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现代设计无处不在,它与人类的工作、生活、学习紧密结合已是不争的事实。本文在现代设计的概念界定、主要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现代设计成果与不足,提出了现代设计在全球化影响下必须提倡绿色生态理念、融入地域文化、体现民族文化特色,真正树立以人为本、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人类的文明进程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现代设计概念界定主要特点成果绿色设计地域文化民族文化
随着人类文明的快速迈进,人类生产力的提高,现代设计活跃于人类生活、工作、学习的各个领域。通过先进的交通工具,我们可用很短的时间到达目的地;通过一部手机人们可以相隔万里听到彼此的声音、人与生活场景;在互连网上你可以查阅千里之外某图书馆的藏书;机器人代替人类出现在工厂流水线上、现代商业银行的工作环境中甚至是家庭日常家务方面。可以说,现代设计无处不在,它与人类的工作、生活、学习紧密结合已是不争的事实。物质的相对丰富,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现代设计在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和精神要求的同时,更肩负着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文明进程的历史重任。
一、现代设计的概念界定
现代设计是一个不太准确的称谓,与其说是一个设计风格概念,还不如说是一个时间概念来得准确。笼统来讲,现代设计是从20世纪初期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的运动。本文所探讨的现代设计主要是指本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与普及,给设计工作包括机电产品的设计工作带来了新的变化。随着科技发展,新工艺、新材料的出现,微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及控制技术等新技术对产品的渗透和有机结合,与设计相关的基础理论的深化和设计方法的涌现,都给产品设计开辟了新途径,使产品设计跨上了现代设计的水平。在这一时期,国际上在设计领域相继出现了一系列有关设计学的新兴理论和方法。为了强调他们对设计领域的革新,以区别与传统设计理论和方法,把这些新兴理论和方法统称为现代设计。
以现代主义的理念贯穿整个设计过程的设计活动也可以简称为现代设计。它是基于现代社会、现代生活的计划内容,受现代市场营销、一般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约束,具有高度应用性的设计活动。
现代设计不仅仅提供人类以良好的人机关系,提供舒适、安全、美观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提供人类以方便的工具,同时,也是促进人类在现代社会中能够方便自然交流的重要活动。
二、现代设计的主要特点
(1)以信息化为平台,以数字化模型为操作对象
在传统的产品开发过程中,有关产品的结构、工艺和装配、维修等问题往往要在开发阶段的后期才能被发现,尤其是操作、维修、环境友好性等问题只能在产品制造出来以后才能被发现。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有时不得不对设计进行必要的变更,从而降低开发效率,提高生产费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产品设计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被广泛应用于产品的设计、制造、数据交换与管理、检测等各个方面。现代设计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利用存储在计算机内部的数字化产品模型来代替实物模型进行仿真与分析,以及虚拟制造、虚拟装配等,从而提高产品在时间、质量、成本、服务和环境等多目标中的决策水平,达到全局优化和一次性开发成功的目的。常用的建模技术有三维实体建模、参数化建模、基于特征的建模、基于特征的参数化建模等。
(2)面向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而设计
设计产品的生命周期是指产品从自然中来到自然中去的整个过程,包括产品从自然中获得最初的资源、能源,原材料经过开采、冶炼、加工等生产过程形成最终的产品,又经过产品的存储、批发、使用等过程,直至产品报废或处理的闭环形式的全过程。现代设计以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为研究对象,在产品设计阶段就将产品的功能、可装配性、可测试性、环境友好性、可循环利用性等全部考虑在内。对面向产品的生命周期的绿色设计思想广泛应用在设计方法之中。在城市建设领域体现得尤为突出。
(3)以现代设计相关理论为指导
传统的设计以设计制作生产经验为基础,以经验公式或数据图表以及设计手册为重要依据。随着科学技术与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和现代设计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人类对事物的认识越来越接近其本质。先进的现代设计理论主要由四部分构成:设计过程理论、性能需求驱动理论、知识流理论和多利益方协调理论。它们相互作用、互为发展,使得现代设计具备了很高的科学性。
二、现代设计成果满足了人们的各种需求
现代设计突出的特点就是以人为本,处处关注人的种种需求,满足使用者的物质需求即功能,同时更高度地关注人的精神世界,极大可能的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人们可以尽情地享受现代设计给人类带来的各种快乐,人们的精神世界得到释放。
人们在现代设计艺术创造的生存环境中,尽情地享受人生的快乐,并不断地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现代设计成果是现代设计与艺术的高度结合物。一项好的设计作品使人们在享用现代设计带来便捷、乐趣的同时提供了无限遐想的空间。很多人把驾车更多时候用在郊游、旅行、越野等作为精神放松的工具。时尚款的智能手机的物质功能远不及它带给人的精神功能显得愉悦。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现代设计领域关注人的极其细微的要求,极大可能地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服装设计考虑不同使用者的审美要求,适应变化的环境和场所。专门为婚礼设计的婚纱,参加晚宴的礼服,户外活动的休闲服饰,庄重社交的职业服装,一个人可以在多种生活环境中体验角色。科学技术生产力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现代设计最终使人类实现了享用其成果,使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港珠澳大桥这个在荷兰等西方国家的眼里是不可思议的超级工程,在数万工程技术人员的努力拼搏下,克服种种艰难险阻、于2018年10月23日顺利通车,反映了我国政府能集中力量办大事,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的生动案例。8年间,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总工程师林鸣带领的团队研究了100多个专题,其中注册专利有500多项,创新技术有好几十个。由此,人类的思想愈加解放,审美意识不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时刻被激发,尤其是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发展带给人类更多的便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巅峰了多个行业的发展进程,生命愈加显示出珍贵,博爱的精神感化着每一个人。
