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刻石肖像印与岩画、画像石、画像砖、篆刻和肖形印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肖像印起步较晚,清代中叶出现,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达到高峰。刻好肖像印要有较强造型能力、绘画基础、谙熟各种篆刻技法,这样才能创造岀惟妙惟肖的肖像印。
关健词:刻石肖像印;岩画;画像石;画像砖;篆刻;肖形印
刻石肖像印的最早起源:公元2世纪,罗马商家的仓库出土了近500枚封泥,是将肖像当图案使用于各种容器的封存。(台湾林文秀撰《东西方印章封泥比较初探》,刊于《西泠印社》总31辑)。我国河南安阳殷墟出土三枚青铜玺,印面内容与商代的族徽相近,似文似图,被认为是最早的文字印与肖像印的实物。刻石肖像印于商代为萌生期,战国至汉为兴盛期,魏晋后为式微期(张耕源)。
“刻石肖像印”是以刻画古今人物肖像为已任。
一.肖像印的渊源
岩画与肖像印·1
华夏祖先早在人类社会早期以石器为工具,用粗矿自然的刻石方法,记录以描绘人类社会早期的发展进程,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这就是分布于全国的中国岩画,最早的岩画已有四万年的历史。
中国岩画主要分南北两大类。北方岩画主要表现人物,动物和各种符号,南方岩画有村落、房屋和采集等。岩画是在石崖壁面,独立岩石和岩穴上,进行彩绘、浅刻、浮雕的创作。岩画线刻和篆刻白文印一脉相承。岩画的人面像和当代的肖像印渊源不容质疑。贺兰山岩画最具代表性。
画像石画像砖与肖像印·2
画像石、画像砖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盛于两汉。汉画像石、画像砖除用在墓室,还大量使用在庙宇、祠堂,石阙、石鼓、门墩及建筑构件上。
唐代墓室壁画永泰公主墓墙壁上的《仕女图》,宫女眉目宛转,体态婀娜,衣纹流动。而懿太子墓壁上的《阙楼图》则排列成阶梯状的“三出阙”形式,气象万千,辉煌富丽,让后世叹为观止。①这些墓室壁画人物肖像有绘有刻。它和当代肖像印惊人的相似,只是大小之分。
篆刻与肖像印的关系·3
篆刻成为文人艺术虽起自元代,但印章本身历史悠久。目前可考的最早印章是殷商晚期的三枚玺印,分别是当时部落领袖“瞿甲”、“亚禽氏”和“子亘”的名印。②这一时期还出现为数不多肖形印等。肖形印章对刻石肖像印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魏晋南北朝时期,东晋时代便有钤于绘画作品的鉴藏印。近代发现敦煌石窑藏古写经卷《杂阿毗昙心论》卷末及卷背上均钤有朱文印“永兴郡印”。唐宋是实用印章向文人篆刻艺术的过渡期。首先在书法作品上出现了姓名印、字号印、斋、轩、馆、阁印等。到了宋代书画上出现寄情抒怀的闲章,唐玄宗时期出现集古印谱,宋初王俅所著《啸堂集古录》,其中收入37方古印,今天还能看到。
明代末期,文人治印已趋成熟,文彭被后人称为“篆刻鼻祖”。文彭在南京偶然从民间获得大批灯光冻石(即青田、寿山石料)自篆试刻。从此,以石治印的风气便风靡开来,在何震、苏宣、朱简、汪关等追捧下,石质印、材刻印迅速丰富成熟起来。
清代西泠八家,丁敬、蒋仁、黄易、奚冈、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等,其成就云:“印从书出,书从印入”。晚清,赵之谦,黄牧甫,吴昌硕,近代印坛赵古泥、赵叔儒、王福庵、邓散木,齐白石、来楚生、陈巨来、沙孟海等等各有成就,在篆刻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据史料记载:唐宋元明清诸位篆刻大家都或多或少刻些肖形印。有史实依据的,只有赵之谦在其印章边款中刻有类似肖像印的图像。他大胆以汉画像及六朝造像刊刻边款,对刻石肖像印产生积极的影响。
肖形印(图像)与肖像印·4
肖形印起源于春秋战国,秦汉是古肖形印的兴盛时期。③古肖形印有二类:一为纯图画象形者,一为图画中附有文字者。那一时期古印中有一种以图形为载体入印的称为肖形印或图像印,肖形印在元明清称之“图像印”,内容仅限于图案、动植物、器物等④随着肖形印的演变,后来有刻画民族崇尚和神话传说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个方向的四灵印;虎印、鹿印、凤印、伏羲印、神人操蛇印以及十二生肖印等等。
来楚生的肖形印成就极高,细审之有大量肖形印是摹仿古画像石、画像砖和石刻画拓片的。近现代在肖形印的基础上,发展起刻画特定人物形象的刻石肖像印。
二.刻石肖像印的发展与繁荣
2006年金石篆刻被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名录。作为一门传统的技艺,刻石肖像印是篆刻的一个门类,一个边缘学科,⑤涌现出许多中青年作者,创作的范围涵盖历代圣贤、各国伟人、歌舞明星、各行翘楚、百业名士,篆刻家的创作个性发挥到一个新的层面。
第29届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就是一枚非常成功的肖像印。“是中国人民奉献给奥林匹克运动的宝贵财富”(刘淇语)。她充分体现中国肖像印的社会意义和当代价值。
