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苏州是全国知名的和田玉作品创作和交易城市,尤其是对和田籽料的创作,从业人员众多、作品风格多样,在全国玉雕行业中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和田籽料独特性强,创作难度大,很多作品都是需要单一设计,尤其是和田籽料独籽的设计更是要求如此。如何创作和田籽料是摆在每一位玉雕创作者面前,必须时时思考的话题。因为这深刻影响和决定着玉雕作品的经济价值和艺术效果。
关键词:玉雕和田籽料创作体会题材材料
和田籽料一直是我玉雕创作的选用材质,20余年来一直如此。为什么选择和田籽料作为雕刻材质呢?除却市场认可度,经济价值衡量等常规因素考量。结合工艺雕刻的客观要求,和田籽料的天然属性是其他材质无法比拟的,肉质油润,光泽内敛,结构均匀等等天然属性都十分有利于雕刻工艺的施加和体现。玉雕成品无论是以挂件还是摆件形式存在,三大天然属性都会让玉雕工艺淋漓尽致的体现,而且使玉雕作品能够荣光持久,越看越爱。
大众对和田籽料往往有拟人化的表述,比如含蓄内敛便是最为主要的点,这是与青海白玉水透,俄罗斯白玉干涩等材质特征的显著差异。
含蓄内敛由其天然属性决定,也提高了国人对和田籽料的品性认可度。传统文化教育下的社会大众,对含蓄和内敛有着极高的理想追求,所以中庸思想,无为意识可以在大众中传播推崇。和田籽料无论是原料还是工艺品都可以极大程度的保留这一拟人属性,给大众以舒适亲切的感情认可。众所周知,翡翠区别于和田籽料,一则艳丽外显,一则沉稳浑厚。尽管翡翠已经是国际珠宝,有着较高的国际认可度,和田籽料仅为国人消费。但是从作品最终呈现的视觉效果看,我认为,和田籽料更符合华夏儿女的民族气质。所以优质的翡翠雕件大都高光打磨,而和田籽料则柔和哑光处理,一个西方化,一个东方化,差异十分明显。
我选择和田籽料作为创作材料,以上原因属于十分突出的致导因素。当然,作为大地舍利,尤其是在和田籽料在日益匮乏的今天,理应受到从业者的极其重视。所以,科学的和田籽料设计理念,不仅仅可以体现材质美,更可以将天然美属性无限放大。长期的和田籽料设计雕琢工作,不单单让我炼就了辨玉识玉的能力,更总结出来了一些和田籽料的设计创作原则。
美玉鲜雕,瑕玉多雕,就是较为重要的一条法则。我始终认为,和田籽料的天然美感,是任何工艺设计所不可比拟的,这也是和田籽料市场价值极高的主导因素。籽料为天然冲刷形成,整体或多或少存在些天然瑕疵。所谓美玉鲜雕,瑕玉多雕,便是对待接近完美的料子要少作工,对于瑕疵多的料子要多作工掩盖。具体实施起来,还是应当以美感为宗旨,设计构图讲究章法布局。少雕容易导致主题不明确,多雕刻又会可能导致画面凌乱。所以在权衡利弊的过程中,便是发现美,有序合理的体验。
和田籽料的创作设计难度是比其他材料创作难度高很多的,原由便是皮色保留,伤裂遮蔽等等决定。特别是目前市场对和田籽料的追求强烈,材料市场价值极高的状况。更决定了和田籽料创作必须胸有成竹,一气呵成,一旦设计失败,都将会造成巨大的材料浪费。所以在最近两三年的创作设计中,我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寻找新的创作感悟,以便完善和田籽料创作体系,达到创新创作的目的。
观外形,品主题。是我最近创作和田籽料作品时常警示自己的关键词。很多和田籽料都有着完整的天然外皮包裹,成千上亿年的自然造化,会塑造出每块材料的独一无二的外形特征。一些材料本身象形,只在局部点缀工艺,就会天工人力相得益彰,达到以少胜多,天人合一的目的。观外形,也是读玉石品性。很多充分尊重外形,大面积保留皮色并有效利用的作品,往往令人眼前一亮并爱不释手。较之,在规整牌片尤其是切片上创作设计,更为艰难,却极为出彩。
玉必有工,工必吉祥。这是玉雕创作成百上千年的金科玉律。怎么让主题表达有新意,并为人接受,我也有了一些探索。中立题材,即没有个人的感情渲染,无关喜怒哀乐,只表现正常社会和自然现实的题材。比如说刮风下雨,比如说蚂蚁爬行等等。这类题材虽然抛离了传统吉祥寓意和其他美好寓意诉求,只是传达对客观现实的描述,期望透过诸多现象引发最原始的心灵触动。这一类新题材是在传统玉雕创作中出现频率极低的,几乎每一件都会是首次引入玉雕领域,但是这样的寻求又较之传统题材更为难求。但是中立题材的描述应该跳出仅仅是现实状况的一面,而应该抓住现实中的精彩点和震撼点。比如微风的轻柔,大雨的滂沱,蚂蚁的巨大举力。都是一瞬间却能展现出很大的震撼力。在今年子冈杯上我就看到了一件这种中立题材作品。青玉薄胎器皿《六月里》。它所表现的闪电、暴雨、乌云皆是自然现象,但是却都表现现象最猛烈的一面。视觉冲击力极强。给我印象很深刻。中立题材创作可以拓宽玉雕题材的选择范围,丰富玉雕的表现能力,最主要的可以令观者重新认知玉雕表现,满足玉雕需求的多面性。
参考文献:
[1]博观.大国玉魂[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14.3
作者简介:
林光,男,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苏州市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籍贯浙江上虞,现在苏州从事玉雕工艺近30年。林光专长仿古纹饰创作,工艺技艺精湛、作品古韵今风,具有极高的辨识度和认可度,其代表作品多次获得天工奖、艺博杯、子冈杯金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