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博物馆多元化的陈列设计风格

[日期:2019-05-12]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摘要】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了人们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审美观也在随着社会的进步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人们对于博物馆的建立有了更多的认识。目前国内很多的城市都在根据城市特点兴建、扩建各种类型的博物馆。而博物馆竣工后内部的陈列设计是非常艺术和讲究的,博物馆陈列的物品应当能更好的展现出物品的特征、特性,在人们进行观赏时能够更加方便交流和对展品的了解。博物馆的陈列设计应当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进行改进,在不违背真是性的前提下,开创多元化、人性化的陈列设计,吸引更多参观者的眼球,为参观者提供更为方便的观览服务。本文对博物馆多元化的陈列设计风格做出了简单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多元化设计的策略,希望对于博物馆陈列设计风格的提高和博物馆的发展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博物馆 陈列设计 风格多元化


  1博物馆陈列于陈列设计概述


  进入新时代,我国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人们经济条件和审美观念的不断的提高,博物馆事业发展蒸蒸日上。博物馆陈列概念上的定义是文物、标本和辅助性陈列品的科学组合,展示社会、历史、科学的发展过程的相关知识,是供群众观赏、借鉴的科学、艺术综合体。而博物馆的陈列设计则是博物馆陈列工作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博物馆设计是通过采用不同手段借助各种技能,将展品最具价值、最为独特的地方展现出来的一项技能。现代化的博物馆已经打破了传统博物馆的局限性功能,不在单一的以文物、标本、自然和发展历史、科学知识等为主要陈列内容,开始趋向于艺术性发展,它继承了传统博物馆应当具备的基础功能又结合现代内容发展出自己特有的独立艺术。现代化博物馆具有的独立艺术性是融教育、交流、审美、保存、观赏于一体的综合功能,具有双重的思维特征和设计的多元化特性,是综合艺术的体现。博物馆多元化陈列设计风格主要在原有博物馆陈列设计的基础上通过各种现代化高科技技术融合时代的发展潮流,结合当代人们的审美观念,顺应时代的发展而来的。


  2博物馆多元化陈列设计风格类型


  2.1虚拟与直观相结合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了很多的现代化高科技技术,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博物馆的参观方式首先发生了改变,群众从参观模式转变成可以进行虚拟体验模式。博物馆的实物展品和非实物展品(也就是辅助性展品)通过不断创新出的虚拟技术和现实增强技术,也就是科技领域中的AR、VR技术开创出博物馆360度全景参观游览的功能,这样的博物馆称之为数字博物馆,已经面向广大群众开放。虚拟技术能令场景更加的直观、动态,让参观者如身临其境一般,冲击了更强,感受更加的深刻,这种博物馆陈列设计是目前设计风格之一。


  2.2多样组合设计


  以往的博物馆物品陈列大多根据年代进行陈列,只是能够明确的展现出同一时期内出现的物品和历史的演变,对于一些物品之间存在的关联性没有多加考虑。事实上不同时代的不同物品是具备一定逻辑性的,将陈列的展品进行对比总结之后可以发展很多的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展品是可以联系起来组合到一起进行陈列的。这样贯穿搭配出来的组合陈列给观众,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满足不同类型的参观者的需求,能够促进参观者的认识和认知程度。这种把展览品进行多样组合的模式进行陈列设计的风格已经被应用到很多的大型展览中。


  2.3互动与启发风格设计


  新时代下,还有不少的博物馆一直在沿用传统的展品陈列方式,把需要陈列的展品简单的按照年代、时代背景和展品的来历用文字、标签和简单的图片进行介绍和讲解。参观者一览而过,很少有人会过多的注意这些说明内容,这样的传统的陈列模式被称之为“填鸭式”,不能够引起参观者的兴趣,也无法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大多数的参观者都是走马观花,没有任何意义。现代博物馆陈列在进行陈列设计方面纠正了这一不良的现象,展品的陈列设计以启发式教育为出发点,力求展览的展品能够对参观者产生吸引力,主动参观的同时还会积极的参与互动,把原本的被动式教育转变成了参观者的主动学习和探索。这种互动启发式的陈列风格既向参观者清晰的展现出了展品的价值,还让参观者通过互动掌握了展品的相关知识,激发了观众的好奇心理,促进了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


