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橄榄核雕人物题材创作-以“弥勒”为例

[日期:2018-12-25]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提要】核雕艺术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变迁,在经过历代核雕匠人的精心创作、研究创新和继承发展后,如今已形成了成熟的雕刻技艺,而核雕题材更是推陈出新,百花齐放。本文以橄榄核雕常见的弥勒题材为例,浅谈核雕题材中的人物雕刻。


       关键词:核雕设计 人物雕刻 弥勒


       核雕艺术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变迁,在经过历代核雕匠人的精心创作、研究创新和继承发展后,如今已形成了成熟的雕刻技艺,核雕工艺的不断提高推进了核雕题材的多样化,而核雕题材也同样促进核雕匠人们在工艺方面的精益求精。经过历史的沉淀和核雕匠人们的创新,核雕作品题材推陈出新,百花齐放。本文即以橄榄核雕常见的弥勒题材为例,浅谈核雕题材中的人物雕刻。

      一、雕刻设计

       核雕雕刻制作过程可分为设计、勾线、刻毛坯、雕刻、精细修饰、抛光等步骤。雕刻设计决定了核雕的题材,同时对核雕的审美意趣产生重要的影响。人物题材是核雕作品中常见的表现题材,也是较难做好做精的题材,它考量着核雕匠人的人物塑造能力,并且对塑造人物的姿态和面部表情具有很高的要求。

      传统的核雕人物题材有十八罗汉、弥勒、八仙、财神、关公、和合二仙等,这些传统题材在经过长期发展后已经有了固定的格式,参考性强,都有能参照着雕刻的形象。以“弥勒”为例,弥勒是常见的核雕人物题材,但严格来说弥勒是没有固定形象的,大多数核雕匠人设计时选择的形象大多参考古书或佛教经典和雕像,根据参考版本的不同,造型细节就会有略微差异,但要让作品体现出丰富的审美意趣,就要在造型设计方面下一番功夫。现在有不少匠人设计弥勒会给人物加上不同的配饰或动植物来衬托形象,增加美好的祝愿,这些都是再创造的结果。

      确定好题材后,有的核雕匠人较为谨慎,会在下刀前先进行勾线,当然也有的核雕匠人经验丰富,直接下刀,但具体从设计到实际雕刻前的准备,都是要根据所刻橄榄的空间关系来确定的。橄榄核两头窄中间宽,因此在设计题材的时候要尽量合理利用橄榄核中心最宽的部分,以此确定所雕刻的题材正面,要在人物的正面确立中心线,再进一步定位人物的头部、手部、脚部、配饰等。对人物五官的设计是作品好坏的决定性因素,关系到人物的神态。人物的神态、五官的比例最能体现其神情的变化,所以在设计时必须要注重五官以及协调面颊肌肉,弥勒笑容和蔼让人心生乐意,笑时脸颊两边肌肉应该高高鼓起,才能符合乐得合不拢的嘴巴,再加上弥勒具有宽大的鼻子,丰厚的下巴,圆润的大肚子,才能塑造出一种宽容吉祥、笑口常开的情态,人们普遍都喜爱这种寓意美好,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的人物作品。弥勒的造型大致都是这样的,但想要自己的作品与众不同,或是在仿古的基础上做出创新,这与核雕匠人的性格特征、对事物的审美观念以及文化水准和艺术造诣都息息相关,想要创新作品题材,核雕匠人就要提升自身的审美意趣和专业知识。

       二、雕刻成型

       每位核雕匠人根据自身经验和理解设计作品,重新赋予题材以新的形象,但对技术的精益求精则是一位艺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作品设计完成后,就要对核料进行雕刻,从修毛坯到雕刻再到精细修饰的步骤,都能看出核雕匠人的技艺水平。

      核雕的常见雕刻技法有圆雕、浮雕、镂雕,一般而言人物题材常用圆雕和浮雕技艺。由于橄榄核雕刻的材料特殊性,要雕刻出栩栩如生的弥勒是不易的,匠人的设计可能会带来弥勒脸型的细微变化,弥勒的面相开得好不好,细节雕刻是否细腻,都是鉴定者、收藏者选择购买作品的重要方面。弥勒这类人物雕刻的运刀必须精准流畅,在粗刻毛坯时要为脸颊肌肉、圆润下垂的耳朵留下足够的雕刻空间;在塑造脸部皱纹时要注意皱纹深浅的不同,刀口的深浅在勾线时很难体现的,因此下刀深浅和角度都得依靠核雕匠人自己的体会。假如是要雕制弥勒手串,那么在塑造弥勒时更要考虑要大小相同,神态表情相似,因此在雕刻时更要注意、比较每一粒弥勒的大小,所以一串纯手工的人物雕刻需要花费相当长的工作周期才能完成。

       雕刻完成后,精细修饰也是不可缺少的,纵观整件作品,难免会有遗漏的地方,譬如弥勒的衣襟褶皱或是配饰的细节棱角的雕刻。这就需要核雕匠人的进一步完善,仔细检查,慢工出细活,才能使作品整体造型更为完整,形象更为生动。

      三、抛光完善

      雕刻步骤完成后,核雕匠人还必须做一些后续工作来让作品更加美观。弥勒之类的人物题材由于其复杂性更是如此,作品整串要保证人物的每一寸五官要刀口干净利落,线条流畅清晰,因此在打磨和抛光时,要极为注意不能破坏刀痕。弥勒两腮因为笑容而高鼓起,用砂纸打磨使其更为圆润光泽,惹人喜爱,但同时也要注意切勿磨掉眼部的刀痕,眼部的细小褶皱能体现笑容的肌肉真实性,过度打磨,会破坏整体五官的和谐性。当然,我们也可以使用先抛光打磨后浅刻小细纹的方式,人物雕刻的发丝和胡须也可以用这种较为稳妥的方法。

      作品加工完成后,可以选择合适的装饰款珠将其做成手串或者挂饰的形式,方便收藏者们将其收藏悬挂或是佩戴,盘玩观赏。弥勒整体形象没有过多的纹理,造型较为圆润,因此也更适合盘玩出包浆。

      四、结语

      现今市面上弥勒题材的作品层出不穷,如何让自己的作品与众不同、具有竞争力,这就要求核雕匠人不断提升自己的构思创新能力以及雕刻技艺,在创新与细节方面赢得优势,创新作品的构思,体现雕刻工艺上的精细,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刻形象,让这一题材继续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 袁牧.《苏作核雕》.苏州大学出版社.2015年

[2] 迟锐.黄玉哄.《中国当代核雕艺术品》.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作者简介:

        金玉平,1980年出生于苏州,工艺美术师。师从朱晓龙大师学习核雕技艺,擅长创作罗汉题材,作品鲜活生动而富有灵性。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