三、现代设计也给人类带来了诸多不利
全球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过程,纵观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至今为此的三次全球化浪潮,一次更比一次地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加快了人类迈向更高文明的步伐,全球化的浪潮是不可逆转的。
全球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客观进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结果和文明发展的成果,全球化进程极大地带动了全球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然而,每一次的全球化浪潮都是最先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掀起,全球化的实质是西方文明主导的全球“西化”。人们有必要冷静下来思考全球化对人类社会文明进程产生的正负效应。强势西方文明主导的全球化,使众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享受西方科技文明成果的同时,面临丧失本地域文化特色、以至民族自尊、国家主权的危险。而且要分担由西方发达国家引发全球性人类环境生存危机。站在全人类文明高度,这些恶果人类要共同承担与解决。因此,全世界的设计师都应当更加自觉地提高理性认识、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有效地调控技术和物质文明手段,在尊重自然价值的基础上创造人文价值。
四、提倡与自然共生的生态设计理念
迄今为止,人类为改善自身生存环境,发展人类文明的过程,都是与自然对抗的,具有反自然的本质。那种以人类中心为价值取向的文化是一种反自然文化。长期以来人统治自然的指导思想,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取向成为主导设计理论和方法论。面对全球化进程的现代设计理念,应及时转变和摒弃“反自然”的立场与观点,不再单纯地强调以人为中心。应当在尊重自然价值的原则下,倾注更多人文关怀,建立以人和自然共融发展,“天人合一”的绿色设计观。
现代设计观念正面临着全球化特征深层意义的转变,人类设计创造活动在更广泛的层面,全球化的事业作积极的实践和努力。低能源消耗的交通工具设计,开发利用纳米技术设计生产的洁具,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物质材料再利用设计的复合地板、名片、书籍。城市建设行业转型升级,建筑全生命周期践行绿色理念,装配式建筑、建筑产业现代化……人类看到了未来的曙光。然而,面对加速发展的全球化人类文明进程,现代设计在诸多领域依然处在严峻的观念转型期,任重道远。
五、在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
在某种意义下,信息的阻隔造就了人类文明中丰富内容的地域文明特色。“鸡犬之声相闻,民至死不相往来”《老子》是消极的违背人类文明发展的。然而人类长期的文明发展形成的地域文化特征是全人类宝贵的财富。在人类文明加速发展,全球化浪潮一浪高似一浪的发展中,现代设计同样应站在全人类文明共融的高度。兼容、保存、光大,倾注更多的理性,支持人类留下的多种地域文化遗产。我们悲叹地看到,在一百年间,同样使用功能外部特征几近相似的建筑成为诸多大都市的城市象征。在我国,海南与东北相距千里,地区差异很大,但人们居住的小区让你无从判断它们的地域区别。北京,世界闻明的古都,当你穿行在这座古老文明的古城中,几百年的文明在时空中嘎然而止,在大多区域完全丧失了她的特色。世界各国或地区也存在类同的事情,有更多的事例可以说明这一点。地域文化特征的丧失,不仅使人类丧失了地域文化多样性,在某种意义上,加速了全球自然环境的恶化。
六、在设计中增强民族自信、体现民族文化
日益加剧的全球化人类文明进程,导致了发展中国家、地区在享用西方发达国家带来的科技文明的同时,逐渐显露出本民族文化消亡的迹象。保留和继承各民族文化正遭遇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全球化的人类文明应当是人类共享多元民族文化,并不断的加以继承和发扬。每一个独立的民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都是人类文化遗产的一朵奇葩,是人类大家庭共有的宝贵财富。人类文明的进步,绝不是某个民族的独秀,更不是文化的强权与霸行。多元化民族文化的独立与繁荣,构成了人类文明的深厚和多姿多彩。
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扬,需要全人类的关注,更依赖于民族自身的振兴发展。只有建立起民族精神的自信,深入地研究本民族文化的深层底蕴与内涵,才能珍视本民族文化。全球化进程相对于发展中国家、地区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基于民族立场的设计观念,正是可以借全球化带来的先进技术,结合本民族文化,从而发展本民族文化特色。树立“民族才是世界的”的设计理念。
现代设计作为实现人类通过物的方式进行交流的手段,在全球化人类生活进程中,举足轻重,广泛地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程。在全人类都在关注生态环境,关注“我们的家园”的今天,现代设计更应举起人类文明的旗帜,关注和致力于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树立以人为本,可持续的、科学的发展观。
参考文献
[1]尼古拉斯•佩夫斯纳.王申祜、王晓京译.现代设计的先驱者—从威廉•莫里斯到格罗皮乌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钱立全,杜长龙.现代设计的特点与过程分析.[J].煤矿机电,2004(3).
[3]谢友柏.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04(4).
[4]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深圳:新世纪出版社.2001.
[5]王琼.室内设计与装修.[M].江苏《室内》杂志社.2002.
作者简介:
钱磊,江苏常州人,1967年生,南京艺术学院造型设计专业毕业。从事室内设计工作二十余年,专注商业,餐饮,办公等空间的室内设计。中国室内装饰协会注册高级室内设计师,国际商业美术高级设计师,中级工艺美术师,常州青木西汀装饰设计公司创始人,创意设计总监。获2017年国际空间设计大奖艾特奖最佳餐饮空间设计入围奖,主要设计作品《麦合轻旅行酒店》《暖花小点》《壹号花园餐厅》《燕说》《五星桥肥牛火锅》《洪焱火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