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作者从近半个多世纪以来苏绣市场的发展变化,提出了当代苏绣振兴发展的路径,既反思存在的不足又指出了发展方向,贴近实际、说理充分,为刺绣企业和从业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 苏绣 发展 方向
苏州刺绣,亦称苏绣,是以江苏苏州地区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为中国四大名绣(苏绣、湘绣、蜀绣、粤绣)之首,素以“精、细、雅、洁”的特色风格蜚声中外。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苏绣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发展,在欣赏品与日用品两个方面持续地创造了市场需求的广阔空间,一方面以苏州刺绣研究所为代表的刺绣欣赏品取得了突出成果,包括单面绣、双面绣,平细绣、乱针绣等,从题材到针法使传统苏绣艺术达到了一个史无前例的高峰;另一方面以苏州刺绣厂、苏州绣品厂、吴县刺绣总厂等为代表的刺绣日用品,包括服饰、被面、靠垫、枕套等,品种丰富、花色繁多,成为广大民众喜闻乐见实用产品。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民众生活方式的变化,传统刺绣日用品的品种与款式离人们的生活方式渐行渐远,而新的刺绣日用品研发显得十分薄弱,导致市场逐渐式微。尤其本世纪初以来,国有(集体)企业改革改制以后,企业规模大为缩小,人才也相继分散,于是几乎所有的刺绣企业或工作室都转向了刺绣欣赏品生产。虽然各个企业或工作室通过多年努力,刺绣技艺普遍有了很大提高,并通过发挥“专、精、特、优”的优势取得了显著业绩,但刺绣日用品的研发始终是一条短腿,并由于设计力量薄弱,导致相互模仿抄袭、题材千人一面的同质化现象十分突出。这在市场处于过热状态时反映出的是同业间的相互竞争,一旦市场回归理性,市场的销售就显得十分冷落。总结与思考近十几年来苏绣的发展实践,寻求新的市场条件下的苏绣的生存发展路径,遂成为当前苏绣振兴发展的重要命题。
首先,我们对刺绣的历史发展要有一个全面而清醒的认识。苏绣作为一种特定的传统工艺形式和商品,其本质是为民众生活服务的,是要通过市场来实现其价值的,如果脱离了生活,脱离了需求,就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今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民众的生活方式、生活情趣和潜移默化地发生了很大改变,那些司空见惯的老形式、老题材与人们的精神文化诉求已产生了一定距离。因此,无论苏绣欣赏品还是日用品,从形制到外观,从内涵到语言,从市场需求到价格定位都要适应变化了的市场,使之能够不断地融入当代民众、融入当代生活,才能不断激发生存发展能力。
其次,仍需坚持刺绣欣赏品与刺绣日用品并举的方针,既创作刺绣精品,又制作大众消费产品,如此可以满足各个消费群体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使企业做到东边不亮西边亮。其实,传统的苏绣日用品并不完全缺乏市场,缺乏的是针对市场需求的新形式、新品种、新款式、新方法,需要广开思路、集思广益。如一些以刺绣与丝绸配套的旗袍生产企业在十多年前就坚持自己的产品特色,持续地研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形成了中高档礼服系列。这些企业虽在市场兴旺时没有大起,但在市场低迷时也没有大落。
其三,需要善于运用现代科技和现代设计的成果。苏绣的历史发展上从手绣到机绣,充分发挥了两种生产方式的优势,尤其是运用机绣制作的日用品具有效率较高、成本较低的优势,可以满足消费群体的多层次需求。如宋锦,从手工制造转变为机械织造,服饰面料与设计令人耳目一新,同时运用传统织造技艺的原理和电子提花机开发出宋锦装饰品,成为价廉物美的大众消费品。现代设计则可以通过与各种社会力量的合作,开发既具市场发展潜力,又具技艺文化含量的产品,可以满足消费群体的多样化的需求。如一些企业将刺绣技艺和丝巾、手包等日用品配套,拓宽了市场消费群体。
当前,苏绣的发展路径离不开两个方向,一个是欣赏品的方向,一个是日用品的方向。前者不能停留于或者满足于以自己熟悉的刺绣语言、刺绣技法去演绎,而是需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实现再创造、再提升,使形式、题材、审美和市场价位与当代民众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后者既包括用现代审美意识对传统工艺进行再创造,也包括运用新材料与传统工艺结合,运用传统元素和现代科技成果结合,不断开发新颖而价廉物美的文化产品,与市场个层次消费需求相匹配。
一是要扬长避短,发挥各自优势。各个刺绣企业或工作室在长期的生产制作实践中或多或少积累了自己的优势,如能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找准自身产品的市场定位,坚持错位发展、多品种发展,并形成产品梯次结构,便能转被动为主动,赢得良性发展。如擅长制作平细绣或乱针绣欣赏品的,不妨将刺绣技艺或元素运用到实用性较强的服饰、礼品、旅游品等产品上,通过现代设计赢得民众、赢得市场。
二是要处理好传统与创新的关系。传统的形式是源泉,创新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发展。其实传统刺绣的形式或图案并不缺乏市场生命力,关键是要看形式或图案是否表现得圆满,是否适合大众的需求。以原苏州刺绣厂老艺人柳炳元设计的一本刺绣图案书籍来说,从1980年代至今再版了三十次,发行了三十多万册,时隔三十年后仍然供不应求,这说明了传统的力量,因此提高自身素养,提高产品设计水平是处于第一位的。
三是要加强产品品牌建设。当今时代是崇尚品牌的时代,品牌既是一种自我提升的要求,也是对社会大众的一种承诺。我们要顺应市场发展的需求,通过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走出一条具有个性化特色的品牌之路。当然,品牌包括大师个人品牌、产品品牌、企业或工作室品牌,但是无论何种品牌都必须坚持诚实信用原则,一是一,二是二,既不能模棱两可、相互混淆,更不能张冠李戴、冒名顶替。
四是要善于借助跨界智慧与跨界成果。当今传统工艺的设计与制作已有明确分工,而许多刺绣企业或工作室在创意设计方面又显得比较薄弱,对现代科技成果更是知之甚少,需要通过广开渠道、广交朋友、广纳人才以弥补自身的不足,尤其在开发符合社会需求的文化产品方面更要运用社会各方的设计与科技人才的力量,同时还要借助互联网信息与服务的的优势,通过拓展产品的社会知晓度扩大市场消费群体。
除上述几项之外,要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机构在搭建平台、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优等方面的支持。只要我们不忘传统、坚持创新、持之有恒,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苏绣这一传统的灿烂之花一定能在新一轮的振兴发展中突破发展瓶颈,赢得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姑苏工艺美术》2017年,总第55期《苏州传统工艺在现代经济条件下的生存发展之路》,作者:苏州市工艺美术学会
作者简介:
马继芳,女,1981年5月生,苏州人,高级工艺美术师。自幼随母亲习绣,长大后又跟随苏州刺绣研究所老师和苏州镇湖蔡梅英老师学习刺绣技艺,2007年创办刺绣工作室。擅长刺绣人物、动物,代表作品有《姑苏繁华图》《君士但丁堡女郎》《一帆风顺》《如意观音》等,先后获得全国、省、市各级工艺美术博览会金、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