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三彩的艺术风格及发展

[日期:2019-03-15]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提要】公元7世纪至9世纪,大唐帝国以其繁荣和强盛的姿态去世界文明史上留下了丰富多彩的一笔,这一时期的文化艺术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特别唐三彩最为著名,而洛阳作为最早发现,且出土量最多的地方,作为研究唐三彩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关键词:唐三彩,风格,发展。


  一:洛阳三彩的发现和发展


  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洛阳,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央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夏朝,商朝,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武周,后梁,后唐,后晋等13个王朝在洛阳建都,有13朝古都之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3处和40余万件馆藏文物。因此洛阳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都城。1905年陇海铁路洛阳段修筑期间,在古都洛阳北邙山发现一批唐代墓葬,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里岀土的陶器称为“唐三彩”。1942年古玩学家赵汝珍将唐三彩入编“古玩指南”,唐三彩的艺术价值开始显现。1958年,洛阳古今陶瓷厂开始仿制唐三彩,因此洛阳唐三彩在中国三彩器物史上最负盛名,有着重要影响力,在唐三彩的承上启下过程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二:三彩的由来及演变


  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繁荣兴盛,文化艺术上群芳争艳,唐三彩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生的一种彩陶工艺品,它以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和富有生活气息而著称。唐三彩的生产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它吸取了中国国画和雕塑等工艺美术的特点,采用堆贴,刻画等形式,装饰图案线条粗犷有力。唐三彩是一种低温秞陶器,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便形成浅黄,赭黄,褐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多种色彩,但多以黄,褐,绿三色为主。它主要是陶坯上涂上的彩釉在烧制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色彩釉浓淡变化,互相浸润,斑驳淋漓,色彩自然协调,花纹流畅是一种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传统工艺品。唐三彩在色彩的相互辉映中显露出富丽堂皇的艺术魅力。唐三彩多用于随葬,做为明器因为它的胎质松脆,防水性能差,实用性远不如当时已经出现的青瓷和白瓷。随着社会的进步复制和仿制工艺的不断提高,唐三彩的品种也越来越多。䧄阳人在传统唐三彩造型的基础上开发岀了平面唐三彩,他们还在此基础上开发岀了更多更好的唐三彩作品。唐三彩作为传统文化产品和工艺美术品,不仅在中国的陶瓷史和美术史上有一定的地位,而且它在中外的文化交流中也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唐三彩早在唐初就输岀海外,深受异国人民的喜爱,这种多色釉的陶器以它斑斓釉彩,鲜丽明亮的光泽,优美精湛的造型著称于世,唐三彩是中国古代陶器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三:唐三彩的造型分析


  唐三彩造型丰富多姿,有生活用具,人物,动物等,其中以动物造型居多,特别是马和骆驼,唐人造马一般都比较肥硕,以静为主,但静中带动,通过对马的眼部刻画,马的眼部刻成三角形,眼睛是圆睁的,马耳是贴着的好象在静听或听到什么动静一样,通过这样的细节刻画来显示岀唐马的内在精神和韵律。洛阳出土的唐三彩马均以写实手法创作制造。其艺术价值不可估量,因此唐三彩马又是马造型的艺术代表,更进一步证实了唐人对马的喜爱。同时昂首嘶鸣的骆驼也深受三彩匠人的喜爱,唐著名诗人杜甫在诗中写道“一县葡萄熟,秋山苜蓿多。关云常带雨,塞水不成河。羌女轻逢燧,胡儿制骆驼。自份迟暮眼,丧乱饱经过”。这正是西域商人骆驼队络驿不绝来往于西京长安和东都洛阳的真实写照。唐三彩骆驼造型分为光背和驼峰中带有兽面骆囊和丝绸的骆驼。1959年岀土于陕西省西安市西郊中堡村的三彩骆驼载乐俑,现藏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是三彩骆驼的典范,通高58厘米长41厘米,该三彩造型新颖独特。骆驼背部架一平台,上铺方格纹长毯,共有舞俑八个,7男乐俑和1女乐俑。乐俑环坐平台四周,分别执笛,箜,篌,琵琶,笙箫,拍板,排箫等乐器在全神贯注的演奏,女舞俑亭亭玉立于7个男乐俑中间,轻舞长袖,边舞边歌。这组乐舞俑是典型的盛唐时期作品。舞者均穿的汉族衣冠,使用的却大都是从西域传入的乐器,表演的是开元,天宝时期的“胡部新声”即汉胡文化融合的新舞乐。该三彩釉色鲜明亮丽,协调自然,堪称唐三彩中的极品,表现岀了唐朝繁荣的经济以及与各民族之间交流的盛况。


  四:当代艺术对唐三彩的传承和发展


  我国的工艺美术品以朝代命名的极少,而现在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提到三彩艺术,大家都会习惯性的称之为唐三彩,唐三彩在三彩艺术中的地位可见一斑,其中洛阳唐三彩又是最富盛名。如今为了更好地推广三彩艺术,洛阳市政府极为重视,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将孟津县邙山岭有修复三彩器物经验的艺人及其子女招进城里,成立了洛阳民间美术社,在恢复,整理总结唐三彩工艺技术的同时,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充分吸收唐代三彩的工艺技术,刻苦研制,使失传千年的中华宝贵艺术得以继承和发展,三彩多次成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


  五:结语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文化都达到了高峰。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社会安康,因此唐人充满了朝气与活力。宏达富丽五彩缤纷的审美成为主流。唐三彩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应运而生。唐三彩是集雕塑,绘画,陶艺等技艺于一体的艺术结晶,是我国工艺美术品中的珍宝。而洛阳唐三彩几乎把中国陶瓷文化的全部潜能和优势都彰显出来,它继承了秦汉以来写实主义的雕塑技法发挥了高度凝练与简洁,概括与无限的特点,给人以无限的创作灵感及想象空间,唐三彩的魅力同时也感染着世界各地的人们。它不仅是一种工艺美术品,也是那个时代中原,车亚,西亚乃至欧洲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交流的映射。


  参考文献


  1:孟津县志[2]


  2:洛阳市地方志,洛阳市地方史志,文物志。


  3: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版。


  4:西安市博物馆。


  作者简介:


  陈云华,1966年生于江苏苏州市吴中区舟山村,高级工艺美术师,现任苏州市吴中区舟山核雕行业协会副会长。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