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红木家具软装的运用

[日期:2017-08-02]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摘要】 “软装”,是指室内硬件装修完成之后进行的再装饰。“软装”应用于红木家具,则指用于提高家具使用舒适性能的依托于家具存在的软饰。红木家具常与软装搭配使用,其不单单是功能上的配合,更多的是调和红木家具中生硬的家具表面,软装也具有安全保护性能。

 

  关键词:红木家具   软装   运用

 

  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和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红木家具的消费越来被市场推崇。中式家具、中式文化、中式生活氛围受到关注,红木家具的软装由此进入视野。与器型惹眼的红木家具相比,软装成品可谓名副其实的“绿叶”。红木家具质地冷硬,入座时间太长可能会带来不适,因而贴心的软装是增长红木家具舒适性不可或缺的元素。如原汁原味的中式布艺还能进一步凸显家具的文化气质。因而,怎样将红木家具的软装“外衣”做得越发风雅贴身,成为一些红木企业的新方向。

  “软装”一词,源于室内设计,是指室内硬件装修完成之后进行的再装饰,一般包括窗帘、家具、地毯、工艺品、灯具、植物等,相对于墙体等硬装饰而言,范围极其广泛,其中家具占主要部分。而将“软装”应用于红木家具,则指用于提高家具使用舒适性能的依托于家具存在的软饰,其中包括传统家具中的垫、枕、被、褥、靠垫、坐垫、扶手垫等。

  如今,软装材料在传统软装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发展,最显著的就是出现了各种化学合成材料,因加工简单、成本少且可大规模生产,使得软装材料更易得。另一方面,由于科技的发展,装饰手法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比如说电脑绣花大大提高了刺绣的效率,印染技术的发展使纹样越来越生动形象。

  一、软装的作用

  红木家具常与软装搭配使用,其不单单是功能上的配合,更多的是调和红木家具中生硬的家具表面,通过软装柔和、弱化、重组家具中的棱角,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红木家具软装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功能性、装饰性方面。

  在古时,人因重礼而要求端坐,所以红木家具大多古典硬朗,而现在的人们追求的是更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安逸和舒适,所以在沙发套件、杌凳、椅子等坐具上面饰以软垫,会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减少木质座面带来的冷硬感,营造舒适、简洁、典雅又富有中式古典气息的氛围,使得木的刚硬与布的柔软相互衬托,别有一番风雅味道。相信这种富有个性化色彩、又便于更换的装饰既能博得长者一代的喜爱,又能吸引年轻人的目光。

  另外,软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红木家具的设计空间,它削弱了红木家具的硬朗感,赋予居室空间更多的文化内涵和品位。风雅的布艺、皮质坐垫和靠包让红木家具更具艺术感,它们是红木家具上小小的点缀,为红木家具增加别致色彩,却又不损家具风韵,完美演绎了红花还需绿叶衬的道理。

  软装也具有安全保护性能。一方面体现在防止老人小孩磕碰到家具边角对身体造成伤害,另一方面,软装对红木家具本身也是一种保护,防止家具在使用过程中被利器刮伤,影响家具的整体美观,增加维修保养成本。除此之外,软装还可以起到保暖、屏蔽等功能性作用。

  二、软装的材料

  传统红木家具的软装主要是丝、棉、毛、麻等材料经纺织等加工工艺制成锦缎、棉麻布等,再经缂丝、刺绣、印染、织金等装饰手段进行装饰,增强其装饰效果。软屉常用藤篾编织而成,用作软屉材料的还有麻索、皮革等。

  三、软装的颜色

  在软装颜色方面,因红木家具颜色较深,常用浅色、亮色与之搭配,但讲究不失稳重以符合传统红木家具的内涵。搭配软装的颜色以中国红、金黄、泥金、藏青、深褐、黑色、墨绿等宫廷用色系为主打色,色彩浓重成熟。而现代颜色种类更多、更细化,但不是每个颜色都适合家具软装,原则是要保持红木家具高贵稳重低调的特性。

