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漆工在漆器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日期:2019-11-12]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摘要】通过在全国漆艺比赛中获得一等奖,作者分析了漆工在漆器创作中的重要性,并介绍了多年来参与创作的漆艺作品和获奖情况,展示新时期漆工在漆器工艺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希冀通过此篇文章引起漆艺界的重视。


  关键词:竞赛漆工漆器


  2019年10月25日至27日,2019全国漆艺邀请赛在湖北荆州举行。同期举行还有漆艺传承发展联盟成立大会、2019荆楚问漆国际学术研讨会以及2019中国漆艺传承与发展作品巡展等活动。


  据悉,此次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由荆州市人民政府、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主办,由荆州市文化和旅游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驻荆州传统工艺工作站、荆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承办,由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湖北省民间工艺技师学院协办,由文化和旅游部传统工艺与材料研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和工艺美术系及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传统工艺研究会提供学术支持。与会专家认为,全国漆艺邀请展的召开、中国漆艺馆的落成和漆艺传承发展联盟的成立,对于中国漆艺界具有开创性的历史意义。


  扬州漆器历史悠久,享誉中外。作为中国漆器的重要一支,不仅受邀参加了相关活动,还专门派员参加了邀请赛。作为漆工战线上的一名老员工,在看到比赛项目中有髹漆工艺比赛时,我感到非常的振奋,这也充分体现了在漆器创作中漆工的重要性。


  漆工工艺是一个技术活,但是长久以来并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也导致了后继人才的培养方面非常乏力。很多的年轻人因为工资收入不高,又脏又累等原因,都不愿意学,但是作为已经从事30多年漆工工作的老员工来说,我非常热爱这门技术,看着一件件的漆艺作品成型,感觉比什么都高兴,因为这里面也付诸了自己的无数心血。


  比赛是激烈的。对于首次参加比赛的我来说,在技术队伍中也显得比较突出,花白的头发显示了我在从业方面的经验。从底胚做灰,布布,再到刷漆,看似简单的一步步工作,我却不知道已经究竟做了多少遍。每一个步骤熟悉的就像每天要吃饭睡觉一样,常规但是却不单调。因为技术娴熟,我第一个完成了比赛漆胚的制作。而对漆工作品,裁判员评判时要求成品平整、没有缝隙、没有空洞,髹漆看上去要有光泽等,要求还是很高的,经过最终评审,我荣获了荣获漆工基础类一等奖。


  获奖的后,大家都向我表示祝贺。作为一名普通的老漆工,我也倍感兴奋,因为此次比赛不仅是我第一次参加全国的技艺大赛,也是首次举办的全国漆艺大赛,并将漆工比赛列入其中,我感觉到了业界对漆工工作的重视,这也是以往所没有过的。而其实在参加比赛之前,虽然有着多年的漆工经验,但是由于长期在雕漆刷漆工序上,我对自己的技术和比赛的内容并没有底。因为我只是熟悉传统的髹涂技法,但是对使用现代大漆技法去操作,我相对还是陌生的。所以,我还专门去了企业的大漆组,和那些年轻的漆艺技师们交流刷漆和做灰,布布等程序,并通过观察大漆的特点,掌控好现代大漆在干燥方面的特点。为了更好的脱模和制胎,我还专门寻找了不同的胎体,如瓶型、盘型、茶托、异型杯盏等进行尝试。好在技术都是相通的,经过几次实践,我很快掌握了技法,这样在评比中又增加了信心。


  此外,此次比赛主要分为漆工基础、雕刻类、大漆髹饰类三大项,剔犀、剔红、彩绘、描金、戗金等五小项。而在雕刻项目比赛中,选手需要根据特定稿件进行创作,并在2天时间里雕刻出五朵牡丹花。我厂的年轻技师张飞洋此次获得雕刻组一等奖。花静获彩绘组三等奖。


  据了解,首届全国漆艺邀请赛共有72名选手参赛,能在这么多的选手中脱颖而出,也体现了扬州漆艺在全国漆器同行中的地位。


  而回顾本人一路走来,在漆艺发展的道路上,也是收获颇多。1979年6月,我进入扬州漆器厂工作,主要负责漆坯的生产制作。在三十多年的漆工基础工序制作的过程中,我通过对漆的不断观察与使用,能熟练根据天气掌握其配比,为多件漆艺作品的创作打下了最初的基础。


  2011年4月由于厂部的生产需要调入雕漆嵌玉车间从事产品光漆及擦漆工序,由于生产的需要经常放弃休息天的时间,连过年也不例外,每天保持着高度的工作热情,在此期间创作了多件高档精品。2013年参与制作的纯雕五折地屏《江山神韵》获武汉“大师展”金奖、雕漆嵌石《醉春图》地屏获得了2013“国信.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展金奖。雕漆百宝镶嵌地屏《关公夜读》获得2014年第十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中国原创.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2014年创作的红雕漆屏风《唐寅山水》获得首届中国民间艺术博览会精品奖;2015年创作的纯雕漆笔海《荷花》获得中国漆器艺术精品展“百花.漆花杯”铜奖;2015年创作的纯雕漆《福寿》扁壶获得.中国漆艺产品创新设计大奖赛产品实物类优秀奖。此外参与创作的作品还有2013年参与创作的叠彩平雕《大风歌》挂屏获得江苏省工艺美术新人新作成果展金奖;2014年参与创作的红雕漆大花瓶《锦绣万年春》获得第十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暨国际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同时获得艾琳.国际工艺精品奖金奖,参与创作的红雕漆地屏《唐寅山水》获得“2014‘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银奖;2015年参与创作的红雕漆《华夏雄风》获得中国漆器艺术精品展“百花.漆花杯”金奖。此外还创作了多件具有艺术水准的雕漆嵌玉地屏、挂屏、台屏等,为髹漆工艺的传承与精品创作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为了改变传统的红雕漆工艺模式,我在生产中积极创新,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宇、张来喜等人的指导下,研发恢复了叠彩技法,并成功制作了叠彩雕漆产品《汉画像砖》壁画。2012年、2013年连续被厂部评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但是作为实际操作人员,我也不得不承认,在漆工的工作中同样需要创新,需要结合现代科技的成果,提升大漆的使用率,把握大漆的特性。但我也更加希望,漆工工作的重要性能够引起学界的重视。


  参考来源:


  1、漆艺传承发展联盟在荆州成立揭开中国漆艺发展新篇章(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


  尹士宝,1963年出生,扬州市工艺美术大师。扬州漆器厂髹漆技术工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