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人们对审美需求也越发强烈,对工艺美术品的需求也越发旺盛,核雕继而成为收藏家们热捧的宠儿。核雕这一工艺美术进入到了空前繁荣发展的鼎盛时期。本文针对当代苏州核雕的保护和传承中出现的一些现象进行简要分析,并对苏州核雕行业现状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 核雕 技艺 传承 保护
一、核雕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核雕历史悠久,但起源尚待考证。虽然从唐代起已有相关记录,然记录较少,一直到明末清初才有明确记录显示核雕受到市场追捧,逐渐形成工艺美术类的一个品种。魏学洢的《核舟记》和宋起凤的《核工记》是我们都熟悉的描写核雕方面的史籍记载。
清末时因为象牙雕刻的生意清淡,一些牙雕艺人改用橄榄核作原料进行雕刻,为后来核雕的发展奠定基础。建国初期,因劳动力投入重工业生产,所以从事核雕的工匠很少,也没有市场和平台,核雕产业产值下滑。到了六七十年代,一些核雕厂相继建立,如舟山工艺雕刻厂等。在我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后,九十年代核雕工艺开始转入个体生产经营。到了二十一世纪,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工艺品审美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选购、鉴赏核雕作品,核雕产业逐步走向辉煌。
二、核雕技艺的传承现状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界定,人类文化遗产可概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文化遗址、遗存、文物、文献等;另一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指以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惯、手工艺、建筑术、技艺、技巧和瞬间表现形式传承的文化遗存,是民俗文化、民间文化、民族文化的重要传承方式。
一直到上世纪末,核雕行业都保持着高昂的发展态势,2008年,核雕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鼓舞了更多年轻人加入到核雕创作中来,越来越多青年血液流入这一行业。就苏州舟山地区的数据而言,根据2016年的调查显示,舟山核雕村全村有500多户人家从事核雕工作,从业人员约3000多人,年产值三亿多元。然而,看似辉煌的成就现在也无法避免地受到了新挑战,核雕的行情并不乐观。
一方面,一个产业的迅速发展与扩张必将带来负面影响,如果行业管理规范和职业操守等方面未能跟上,行业就会爆发各种问题。现今苏州核雕行业的发展也存在各种问题,虽然核雕制作技艺精巧细致,但采用的方法依旧没有很大的改变,雕刻风格也没有产生变化,投入的人工成本也较高,如果题材方面没有创新的话很容易令消费者审美疲劳。与此同时,名利诱惑和急功近利的思想让许多核雕制作人无法静下心来潜心研究作品,而是为了销售或者为了荣誉称号,用谎言包装作品,这是不利于核雕技艺的健康传承的。
另一方面,目前核雕技艺的传承也并非只有消极的一面。由于核雕现在属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投入核雕产业,给整个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必要的动力。不少核雕界的能工巧匠不再吝啬于将手艺藏掖起来,单打独斗,而是慷慨地将技艺分享给想要进入核雕界的年轻一辈,将自己的毕生所学传承给更多新一代核雕工匠。
三、核雕技艺的保护和传承
1、开发旅游业,为发展核雕带来新契机
经济属性决定了传统文化产业的形态必须与经济体制相适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因此核雕作品不仅仅是作为欣赏品展出,同时也要靠销售保障匠人的生活收入来源,从而带动一个产业生存、发展。当代社会随着物质条件发展,人们对旅行游玩的需求也变得旺盛,旅游业为传统工艺美术发展带来契机,各类工艺品作为伴手礼被游客选购,带回家赠送亲朋好友。比如舟山村已向传统手工业特色村庄转型,成为传统文化产业基地、村落型旅游目的地,围绕主导产品——核雕的开发生产形成特色突出的传统手工艺产业链。
这在一定程度是有利于传承、保护核雕技艺的,越来越多的人接触、了解核雕,从而对核雕的需求产生消费,消费带动生产,更多的人将投入到核雕创作上。但值得注意的是,发展经济产业的同时不能破坏传统工艺美术产业的文化环境和传统韵味,一些核雕制作者仅是因为经济利益而投入这一行业,但如果除了个人利益而不关注社会效益,将不利于核雕产业的未来。
2、 加强核雕人才培养力度
根据2014年业内人士对从业人员的调查数据显示,核雕工匠中具有中专学历的有16%,具有大专学历的为8%,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只有5%,其中接受过艺术类专业学习的不足5%。而在传承方面,大多数核雕工作室都采用传统的师徒技艺传承方式,这样的传承方式固然保持了核雕流派风格的传承性,但学习内容较为宽泛,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下一代核雕艺人没有美术基础,没有系统地学习过设计原理,没有接受过美学造型可能,就难以长期支持核雕创作,如果多数人都保持此类情况,久而久之会影响核雕行业的发展。这一现象现在反映在目前的核雕行业的状况有:作品题材过于单一缺乏创新,新题材跟风严重。
因此,核雕匠人们应多参加系统性的美术知识培训,融合自身的实际雕刻经历创造出更好的作品,甚至在取得一定成就后,能与院校合作编写核雕教材,并将自身的核雕技艺通过授课的方式传授给莘莘学子,为核雕产业的未来作贡献。
3、提高产品质量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雕刻工艺提供了更多技术手段,例如电脑精密设计、电钻、3D打印等技术,不仅大幅提高了雕刻效率,还降低了浪费核料的概率,更能节省人工成本,对核雕的雕刻工艺起了巨大的作用。但与此同时核雕匠人们也要完善自身技艺,立志于传承和保护雕技艺,不能依赖机器雕刻,更不能将机雕的核雕作品标为手工雕刻来误导消费者。
在提高自身技艺以保障作品工艺质量的同时,核雕匠人们也要在题材方面推陈出新,创造融合当代审美潮流的作品,更利于将核雕传统技艺与新题材相结合,探讨两者的相融合性,为研究核雕技艺提供新角度,推动和雕技艺的进一步发展。
综上所述,苏州核雕的保护和传承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核雕技艺的发展不仅能推动苏州工艺美术的发展,更能让优秀的民族艺术得以传承,走向世界。因此我们新一代核雕工匠应该继承传统,在核雕艺术中不断融入现代化元素,形成新的更能适应当代人审美潮流的核雕作品,为保护和传承核雕技艺做出应有的贡献,保证核雕产业得以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怀岑.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苏州舟山核雕现状浅析[J]. 美与时代:中, 2014(11):75-76.
[2]宋敏, 姜劲松. 传统手工业特色村庄转型发展机制探索——以苏州舟山核雕村为例[C]. 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2015.
[3]左盛丹. 苏州舟山核雕村:传承与创新皆有道[N]. 中国新闻网.2016
作者简介:
程杰,女,1970年生,工艺美术师,在长期的核雕创作中积累了丰富的雕刻技艺经验,作品多次在国家级工艺美术博览会上荣获精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