我们分折今天刻石肖像印创作者队伍,具体有两方面弱势。一、全国各地尽管不乏以肖像印创作为主攻方向的篆刻家,但却难以形成较强的群体优势。目前,未曾有一个美术院校开始培养刻石肖像印创作人才,肖像印教育没有形成。二、许多刻石肖像印篆刻家往往存在自身专业修养不足等诸多问题。在人物造型、构图、背景方面不够严谨,大多满足于趣味、刀法的表现。缺少应有深度和力度……因此,确立刻石肖像印艺术教育成为当前极为迫切的课题。
2010年2月13日,中国肖像印研究会在杭州西泠印社成立。2012年7月31日,《中国历届奥运冠军金石印像》188位历届奥运冠军的刻石肖像印在杭州印学博物馆展出,这次展览是体育与印学文化的完美结合,为奥运冠军们留下永恒的记忆。
三.怎样做好刻石肖像印
1.首先,作者要有志于刻石肖像印的创作,最好是有一定造诣的篆刻家。肖像印篆刻家应具有在造型方法、构图建设、篆刻语言、氛围营造、视觉形式等方面高人一筹的驾驭力。要探得门径,必须从临仿临刻起步。
2.刻石肖像印是以刻画特定人物为已任,要刻出人物精、气、神,要求人物有姿、态、骨、势、趣。既要有概括提炼人物特征的经验,又须练就一手在方寸之间分朱布白、操刀自如、谙熟篆刻技法的高超功夫。
3.创作肖像印具体步骤:准备6×4厘米石料一枚,磨平石面,确定朱文像还是白文像,在此尺寸范围内开始用铅笔在稿纸上创作人物肖像,用毛笔进行渡石,待墨干刻制。
4.用刻刀根据创作意图不同,人物采取单刀、双刀刻制,冲刀刻出的线条圆润而浑厚;切刀刚强端凝,古朴苍劲。肖像印刻好后要亲手钤印观看效果。根据需要的效果局部收拾补刀,可用特殊工具披、削、刮、击等修饰肖像印达到形神兼备。
书写边款,款文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真草隶篆各种字体都可用作边款文字,然后用刻刀刻石边款,刻好后,捶拓边款。方法请参见《怎样拓好印章边款》一文。⑥拓片凉干后备用刻石肖像印屏。
四.结论
刻石肖像印是一门枝艺,更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一块石头本没有生命,没有意义,一旦刻上肖像,这块石头就活了起来,便有了灵性、有了生命、有了故事、有了历史。刻石肖像印演绎的是生命的情怀与诗意。所以刻石肖像印给读者的是一种金石美、端庄美、装饰美、含蓄美、清丽美、飘逸美。
对刻石肖像印研究而言,既有丰硕的收获,又有鲜活的种子。有改革开放沃土,只要耕耘科学,薪火相传,定会成为独树一帜的艺术。一个伟大的民族必然具有伟大的艺术,一个伟大的时代必将产生伟大的艺木。⑦刻石肖像印,我们从它不断进展的历程中,已预感到将来的辉煌。当一门艺术脱离另一门艺术完全独立存在时,便可与之相提并论了。⑧但是,要得到新的超越和大的建树绝非轻而易举。
中国刻石肖像印的大发展、大繁荣需要媒体的关注,需要社会的关爱。需要篆刻家,尤其刻石肖像印篆刻家不懈的努力。
二零一九年三稿于追月轩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翁秀美著《千载风华一壁间》,[N],杭州:《美术报》2011.9.10(49)
2黄惇李昌集庄希祖编著《书法篆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3王安志著《篆刻学习指南》,[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9
4邓散木著《篆刻学》,[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
5张耕源编著《篆刻起步》,[M].杭州: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1998
6张天龙著《怎样拓好印章边款》,[J]西安:《国酒书画》2010(37)
7杨晓阳著《大美为真》,[N],杭州:《美术报》2011.7.16(18\19)
8赵苖苗著《敦煌之行》,[N],杭州:《美术报》2011.9.10(49)
作者简介
张天龙,1957年3月生,本科学历,技术职称:工艺美术师,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民建中央画院院士,中国肖像印研究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金陵印社社员,北京齐白石艺术研究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会员,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淮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淮安市清江浦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刻石肖像印技艺)传承人,清江浦区十佳匠心艺人,淮安市清江浦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淮安市淮阴区政协文史委员。淮阴书画院副院长。
张媛,女,1994年生,江苏淮安人,本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毕业,学士学位,技术职称:助理工艺美术师,张氏金石篆刻(刻石)肖像印技艺第五代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