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扬州漆器厂在点螺工艺中的创新-以点螺手表与点螺卷轴画为例

[日期:2017-07-03]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摘要】点螺漆器是我国传统工艺品。点螺是用贝壳、夜光螺等为原料,精制成薄如蝉翼的螺片,再将薄螺片“点”在漆坯上,故名“点螺”。中国古老的传统手工艺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满足现代人们的使用与实用价值,我厂开发了点螺工艺的新产品,特别重要的就是点螺手表与点螺卷轴画,如今,对于点螺工艺的传承,发展,研究,创新,在日趋多元化的现代社会有着更深一层的意义,值得我们认真的去寻找新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点螺工艺 创新 点螺手表与点螺卷轴

 

  1、点螺工艺

  点螺工艺是以色彩丰富的彩贝,如珍珠贝、夜光螺、石决明等为材料,制作成极为精细的图案纹样,镶嵌在漆面上的一种装饰工艺。

  点螺工艺,“点”指的是技法,即用针尖点嵌。“螺”指的是材料,即选用自然色彩的夜光螺、珍珠贝、石决明等高档材料精制成薄如蝉翼、小如针尖、细若秋毫的螺片,用特制的工具一点一丝地点填在平整光滑的漆坯上,经过精致的髹漆工艺,使点螺漆器具有图案精致、色彩绮丽、随光变幻、光华夺目、明亮如镜的艺术风格。有着螺钿妆成翡翠光之美誉。

  点螺工艺创制于明代,于明末著名漆艺大家江千里手上达到大成。时有 “杯盘处处江秋水,卷轴家家查二瞻。”的对联。一名手工艺人和著名画家相并立,可见其影响力。惜清末,该工艺失传。上世纪70年代末,经过扬州漆器厂技术人员三年多的不懈努力,终于恢复该技艺。后该工艺被列为国家级保密工艺。

  我1990年进厂。先后评为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工艺美术师,技师。主要从事点螺工艺制作,至今27年,这么多年来不断的推陈出新让产品有更好的效果展示,使作品更有艺术价值和生命力。

  2、 点螺手表

  手表既是生活用品,又是具备装饰和收藏价值的物品,然而漆艺在手表上的使用并不是很多偶尔出现的漆艺手表就备受关注。好多表迷和收藏家注意到这项传统工艺的珍贵之处,都欲收藏一枚,但大都因为珍贵稀少,价格高昂很少能如愿。

  研发小组首先选择的工艺是扬州独有的点螺工艺。点螺产品以材料颜色的自然美和工艺的精细而著称。但是,表盘的制作过程除了以上要素外,更重要的是表盘厚度的控制,一个表盘至少要包括底漆、粘结材料、点螺材料、面漆四种材料,而总厚度要控制在0.8mm左右,经过研发小组的多次攻关,首批漆艺手表终于制作完成,并受到极高的关注。2015年在中国漆器艺术精品展上获得金奖。随后,扬州漆器厂不断在稿面和技艺上进行创新,增加了陀飞轮系列和情侣表系列,并申请了国家专利保护。点螺漆艺手表的问世,不仅填补了国内漆艺手表的空白,同时也是传统漆艺融入现代生活的最直接表现。

  点螺手表表盘画面由传统花鸟类、吉祥类图案构成,寓意着爱情的美满,志趣的高雅,人生的幸福,具有丰富的艺术、人文气息。漆艺手表不但精巧实用,而且典雅大方。

  点螺漆艺手表纯手工制作,是扬州传统工艺与顶级制表工艺的完美结合,两者相得益彰。每块手表底部还刻有独一无二的编号并配有专门的收藏证书,限量发行,在兼具装饰性和实用性以外,还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3、点螺卷轴画

  点螺工艺传承至今,正常情况下,点螺都点在固体的胚胎之上。一般都是木胚铜胚或者是皮胎这一类胚胎上,而点螺卷轴画是做在宣纸上。我厂在扬州漆器厂厂长谢世强的领导下,成立研发小组,通过多年的实践和研制,,创造性地设计出了可卷可曲的柔性漆艺作品,解决了底坯材料的应用、贝壳料的软化、漆面柔软这三大难题,根据赵孟頫诗趣、拟袁耀画意,将彩螺料点植在特殊的坯胎上,经三十多次的髹漆、抛磨制成点螺《春江瀛洲图》卷轴画。这件产品不同于点螺其它高档产品,所用点螺片要比正常产品所需厚度还要薄,房廊、人物、树木等各个相接的地方都要套色,撞缝(不象在普通漆坯上的产品可以重叠、搭接),点螺片块面不能大于2公分,经过反复考虑研究,克服困难,终于制作成功。其鉴人的漆面、舒卷、闭合之柔软程度为漆艺史上的又一重大突破和首创。该工艺经上百次的舒卷和+50℃、—20℃的老化检验均丝毫未损。

  点螺《春江瀛洲图》卷轴画犹同书画装裱的形式展示在世人面前 。柔软程度和普通的卷轴画一样。整幅画面工艺复杂,装饰华贵,使得整幅作品更加绚丽高贵。

  这幅的面世,为高雅的中国书画艺术增添了无穷的、独特的艺术魅力,是传统漆艺与中国书画艺术完美结合的经典之作。

  4、 我厂点螺工艺传承创新

  作为扬州漆器传承和发展载体的扬州漆器厂,为了点螺工艺的传承和发展,通过选拔人员,悉心研究,开发新品,技术革新,在培养了数十名技艺精湛的点螺艺人的同时,也将这一宝贵的传统工艺发扬光大。

  如今,扬州漆器厂点螺工艺车间专门从事点螺工艺生产制作的人员有数十人,其中年轻人占了一定的比例,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具有大专以上文凭,并且有美术专业的功底,他们既是点螺工艺生产的新兴力量,也是扬州漆器工艺生产的新鲜血液和未来的希望。

  回顾历史,点螺工艺的发展可谓是历尽坎坷,经过了起源、发展、兴盛到失传,再获新生,从恢复到发展,再到兴盛,这其中倾注了好几代扬州漆器人太多的心血和汗水,正是因为有了他们不懈的努力,这一传统工艺得以延续和发展,也正是他们见证了点螺工艺的再次兴起,相信通过一代代扬州漆器人的努力,点螺 工艺必将成为当代扬州工艺的新辉煌。

  

      结语

  我们需要结合现代审美,正确对待并处理传统工艺与当代实用价值的结合,制作出一批既有深厚的点螺工艺传承,又符合现代审美与具有实用价值的工艺品,让点螺工艺成为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张燕《扬州漆器史》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年

  [2] 王世襄《髹饰录解说》 文物出版社 1983年

 

 作者简介:

  范蓉蓉,女,1972年生,工艺美术师,技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1990年进扬州漆器厂。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