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苏绣在现代艺术中的话语权的思考

[日期:2017-08-22]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提要】苏绣是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特色的民族手工艺。早在一百多年前,苏绣就在国际上屡屡斩获大奖,但是在现代艺术中,苏绣的地位和话语权仍然有值得提升的部分,其背后蕴藏的是中国苏绣的形态和国际化发展存在的困境,为此我们所有苏绣从业者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去提升苏绣话语权,从而更好的推动苏绣艺术和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话语权 苏绣传播 艺术交流

 

  随着我们国家综合国力和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升,同时伴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推动下,中国艺术品市场骄人的发展业绩也成功地实现了“走出去”,博得了诸多海外收藏家、投资者的青睐,中国艺术品市场正欲以雄姿英发的姿态跻身于世界艺术品市场,苏绣作为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特色的民族手工艺,也在这一波国际化热潮中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无论是艺术殿堂,拍卖机构,还是工艺品市场,都越来越多出现了中国苏绣的身影。

  然而,正当我们自信地以为中国苏绣可喜的发展势头已经足以能令其享有充分的话语权及较高的国际文化地位的时候,我们却失落地发现,大规模的艺术生产与消费并没有确立我们在国际市场上的文化艺术话语权。我们甚至还在漫不经心地把苏绣定价和解读的话语权交给别人。从这一点来讲,中国苏绣市场的繁荣是一种可以分析与探讨的境况,是经济大环境下市场不规范运作的一种结果,中国苏绣在建构话语权的道路其实还十分漫长。

  中国苏绣艺术现状

  中国苏绣艺术是民族的瑰宝,是中国传统工艺的代表性项目。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传统工艺在对外贸易和文化产业“走出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年来,工艺美术品的国内市场需求越来越大,但出口比重逐步下降。相对于具有数十亿人口、十亿家庭的国际市场,我国传统工艺所占份额还不够大,传统文化产业的国际市场还很广阔。

  中国苏绣的优势

  (1)、 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代表着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特色。

  (2)、 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有国家级传承人若干,从业人员较多

  (3). 有集中的产业中心区,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市场占有率高

  中国苏绣的劣势

  (1)、 产业分散,各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差且无序竞争

  (2)、 没有统一品牌,没有能利用好苏绣的金字招牌,宣传力度不够

  (3)、 营销方式落后,缺乏统一高效的管理

  (4)、 缺乏创新人才与稿件

  (5)、 传承面临问题,年轻人对苏绣缺乏正确深入的认识

  中国苏绣未来发展趋势

  (1)、苏绣礼品商务化,苏绣家装设计化;让传统的民间苏绣工艺不再奢侈,而是走进千家万户。个性化的量身定做,更多地融合进购买者的思路与理念,让苏绣不仅是艺术,还更多地渗透进人性化的品味。

  (2)、探索其他领衔工艺行业的发展经验,需求政策扶持,建立综合的苏绣产业园区。在此平台上梳理苏绣的源起和发展,从理论上确立苏绣的文化体系,从而解决苏绣文化品牌建设一直难以落到实处的问题,做到更好地宣传。

  (3)、设立“苏绣文化促进会”,以政府引导的方式,整合各方资源,借助来自高校、企业和民间的人力和物力,有效地推动苏绣产业的发展。

  (4)、政府应寻求艺术类院校的支持,探索传统手工艺产业与高校智力协作的道路,培养更多“科班出身”、有美学功底的苏绣专业人才。

  中国苏绣话语权如何更好的确立

  如何将中国刺绣艺术“走出去”纳入国家整体战略,实现国内刺绣艺术、刺绣产业、刺绣学术研究与国外艺术、国外市场和国外研究的有效互动,推动中国传统艺术走向世界,不仅需要艺术的创新、产业模式的创新,也需要体制、机制方面的创新。

  (1)中国苏绣话语权的确立需要有价值标准的体系构建。

  首先是建立政府协调、高端引领的组织机构,构建协同创新长效机制,促进政府部门、高等院校、行业产业的全方位战略协同,加强资源整合。

  其次是发挥高等学校协同主力军作用。创建高校、部委、研究机构、用人单位等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与学术研究新机制,探索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有效路径。

  再次是建立中国文化传播影响效果评价体系。建立全球中国文化传播评估效果评价与质量监控机制,进一步廓清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目标人群与市场定位,完善对外传播的动态实施组织系统,做到及时评价、及时反馈与及时优化。

  最后是建立适应国际化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建立和强化协同机制,汇聚各方资源和政策,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予充分的支持和保障。要把“走出去”和“请进来”结合起来,成立“中外合作、中方主导”的国际组织、机构,采取更为灵活高效的政策保障机制,建立更利于发挥我方主导权和主动权的人才聘用、薪酬待遇、条件保障和项目运作的管理制度。

  (2)中国苏绣话语权的确立需要有拿出好东西的能力

  艺术界内有句俗话,叫“好东西自己会说话”,指的是精美的艺术作品本身所具有的意境。针对中国苏绣市场来说,好东西主要指质量上乘的苏绣作品,而质量上乘的艺术作品主要表现为高、精、尖三个特点。

  “高”即高端、高档次、起点高的作品,这类作品内涵艺术与文化的积淀,价格相当高,种类多样化,一般为典范艺术家的代表作品。质量是中国艺术品的生命底线,人们内心真正仰止的还是艺术史上的高山巅峰。在艺术品不缺数量缺质量的商品经济时代,高端作品就更显得弥足珍贵。因此,尽管高端作品价格昂贵,但其所包含的文化及艺术含量是其他作品难以企及的。

  “精”即精品。无论是拍卖会,还是私下交易,精品的价格往往比普通品高出好几倍。精品是最能体现艺术家的艺术水平和功力的不可多得的作品。无论艺术家名气大小,或是艺术品的景气程度如何,精品的价格往往最为坚挺。精品永远能够立足市场,赢得市场。

  “尖”即顶尖、拔尖的艺术品。苏绣的创作是一个漫长的耐心过程,因此顶尖的艺术品要求创作者必须注重艺术价值的深刻挖掘,不骄不躁,将针线艺术的最大魅力完美展现,从而赋予苏绣作品永恒的艺术价值。

  结语:中国苏绣经过两千多年的传承发展,已经成为了民族艺术长河甚至世界艺术之林中的闪耀明珠,但是在文化艺术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构建中国苏绣的话语体系,实现中国苏绣的话语权仍然任重道远,因此我们所有苏绣人和中国刺绣人都要再接再厉,用好的作品说话,同时团结一致构建统一的标准化体系,让中国苏绣更好更快的走出去。

  参考文献:

  1、(美)成中英,《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与世界化》,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

  2、顾文霞 《为继承和发展苏绣技艺作贡献》全国轻工业学大庆会议典型材料

  作者简介:

  徐祥云女士,1963年出生于苏州刺绣世家,是苏州著名刺绣艺术家,素有“德艺双馨”刺绣名家之美誉,苏州市民间工艺家,苏州市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员,苏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员,镇湖刺绣协会会员。1992年创立苏州祥云刺绣工艺厂,现为苏州雲裳绣艺有限公司艺术总监。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