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核雕的一点思考

[日期:2019-02-26]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提要】核雕作为传统民间微型雕刻工艺,自2008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转眼十年过去。苏州舟山作为中国核雕第一村,核雕产业曾经以惊人的热度影响着当地文化,舟山也因此闻名全国,然而近年来市场快速回落,特别今年,整个市场冷冷清清,很多店家大门紧锁,机器声雕刻声沉寂,整个核雕村一片萧条。舟山核雕从疯狂火爆转而直线下滑,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所有从业人员深思。


  思索其中,原因众多。大形势的影响,作品雷同无新意,电脑机雕,原料炒屯,随行涨价,商业炒作等等。然归根结底根源还是整个核雕产业的根基不牢固。核雕本来就是小众文玩,市场红火之后吸引了大量各行人员加入,很多人并不是出于喜爱,也没有什么美术基础,权当一个新兴行业来进入。连市场附近泥瓦工卖水果的都开始来雕核,导致从业人员急剧增多而整体水平层次不齐。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很少有人去认真研究传统文化内涵,也来不及经过时间的沉淀,一味的模仿抄袭别人的创作,一味的加班加点快速,甚至分角色分部位流水线雕刻。远远脱离了手艺精工细活的境界。机雕出现后更是真假混杂,供大于求,价格偏高而雕刻水平作品新意没有提高,让真正喜欢的人望而却步。市场萧条让整个行业举步维艰,诚实的手艺反而被忽视。守住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份珍贵遗产已势在必行,核雕艺人守艺为当重之重。


  守艺最关键的是要提高雕刻师的创作水准。都说行情不好,其实是顾客越来越专业,越来越求新求精了。看着是洗牌实际是洗人。核雕界存在最大的问题是很少有人去学习理论,照着书本和电脑的书画图片雕,照着别人作品的照片雕,这样下去核雕离艺术只能越来越远。工艺美术的基础是美术,特别是美术理论,上面雕的多细,多小,多多,多空,多薄等,这些都不是真正的艺术,这些只是为艺术服务的工艺而已。艺术看的是效果、思想。艺术美的是创意、布局。虚实疏密变化,高低远近变化等,只有处理好这些,整体的效果才美。还有文化修养的提高,这些都需要慢慢积累,没有思想的作品终究是没有生命力的。未来设计创意的价值要被放大和得到承认。好的工艺都学会借鉴和融合,进而成为自己的东西。


  技艺只是基础,修养才能让艺术跨越


  有了自如的设计能力那么行业最大的威胁电脑机雕也就不用视为猛虎,机器毕竟有很多局限,它适合生产容易抓型的,设计规则死板的,核型圆整大小均匀的,题材市场炒热的作品等。巧妙的设计能让机器无法抄袭,同时也保留了原创的魅力。良好的设计能力还能在核型上不拘于材型。长细胖短,都能随型设计,瑕疵的也能巧妙利用,斑点设计成明月,虫眼设计了山洞等,设计让材质不拘,什么核都能巧妙利用。这样炒家商家所谓大核好核的垄断也没有意义了。同时多尝试新形式的表现,比如饰品,摆件,和实用物件的融合设计等。还有突破材质的局限,橄榄核也可以和其它材质的一起设计融合,从而打破橄榄核比较小,设计空间有限的局限。现在政府开展了对从业人员的艺术培训,国家对非遗文化有了很多支持,很多技术院校的美术专业也都开展了核雕课程,来培养具有一定美术基础和艺术审美的手艺人。他们都会是未来的核雕新力量。


  如何在火爆的市场保持一份平静的匠心、尊持行业道德。在低迷的行情里坚守,修炼内功。艺人还要能守心。


  任何市场、行业都有着内在的规律,不尊重这些规律想急功近利、投机取巧,最后必然会受到市场的惩罚。手艺是一门静心才能做好的事,很多核雕师把精力放在一些名头的追逐上,稍一有名了就疯狂的涨价。也有把机雕或者徒弟的稍作改动变成自己的作品,有些就索性就找代工刻上自己名字。如此一来,虚高的价格,虚假的作品,虚伪的人品逐渐让市场失去了信任,损害了整个行业,也最终损伤了手艺人自己。很少有人是天生的巧匠,更多的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手作。世间诱惑太多,到底要如何才能专心致志?心淡。心淡,并非放空一切,是要足够丰盈了,足够浓了,才能淡得下去。工匠精神不仅仅是笨手艺,也要心性的专一,是技艺和心性的双重修炼。与其把精力花在一些浮华的东西上,不如多静下心来学习。多了解我们传统文化的内涵,努力提高自身技艺,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坚守手中这份喜欢的职业。如此,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


  这几年在学校的教学实践中也一直在思索和探讨现代设计和传统文化的融合之路。学校授课,技艺只是一个方面,把手中的事转换成教学语言和课堂设计还需要很长的路去摸索。去年陪同东京艺术大学池田教授参观舟山核雕市场,得到很多启发。日本很重视文物保护,尤其是工艺技术之类的无形文化财产。日本的传统工艺都是从古时候传下来的,为了保留这些传统工艺,很多大学都开始建立学院体系。他们的非遗教学,最初的课程是固定的形式,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需求和审美有了变化,特别是年轻的一代有自己的观念,学院教学要更注重让大家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在传承的基础上,加入时代需求和审美,作品更符合时代,且遵从自己的内心。我们处在一个全新的时代,新一代的手艺从业者,要多学习设计美学,领悟中国传统文化,既要认同全球艺术发展的共时性特征,又要坚持中国文化身份和中国艺术方式。


  做事有大有小,如果选择了手艺,基本就选择了小而美的目标,需要屏心静气,不浮不躁去努力。摒弃浮躁,宁静致远,创新求精,新核雕主义的时代来到。传承和保护家乡宝贵的文化遗产,并且把它发扬和传播,是我们每一个核雕从业人员应尽的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


  作者简介:黄芳,1991年毕业于吴县职中首届工艺美术专业,1996年毕业于苏州职业大学艺术系。1997—2012任苏州宏广动画有限公司美术设计,制片。其间师从舟山核雕名师学习核雕,作品多次在《艺博杯》《苏艺杯》等各大展会获金银奖。2016年创办苏州工业园区夏氏雕刻工作室,专职核雕创作。兼任江苏省吴中中等专业学校核雕课程专业老师。2018年获江苏省首届乡土人才“三带能手”。2019年获苏州妇联颁发的最美村姑(女工匠)十佳。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