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情怀是当今文娱创作活动中常常被提及的词语,也慢慢演 变为评判文娱作品成功与否的标准。有情怀地创作核雕作品,是在剖析当下创作环境之后的新探索。有情怀地进行核雕创作,既是继承又是发展,对于舟山核雕的持续发展大有裨益。
关键词: 情怀 创作 技艺 创新 舟山核雕
玉器圈子中一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意必吉祥,”任何玉雕件仿佛只有被赋予了吉祥寓意,才能称得上是好物件。这种近似“讨口彩”的审美意识也深深晕染着文玩界的整体趋向,成为一代代文玩爱好者难以割舍的评判标准。然而,时代在发展,以苏州为代表的当代玉器创作基地,在玉器意义的定位上已经不仅仅框架在“吉祥”层面上了,新一代的文玩爱好者也渐渐厌倦了千篇一律的文玩物件,更多地选择一些新颖少见的题材。而核雕创作的市场反应并不是最为积极主动的,一定程度上,坚持“意必吉祥”的创作理念,已然成为舟山核雕发展的桎梏。
“十八罗汉头”题材,无疑是舟山核雕的代名词。自一百多年前舟山核雕开山立派,到而今舟山核雕享誉国内文玩,“十八罗汉头“题材既是其中的见证者,更是建设者。它致于舟山核雕的重要性自不用多言。很多舟山核雕从业者学徒伊始便是从雕刻罗汉头起步,现在几乎每家舟山核雕店面都会有超过一半的橄榄核题材核雕作品,或单粒或手串。罗汉刚正不阿、扶正除恶,自是吉祥寓意。但是整个舟山核雕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核雕作品一个模样,更不乏粗制滥造者,十八罗汉的精、气、神,难以窥见其一。这样的作品自然是失败的。究其原因便是在长期反复创作过程中,手艺人缺少对罗汉内质的审视和虔诚,逐步导致千篇一律,毫无生机。诸如十八罗汉题材者,还有核舟。单纯地在核舟之上雕刻人头,而缺少对核舟形制、核舟空间感的设计,核舟变得呆滞丑陋,毕竟开花窗、多雕人头的技术,不再是极难的技术。如此顽固不变的作品长期充斥市场,自然会让舟山核雕失去了新鲜感,难以长期吸引核雕玩家的目光。因此,有情怀地进行核雕创作,而不是一味机械创作,成为舟山核雕艺人的攻坚课题。
情怀是一种高尚的心境、情趣和胸怀。它以人的情感为基础与所发生的情绪相对应。有情怀地创作核雕作品,就是要将手艺人的情感情绪,浸润到每一件创作的作品中去。所以,有情怀地创作,必然会避免同样作品的重复制作,因为任何一些同样的作品都会难以保持持续稳定的情感支撑,但是,却可以在相同题材的创作上,选择更多技法和形式上的转变。这样就可以在核雕创作上不但可以拓宽创作宽度,还可以深化核雕创作深度。目前核雕在全国范围内方兴未艾,诞生出了很多知名的核雕名家,比如人韦、海林等人的罗汉头核雕作品,脱胎于传统罗汉头形象,注重写实,同时极具雕塑色彩,烙刻有鲜明的个人特色。同时,他们又十分注重全新题材的开拓,每年都会有诸多新鲜题材的核雕作品面世。这便是情怀在其中发挥出来的强大作用,否则单纯的罗汉头创作就可以令其收获颇丰,没必要去做更多地尝试。每一件用心的作品都有其震撼心灵的闪光点,这便是情怀在其中发挥作用。
谈到情怀创作,我认为秋人老师便是杰出代表。秋人是浙江核雕的代表人物,也是当代中国核雕的领军人物,其代表作品曾被多家博物馆多次收藏,其核雕粉丝更是不计其数。究其原因,正是秋人作品生活气息浓重,有着十足的个人情怀灌注。其创作的高镂雕农村农民农事题材作品轰动一时,舞龙、栋梁之材、村口等诸多题材无不透露出作者对农村生活的无限依恋。近二三年来,秋人专心竹艺,中断了橄榄核创作。在如日中天的时候,戛然而止,这便是秋人核雕创作的情怀和情绪,因为,他要在其他姊妹艺术中寻求再次创作的艺术灵感,并不愿意形同枯木般、毫无生机地继续核雕创作,这本身便是对核雕艺术的极度负责。大取大舍,从事手工艺的我们,也是必须具备的应有素质。多次翻阅秋人核雕作品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情怀创作所赋予的作品魅力。
当然,情怀创作并不是就能成就出色的核雕作品,它需要全面扎实的核雕技艺作为支撑。情怀是主观情感,是升华作品的感情支撑,而雕刻技艺则是客观基础,只有优秀的手艺才能将想法付诸于实践,并且使实践行之有效。目前舟山核雕市场的境遇,不单单是情怀缺失造成的,更多地便是核雕技艺的越发被忽视,很多年轻的核雕艺人,不能够静下心来操练手艺,这是最可怕的。技艺的缺失,必然会使情怀创作变成纸上谈兵。所以,情怀创作需要手艺人有技艺,而后有感情有情绪。
笔者最近创作的作品有单粒还有些组合件,比较花心思的作品还是一些创意组合件的创作,充分调动了内心深处的原始冲动,尽量在组合件创作过程中加入一些主观性特色性的东西进去,让核雕作品更加有意境和情怀,尽量脱离开“老做老题材”的尴尬局面,在核雕陈设观赏性、人文情怀化的创作方向上努力。比如最近设计创作的一套童年春节记忆系列作品,展现出放鞭炮、挂灯笼等内心深处的快乐场景,可以多件组合出一个较大的场景,有可以与观众达成内心深处的共鸣,毕竟这是大家共有的记忆。核雕根植生活,同时也要服务生活、亲近生活。所以我创作了这样的作品,提高核雕作品的生活气息和意境场景的陈设功能。
参考文献:
[1]迟锐,黄玉红.核雕撷美:中国当代核雕艺术品赏玩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7.
作者简介:
帅道富,男,1972年生于江西奉新,现已定居苏州。高级工艺美术师,吴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光福核雕)代表性传承人,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舟山核雕协会副会长。从事舟山核雕创作近三十年。无论是核雕创作还是作品运营,不断摸索,勇于实践,脚踏实地一路走来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其作品题材涉猎广泛,尤其是擅长人物件的雕刻,多采用圆雕结合浮雕的技法进行创作,其代表作品多次在“艺博杯”、“百花奖”等多个专业评比活动中获得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