  3促进博物馆多元化陈列设计风格的策略


  3.1陈列设计的不断创新


  实现博物馆多元化的陈列设计风格不能脱离创新,没有创新就不会有发展,需要陈列的展品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价值,只有采用不用的方式对展品进行展示才能将展品的内涵和价值展现给观众,才能让观众对展品产生更大的吸引力和兴趣,才能达到展品展示的目的。创意是设计的关键,新颖的创意能够让参观者着产生吸引力,就要有鲜明独特的主题,配以最佳的陈列形式和符合创意的展品,美感与新意并存的展品才能够提高参观者的兴趣。


  3.2新的陈列形式与先进陈列技术手段相结合


  信息时代的到来,虚拟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博物馆内传统的陈列模式就显得过于安静、无趣了,我们在参观博物馆尤其是年代比较久的博物馆时,看到的大都是一些展品配以简单的文字介绍和必要的灯光,除了专业人士和特殊需要,基本上很少有人会把所有的图片介绍全部看完。带着一时的兴趣看完几个展品的说明介绍后就会觉得枯燥无趣,然后匆匆走过,对于展品内容更没有任何的印象,甚至有些人参观结束后都不记得博物馆内都陈列了些什么展品,所以博物馆就真的成了摆设。现代化的科技应用到博物馆的陈列设计中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高新技术把声、光、电结合到一起将展品形成动态陈列模式,从视觉和听觉上吸引参观者的注意。动态陈列运用现代化技术,通过图像、声音和实物的结合,展示出展品陈列所要达到的目的。现代的声光电技术非常的多,各种多媒体显示技术(3D、4D电影)、虚拟成像技术(AR、VR)等等,配合在展品的陈列中使用,场景生动直观,冲击着人们的视觉和听觉,产生很强的震撼力。增强观众们对展品的好奇和互动。尽管现代化的科技手段越来越多,对博物馆陈列的多元化效果能起到很大的推进作用,但是目前我国的博物馆中采用这些技术进行展品陈列的并不多,新技术人才的缺乏和管理者对这些技术发挥的重大作用意识不强,所以博物馆实现多元化陈列设计风格受到不小的阻碍。


  3.3色彩、灯光的配合


  博物馆陈列设计中色彩和灯光的合理运用也发挥着不小的作用,展品在陈列中配合必要的场景和灯光能够有效地营造出独特的美感和视觉效果。对于一些不适合采用高科技技术手段在现场景的陈列品,配合灯光和色彩是达到最佳展览效果的方法。对于特殊的展品,色彩、展品、背景三者和谐的搭配到一起,创造出符合产品的另一种艺术美感,这时多元化设计风格的重要体现之一。陈列设计中灯光色彩和场景背景的有效结合,既能够选演出陈列品的参观氛围,还会带给参观者们一定的视觉冲击。场景灯光的合理处理不会导致参观者产生视觉疲劳,还能够弥补陈列品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对于展品的不同类型和性质以及要表达出的效果要选择不同的光线,所以博物馆的陈列人员要了解灯光和色彩的使用技术。


  4结论


  博物馆是陈列的展品与参观者之间的纽带,陈列的展品虽然有很多不同的方式呈现给群众,但是要达到陈列的目的性就要符合人们的心理和追求,对展品的陈列要符合人们参观的需要,设计上新颖、独特,设计风格要达到多元化,让更多的人愿意走进博物馆学习、参观,从而达到博物馆成立的目的,使博物馆更好的服务于广大的人民群众。


  参考文献


  [1]李卫平.趋同性和多元化——浅议博物馆陈列形式设计的创新[J].艺术科技,2015,28(06):83-84.


  [2]沈才智,陈晓冬,盛利.大连自然博物馆陈列设计多元化初探[J].博物馆研究,2011(02):71-74.


  [3]项隆元.博物馆建筑风格的多元化与博物馆建筑设计观念的更新[J].中国博物馆,2005(04):64-71.


  [4]虞浩旭,赵盛彪.陈列设计[J].东方博物,2005(02):109-113.


  作者简介


  华林红,女,出生于1977年11月。毕业于苏州工艺美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高级室内建筑师、高级环境艺术师、工艺美术师。2003-至今任职于苏州金螳螂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展陈设计代表作品有:1、中国烹饪文化博物馆(2012-2013年华鼎奖二等奖)2、高邮市城市商务大厦博物馆(2013-2014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3、安康博物馆(2014-2015年度中国建筑装饰鲁班奖)4、齐文化足球博物馆(2015年中国环境艺术入围奖)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