  另一方面,红木家具的软装除了要考虑居室的结构和色彩,还要参考家具的器形和风格。比如说明式家具和清式家具在搭配软装时就有所区别,器形简约素雅的明式家具更适合颜色清淡,图案秀丽的软装,而雕刻繁复的清式家具则更适合雍容华贵、锦绣富丽的软装。

  四、软装的纹样

  装饰纹样种类主要有动物纹样、花卉纹样、鸟禽纹样、几何纹样、吉祥寓意纹样等,纹样可混合使用,也可单独使用,纹样的表现形式一般分为团纹及平铺纹。动物纹样主要是龙纹、凤纹。古代龙纹只能天子使用,多用来象征权利,民间只能使用草龙纹样,寓意吉祥、喜庆、勇猛、神威等,多与云纹、鱼纹、凤纹搭配使用。凤纹有美好祥瑞之意,常与牡丹纹、百鸟纹组合使用。花卉纹样品种较多,如宝相花纹、茱萸纹、牡丹纹、莲花纹、缠枝纹、西洋花纹等,分别有吉祥、除恶长寿、富贵、清廉、福寿连绵、生生不息等寓意。鸟禽纹样常见的有蝙蝠纹和松鹤纹,蝙蝠因与“福”谐音,被广泛用于传统家具及软装上,形式多样,松鹤有长寿、吉祥之意。几何纹样中常用的是方棋纹、云纹、锦纹、回纹、卐字纹等。

  五、软装误区

  市场上的红木家具大多沿循古制,然而传统中式红木家具往往显得“老气横秋”,从而造成了软装配饰中的误区。家具与家具之间,可以互较高下的是设计和细节,那么软装素材的造型、色彩、图案、质感上的运用,比的就是氛围。

  误区一 :繁琐不雅,僵化堆陈。

  生造柱子,屏风堆砌,可疑雕梁画柱——此类对中式装修的误读不少见。在古时,繁琐的装饰更多用在宫殿、祭坛等特殊场合。至今我们参观北京故宫,还能看到乾隆皇帝书房三希堂,也是简洁、素雅的,一般人家更是如此。

  红木家具狭义上指的是明清家具,其中明式家具是非常简洁的,而清代装饰元素相对多一些。但这并不意味着,雕得越多,就越是好的红木家具。

  中式风格就搭配白墙,稍微做一些吊顶,用绿植、软装搭配即可。这既能节省装修费用,又能抓住中式风格的内涵。

  误区二 :主次不分,抓不住重点。

  红木家具一味求大,求多,就会显得沉重,占据家居太多空间,致使主次不分。其实,在古代,也不是所有家具都用红木,况且中式还是有很多元素的,比如地台、藻井、屏风、字画等。

  误区三: 元素单一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选购红木家具,就只能装修成中式风格,其他风格元素就只能忍痛割爱。事实上,混搭自古就有,像圆明园的中西式园林;皇家后宫中的西式珐琅摆钟;上海外滩的西式建筑等。

  中式可以混搭。在表现中式风格的时候,哪怕采用红木家具,也完全可以大胆使用蓝色、绿色,甚至其他色。在陈列品上,更是不必拘泥于古代陶瓷、木件,也可以增加现代的影视、科技、明星等流行元素。

  结语

  在当今这个人人都是设计师,人人追求个性化的时代,为了满足现代人多样性的需求,在明清古典家具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生活方式,利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时尚的包装手法,把丰富多样的软装材料合理地利用起来,会对传统红木家具有一个好的拓展和改良。可以说,软装在未来将是红木家具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曹亚威 杨波 张佳琦等《红木家具软装的发展沿革》——《家具》2014年 第2期

  

作者简介:

  周大男,1957年生,工艺美术师,1973年开始从事工艺家具制作。在1988年8月与常熟市古建公司合作指导,1989年6月与上海解放塑料包装集团公司配套家具工程项目,解决较复杂的技术问题。近年来制作的明清古典家具在省“艺博杯”及“姑苏杯”的评选活动中,获得了金、银、铜等多个奖项。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