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梅花题材在扬州漆器工艺中的表现

[日期:2018-04-27]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摘要]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扬州漆器工艺也有很多作品与梅花相关。本文从梅花着眼,分析了梅花在扬州漆器工艺创作中的表现形式,呈现给人们高尚的精神品质。


    关键词: 扬州漆器    梅花工艺


     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

     一、梅花的植物属性

     梅花单生或有时2朵同生于1芽内,直径2-2.5厘米,香味浓,先于叶开放;花萼通常红褐色,但有些品种的花萼为绿色或绿紫色;花瓣倒卵形,白色至粉红色。扬州漆器工艺为了更好的表现,部分作品也会有黄梅。从品种严格意义来说,黄梅属于腊梅,蜡梅并非梅类,两者亲缘甚远。在植物分类学上,蜡梅属蜡梅科,落叶灌木,而梅花则是蔷薇科植物。由于它们相继在寒冬腊月或早春时节开花,而且花形、花香相近似,所以常被人们误认为是同种。蜡梅的花单生于枝条两侧,花被多数,内层较小,色紫红;中层较大,色黄,略有光泽,似蜡质;最外层由细小鳞片组成。萼片与花瓣相似。

       二、梅花在扬州漆器的表现手法

      扬州漆器工艺品类繁多,工艺种类多达11种以上。在所有工艺中,最能表现梅花特色的当属雕漆嵌玉工艺和骨石镶嵌工艺,其次是彩绘工艺等。

      雕漆嵌玉工艺和骨石镶嵌工艺其镶嵌工艺本为统一工艺种类,即百宝镶嵌。该亦称周制、周铸,扬州漆器名贵品种之一,为明嘉靖年间扬州漆器艺人周翥所创,故名。清钱泳《履园丛话》载,周制之法,唯扬州有之。其法以金银、宝石、珍珠、珊瑚、碧玉、翡翠、水晶、玛瑙、玳瑁、砗磲、青金、绿松、螺钿、象牙、蜜蜡、沉香为之,雕成山水、人物、树木、楼台、花卉、瓴毛,嵌于檀梨、漆器之上,大而屏风、桌椅、窗格、书架,小则笔床、茶具、 砚匣、书箱,五色陆离,难以形容,真古来未有之奇玩。后期该工艺发展为雕漆嵌玉工艺和骨石镶嵌工艺。雕漆嵌玉工艺以雕漆锦文为底,镶嵌各类玉石材料,因为玉石加工需要带水,所以在制作镶嵌的玉石时主要以水作为主。骨石镶嵌则以平面的漆胚为底,镶嵌各类骨头和石头,因为石头的密度较低,所以不能带水雕刻,又称干作。这两种工艺的特色明显,立体镶嵌,栩栩如生。对梅花作品创作而言,这两种工艺均比较适宜。一般梅花树本为红木雕刻,花朵部分则多选用黄蝶贝,白蝶贝为主(扬州漆工一般称为黄云母、白云母),贝壳的光泽绚丽、晶莹剔透的材质非常能表现出梅花高洁的品质。梅花题材有唐寅的梅花图,也有梅花作为一部分来体现春意盎然的美景图,这些根据创作者的思路来设计。

      三、梅花的文化与扬州漆器的结合

       流传千古关于梅花的诗词无数,其中以宋代王安石的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流传最为广泛。元代画家王冕一生爱好梅花,种梅、咏梅,又攻画梅。所画梅花花密枝繁,生意盎然,劲健有力,对后世影响较大。存世画迹有《南枝春早图》、《墨梅图》、《三君子图》等。其中有诗“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更是增添了他对梅花高洁品质的赞赏。

      扬州漆器的创作中,关于梅花的创意很多,其中张宇大师创作的宝螺镶嵌《四季芬芳》挂屏中关于梅花部分选用的是清代画家李方膺所画的《冰骨玉神图》上的题诗,全诗四句:“洗尽铅华不染尘,冰为骨骼玉为神。悬知天上琼楼月,点缀江南万斛春。作品中梅花材质选用了珍珠贝中的中层和内层,中层为棱柱层(壳层),较厚,由外套膜边缘分泌的棱柱状的方解石构成,内层为珍珠层(底层),由外套膜整个表面分泌的叶片状霰石(文石)叠成,具有美丽光泽,花蕊采用黄蝶贝打磨出一丝丝的效果。诗词全文采用黄蝶贝手工打磨,名家书法,这样更能体现出“冰为骨骼玉为神”的高尚品质了。

      四、梅花品质和工匠精神交相辉映

     梅花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扬州漆器工匠们对梅花也有着独有的爱好。高洁—工匠们虽然整日辛劳,从事着雕刻琢磨,但他们内心如梅花一样高洁,坚守着他们的梦想,打造一件又一件的美轮美奂的漆器艺术品,让生命之花绽放;坚强—数十年如一日的手工制作,市场环境的高低起伏,他们唯有坚强,他们自己本身就是一件最珍贵的艺术品,不断对自己雕琢着;谦虚—这是匠人们共同的特征,他们大多言语不多,想表达的美好愿望都是通过手中的作品。这种工匠精神真正印证了“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千古名句。

      近年来,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扬州漆器处于一种低谷,这对匠人们提出了一种更高的挑战。面对社会上各种诱惑,我们能否坚守住自己的梦想?能否坚持下去,把工艺进一步推进?这是一道课题,也是一道坎,迈过去了如同梅花冰雪中盛开,“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参考文献:

【1】长北. 扬州漆器史[M]. 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

      张红梅,女,助理工艺师,扬州漆器厂从事平面玉雕。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