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之链,事事如意——浅析翡翠设计作品的文化内涵

[日期:2018-12-24]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摘要幸福是个古老的话题,西方学者认为幸福生活是我们天生的善,我们的 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最终目标乃是得到快乐。如意纹图案是中国人 思想情怀的载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在中西方理论的研究背景下,本文 重点阐述了主观幸福感与中国传统如意纹的内在联系,尤其是与翡翠设计作品相 结合后,所传递的文化内涵。以形写神、以形写意,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和文化 价值。


关键词 翡翠设计 主观幸福感 如意纹 文化内涵


      我们必须追求这样一种生活方式,其目标是个人享有最大限度 的自由和快乐。幸福通常被视为是对人们的生活境况所处的状态的 描述。

      一、主观幸福感与中国传统如意纹

      (1)主观幸福感综述

      对于幸福这一概念,西方学者早在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研究, 80 年代中期以后进入我国研究者的视野。1967 Wanner Wilson 回顾了关于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 简称 SWB 的研究。 基于那时有限的资料,他在自称幸福的相关因素中对 SWB 作了总结。 自那以来的五十多年,SWB 研究已硕果累累【1】。 众多学者和政策制定者都想要对 SWB 加以完善。作为心理学专 门术语,主观幸福感的定义为,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 的整体性评估,具有主观性、稳定性、整体性的基本特征。其中,生 活满意度是 SWB 的关键指标,作为认知因素是更有效的肯定性衡量 标准,是独立于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的另一个因素【2】。 主观幸福感的目标理论认为,目标被看作情感系统重要的参照标 准,检验它可以很好地了解人的行为。Brunstein 等人 1998 认为, 当一个人能以内在价值和自主选择的方式来追求目标并达到可行程 度时,主观幸福感会增加。即目标必须与人的内在动机或需要相适宜, 才能提高主观幸福感。人具有某些意识或未被意识到的动机或需要,

满足这些需要,主观幸福感水平升高。例如,成就价值观强的学生, 成绩优秀时 SWB 升高。具有较强社会价值观的学生,在满意的人际交 往中才感到更幸福。Kasser Ryan 认为,与自我接受、助人、亲 和性等有关的内在价值目标,是天生自然需要和生长需要的表达,比 美貌、名誉、金钱等外在目标对 SWB 意义更大。 可以认为,幸福的定义源于一种心理预期的达成,当心里所想的 事情实现了,人们会感受到幸福的滋味,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已 有了对幸福的定义,那就是如意。如意一词的本意是顺从人意, 而如意纹的出现,也表达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望,同时也 反映出人们的审美需要。

      (2)如意纹综述

      如意梵语为阿那律,对于如意的产生,目前尚没有统一 的说法。有资料认为如意自印度传入我国,为讲经僧侣所持,记文于 上以备遗忘,后逐渐演变为吉祥美好及思辩睿智的象征。早期如意端 柄做手指形,用以瘙痒,可如人意,故而得名。后其端柄发展成灵芝 形、云形、花瓣形,汉字形等,和最初的实用功能分离,成为 一种代表吉祥寓意的器物。 商周时期的云雷纹”( 1)可视作早期的云纹形态,云雷纹 呈圆形称云纹,呈方形则称雷纹,图形通过繁复的排列烘托商周时期 特有的凌厉与厚重,营造出一种沉雄磅礴、震撼心魄的装饰风格。

      春秋战国时期的卷云纹”( 2)是在云雷纹的基础上,对构 成元素和结构进行简化打散形成的,线条流畅活泼,造型 清新,并形成了如意云头的雏形。

      秦汉时期,卷云纹发展到云气纹”( 3),云气纹中出 现了云尾这一新的成分。这一部分在纹样构成中起着加强力量感、 运动感和速度感的作用,增强了汉代云气纹特有的气势。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政局动荡、战火不断,人们为了逃避现实 苦难,追求思想上的解放和精神上的超脱,在云纹风格上,把秦汉的 散漫和奔放推到极致,表现出了没有约束、没有程式、信手拈来、自 然活泼、超凡脱俗的流云纹”( 4)

      到了唐代,产生了整个中国云纹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的图形朵 云纹”( 5)。朵云纹造型饱满丰腴、稳重敦厚,有极强的体积感, 反映出这一时期社会的繁荣兴盛,文化兼容并蓄,体现出富丽堂皇、 雍容华贵、雄浑博大、圆润饱满的艺术特色。

