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宝螺镶嵌工艺现今的发展

[日期:2018-11-16]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提要】宝螺镶嵌工艺,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工艺精湛,是漆器行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制作工艺之复杂,品质之优良和选材之多样,以及其所独具的艺术美感,在漆器行业中独树一帜。早在几千年前,宝螺镶嵌已是我国漆器最古老的一种装饰技法之一。由于多种因素,该工艺曾一度停产。为恢复和传承这项技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宇先生携夫人陈美华女士,历经数月潜心研究,终于恢复了此项宝贵的工艺。


       关键词:宝螺镶嵌     发展


      扬州漆器闻名天下,其中一种名为宝螺镶嵌的工艺更是璀璨夺目。宝螺镶嵌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装饰技法,早在宋元年间,宝螺镶嵌不仅作为漆器日用器皿的装饰,还广泛应用于家具中。不过,由于宝螺镶嵌工艺的繁杂和材料的稀少等各种原因,这项工艺已停产了数十年之久。现今由扬州漆器厂克服了选料、下料、开纹、镶嵌和磨光等多个技术难关,终于恢复此项宝贵的工艺,宝螺镶嵌工艺得以恢复,再次展现于世人眼前。

      宝螺镶嵌的制作材料主要有云母、石决明、亮耳料、珍珠贝和蚌壳等,制作时采用的是比较复杂的挖嵌手法,需要先在底座刻出图案,然后再按照图形解剖贝壳,并将贝壳的一半嵌在底座里,一半突在底座外。而白色的贝壳很多,可是有些作品中需要多种颜色,所以挑选合适的贝壳非常重要,需要精挑细选,制作周期也较长。

      下面就介绍三个宝螺镶嵌工艺恢复生产后的作品,均是由扬州漆器厂的各位精英设计制作而成。

       宝螺镶嵌《四季芬芳》四条屏是根据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宇的画作《十大名花》制作而成,十种名花寓意祖国繁荣昌盛,蓬勃发展。十大名花分别为:牡丹、杜鹃、兰花、荷花、月季、丹桂、菊花、梅花、山茉花和水仙花,分布祖国河山的各处,在历史上更是无数文人名家赋诗赞颂的对象。作品选择了十首闻名遐迩的诗句,运用刻漆贴银的技法刻于挂屏上方。花丛中更有蝴蝶、蜜蜂、蜻蜓穿绕其中,生动活泼,自由飞翔。荷叶上一只青蛙雕刻得惟妙惟肖,眼神紧盯前面一小昆虫,以静显动,为作品增添了新意。

       本件作品制作材料主要有云母、石决明、亮耳料、珍珠贝、蚌壳等,贝类的天然绚丽的色彩再加上技艺的巧夺天工,枣红的底坯映衬着淡彩的宝螺,使作品显得更加高贵典雅,将张宇先生画作中的神韵充分的体现出来。不论是从艺术水平还是从制作技艺上都不可多得,堪称佳作。

      刻漆宝螺镶嵌《花月拥扬州》挂屏,由扬州市工艺美术大师韩丽娟设计。设计者从唐代诗人张若虚的诗作《春江花月夜》中得到创作灵感,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再现了诗文中所描述的江南春夜美景。扬州美,最美不过扬州水。扬州风光因水而增色,历史因水而兴衰,城市因水而得名,文化因水而滋润。所以,水成了本件作品贯通众多元素的纽带,“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这些耳熟能详的千古名句所讴歌的情怀在本件作品中都得到了体现。烟雨扬州、翰墨邗沟;二分明月、秦淮翠楼;移步即景、如画如歌。扬州的美,可以美的很醉人,也可以美的更内涵。因而设计者将春台明月、祥云碧水、五亭秀色、白塔晴云、缠腰骑鹤、玉莹琼花等众多扬州元素巧妙融合,运用扬州漆器中的多种工艺手法相互交叉,呈现不一样的视觉效果。

      本作品采用了以宝螺镶嵌为主的综合工艺处理手法,将扬州漆器中的宝螺镶嵌工艺、刻漆工艺、骨石镶嵌工艺、彩绘工艺相互交叉糅合,多层次,多方位的将多种工艺优势在同一件作品上能够得以呈现。宝螺镶嵌工艺作为一种刚刚恢复起来的工艺类种,扬州漆器厂一直探索怎样更好的发挥其优势,所以综合多种工艺制作出此件佳品。宝螺镶嵌源于中国漆艺中的百宝镶嵌工艺,以螺贝为材,施以巧雕,光泽夺目耀眼,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作品中的芍药、亭台楼阁等多处便采用了这种装饰手法,材料全部采用螺壳珠贝类如砗磲、云母、鲍鱼贝、亮耳料等,采用浅浮雕技法,将这种工艺自然美、材质美、做工美的艺术特性完美呈现。此作品中的装饰水纹采用了扬州漆器中的刻漆工艺完成,刻漆工艺作为扬州漆器重要的工艺手法之一,以其以刀代笔的独特艺术风格扮演着装饰艺术上的重要角色,其工艺归纳为刻、铲、批、作、贴、撒等六大程序,刀法的纯熟灵动,线条的流畅多变能够为作品带来不一样的审美情趣。作品中彩绘工艺的运用,极大程度上丰富了画面的视觉表现力,彩绘以渲染细腻,色彩雅致,气韵生动的艺术特性展现了中国工笔重彩画的魅力。整件作品多种工艺的相互渗透和交融,呈现出了不拘一格的艺术效果,将古城扬州的秀美与内涵用唯美多样的方式诠释的淋漓尽致。本作品融入了扬州漆器工艺中的多种装饰元素,在力求装饰艺术效果多元化的今天,这无疑是一次富有价值的探索,宝螺镶嵌与多种工艺相结合,别有风情,更添其观赏性和艺术性。

      雕漆底宝螺镶嵌《龙腾凤舞》圆地屏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宇设计,画面主要采用中国传统龙凤图案,画面主体部分为金龙戏珠,白凤献花。制作过程中,对于材料的选择可谓用心良苦:金龙全身采用黄云母,一气呵成,云母天然的光泽和颜色自然过渡,显现出庄严高贵。白凤凰采用白云母和珍珠贝,将凤凰的典雅华贵烘托出来,青金玛瑙的点缀则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五彩祥云采用各式亮耳料和珍珠贝。制作工艺采用宝螺镶嵌在雕漆底上挖嵌,粘结剂采用石灰和桐油,绿色环保。薄浮雕开纹后抛光,没有罩化学漆,雕漆底采用国漆,手工光漆后雕刻锦纹。整个地屏,用料严谨,工艺复杂,造型内容丰富大气,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工艺美术精品。此件作品首次实现了雕漆和宝螺镶嵌工艺的结合,也是扬州漆器厂的创新尝试。

      随着社会的发展,宝螺镶嵌工艺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还需要进行一定的理论和技术创新,才能更好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为此,包括笔者在内的广大漆艺工作者一直在进行孜孜不倦的努力和实践,让宝螺镶嵌这一古老的传统工艺在新时期绽放出新的生命力和活力,再创辉煌。



参考文献:

【1】张燕《扬州漆器史》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1

【2】王世襄《髹饰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1


作者简介:

      吴磊 ,1987年出生,江苏扬州人,助理工艺美术师,2011年进入扬州漆器厂参加工作,从事设计漆器产品,其多件作品在各大赛中获奖。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