以,在刺绣的时候,针法相当繁杂,颜色由浅到深或由深到浅的过度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作品的成败。而要把人物看似朦胧实则精细的神情表达出来,也不是单靠手上的游针所能掌控的,它还要靠敏锐的观察与对比,不停地研究尝试。

  中国的四大刺绣声名远扬。苏绣更以精细雅洁闻名,赢得艺术界的高度赞赏。我将刺绣生涯中最好的年华献给了苏绣。在仿古画绣二十多年里,我一直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思考,寻求苏绣艺术的真谛。我认为要做好刺绣,必须掌握以下几个要领:

  1、在制作的全过程中,心不能浮躁。要以持之以恒的态度投身创作过程,手口一定要保持洁净。

  2、掌握上绷松紧度。绷子不宜太紧,太紧会影响装裱伸缩走样,太松会造成刺绣时上下起落针拉针线太重而导致画面布料拉邹。如果这样,即使做得再好,也会影响一幅绣品的质量。

  3、在底料上打印画稿,要慎重。刺绣者一般都选用名人字画及照片画为题材。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现在绣稿都可以采用电脑制版直接在底料上打印。像乱真绣风景画满绣还不要紧,花草即使稍微有点走样也不会造成视觉异样。但是,像人物画就绝对不可打印,将人物打印稿的底料再上绷绷紧后就会走样。因为打印时候底料是松的,而经过上绷过后会拉出好多,故会出现五官脸型轮廓走样,这是绣人物最忌讳的。实际上,这也是我在实践中经历了失败后的深刻体会。因此在做仿古画绣是绝不可以打印的。而且,在打印好的底料上绣出来的物体,针法会模糊不清,针脚不清晰,即使当时看上去效果不错,但随着时间久远受紫外线的照射后,其颜色会慢慢变淡,甚至消失。有些漏针的地方就明显脱节不好看。一幅富有艺术的绣品应该是尽善尽美的,每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不能走捷径。

  4、不同的材质,要采取不同的表现手法。采用不同的底料材质表现的手法也会不一,所采用丝线粗细也不同,在仿古画绣中我采用的底料塔夫绸是最富有挑战性的,也是最富收藏价值的,塔夫绸底料是百分之百的真丝,真丝含有蛋质, 氨基酸,要透气,再加上传统的书画装裱又具有非常高的收藏价值。塔夫绸底料非常之细密,首先在线的粗细方面要掌握恰当。线的粗细之分要得看一幅画的远近虚实层次来定,

  5、在创作之前要审稿,所以在接手每幅画作之前,绣娘必须要会审稿,理解每幅画的意境和画家所要表达的意蕴,只有你理解了,下针时才会胸有成足。

  6、色彩要丰富和顺。一幅作品的色彩丰富了可以调节整个画面的和顺,给人以舒服的视觉效果,

  7、轮廓定型和丝理走向要精准。轮廓定型精准对于动物和人物尤为关键,能体现一幅绣作的精气神。

  8、技法和绣法灵活。我们在做山水、花鸟、人物、走兽,都要以灵活的针法来绣。只有掌握绣绘贯通更多的知识,才会做出有生命力的刺绣艺术作品来。这样,当每一次作品完工的时候摆在面前时,心里就会感到十分欣慰。这也是对于自己日久付出辛劳最好的回报。我将在今后的创作道路上,继续努力,以娴熟的针法和灵巧的绣技,使苏绣独特的韵味能在我的绣作中得到最好的体现。

 

作者简介:

  卢建英,1971年2月生于镇湖。苏州潘氏建英绣庄艺术总监。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苏州市工艺美术大师、苏州民间工艺家 。善绣人物、动物、花鸟、山水等。代表作品有《韩熙载夜宴图》、《旧京风情》、赵孟頫手卷《秋郊饮马图》、仿宋代刘松年单面细绣《罗汉轴》、《清代郎世宁犬-金翅猃》等,多次荣获国家级金奖,并有八十多件绣品被台湾凤甲艺术馆收藏。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