      到了元代,云纹造型继续发展,出现了团云纹”( 6),通 常由若干个朵云形连合在一起,四周有云尾,因形态多呈团块状, 故而得名团云纹。

      发展至清代,云纹纹饰更加丰富多样,除了 之前的云纹造型外,还出现了一种最具时代特 色的纹样叠云纹”( 7),由层叠茂密的勾 卷云头,加上弯转曲折、流动通畅的排线云躯 来构图,多作满铺装饰或边缘装饰,自由多变、 连绵不断,在视觉上给人一种强烈的层次感和 立体感【3】。

      可以看出,如意纹是经过传统物件如意演绎过来的,由相对成形 的卷云纹以及如意纹二者相结合发展而来。两个对称的内旋勾卷形和 一条平滑流畅的波形曲线联结在一起就结合为如意云纹的典型样式 或则两个对称的内旋勾卷和一条停顿转折的波形曲线相结合也同样 形成经典的如意云纹。时代的发展变化,造就了如意云纹不同变化的 艺术形式,这让它的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以唐代如意云纹”( 8) 纹饰为例,这一时期已经可以看出明确的如意造型,说明当时如意 纹已独立发展,作为一种特有的纹饰而产生。

      如意纹它寓意幸福、美满。如意云纹亦同义,在装饰艺术形式上 如意云纹以一种生动儒雅的姿态,很好的演绎了中国美的思想境界, 那即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亦有你的精神思想,渲染着文化的独特魅 力亦展现丰富的艺术形似。

      二、翡翠项链设计作品事事如意的文化内涵

      设计者的创作过程,也是自我的表达过程,而优秀的作品总能让 观者从中得到不同的解读。在全球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设计和经济 发展不可分离,如何继承、发展、弘扬中国传统装饰图案,从博大精 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提高设计内涵,提升设计品位,是每 个从事艺术设计的人共同关注的问题。 中国传统纹样讲究图必有意,意必吉祥,每一个装饰纹样都 包含丰富的吉祥寓意,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和期望。本文的 设计作品事事如意翡翠项链( 9),以唐代的如意云纹为 中心,在考虑造型协调的基础上,将如意云纹进行了横向拉伸, 但依旧保留了两边对称的图形特征。项链主题部分选用了白色冰种如 意造型的翡翠材质和钻石线条制成的如意造型,两种如意形态一中一 西,巧妙的表达出中西方社会中对幸福的无限追求。祥云云尾的图案 被设计成两种如意之间的衔接部分,同时以翠绿色的沙弗莱、紫色蓝宝石相间来体现层次感,让传统的云尾线条富有浓郁的色彩。如意云 纹同样以翠绿色的沙弗莱勾勒线条感,左右两边辅以满镶的随形钻 石,配合垂直的 K 金流苏,独具趣味、妙趣横生。

      作品结合了如意云纹和团云云尾的造型特征,又采用了虚实的设 计理念,使作品形象更为具体生动。作品整体搭配统一协调,既具对 称的规则美和韵律美,又有气韵通畅的自然之美,经过适当的艺术夸 张,将经典的如意纹跃然呈现于观者的眼前,让人不经感叹中国传统 如意纹图案的悠久演变过程。

      三、结语

      如意可理解为称心如意,也正是产生主观幸福感不可或 缺的影响因素,两者在内涵与艺术形式上的结合具有重要意义。一件 优秀的设计作品,需要具备独一无二的灵魂和生命力。因此,作品选 用多种形式的如意,结合宝石材质,包括传统的翡翠如意,以及西方 流行的钻石镶嵌如意造型,通过祥云造型的线条连接,在借鉴唐代如 意云纹的基础上,运用饱和度高的翠绿沙弗莱来突出线条感,整体色 彩以绿、紫、白为主,试图以现代珠宝工艺重现中国传统中传承已久 的对于幸福的祝愿。


      参考文献 【1】吴明霞.30 年来西方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发展[J].心理学动 态,2010,8(4):23-28. 2Diener E. 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y Bulletin, 1984, 95(3): 542-575. 3】傅冬花.中国传统装饰纹样云纹如意纹的历史变迁以 及造型特点分析[J].中国艺术,2016,123-125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