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核雕的起源与现代核雕的发展

[日期:2019-06-10]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摘要核雕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为了使我国的核雕文化能够进一步地被发扬光大,使更多的人感受到中国核雕技艺的巨大魅力,就需要在把握了核雕文化起源的基础上,使核雕更多地与现代的技艺相结合,促进中国现代核雕的发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关键词:核雕起源;现代核雕;发展


  雕刻,是中国传统民间微型雕刻工艺,以桃核、杏核作为原材料进行创作,对雕刻者的技艺具有极高的要求。目前,核雕已经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且在古代,核雕本就是贵重的皇家玩物,在古文《核舟记》中也有很大篇幅的对核雕的记载,在核雕的发展中其从皇家玩物渐渐民间化,在民间艺人的不断改造下,核雕正式不断地演变成为了集把玩、欣赏、陶冶情操与一体的好物,更是形成了一个产业,在众多民间工艺中脱颖而出。


  1核雕的起源


  1.1核雕的渊源


  核雕,在民间大多数以用桃核雕刻为主,人们经常把核雕穿孔挂在身上,在封建迷信中把它作为辟邪的物品。核雕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小巧精致,用很小的果核表现出来很丰富的艺术内容,艺术感很强,对技艺也有很高的水平的要求。在雕刻的题材中大多以诗文、罗汉为主,其中山东潍坊、苏州、扬州等地的核雕工艺比较成熟,体系比较完善,历史比较悠久。


  1.2核雕的发展历程


  最早见到的出神入化的雕刻作品是在明代,有古书记载在明代有一个叫夏白眼的民间艺人,敢于很小的橄榄核上雕刻出负责的作品,作品上的人物眉目清晰、五官立体、眼神灵动,栩栩如生,令人赞不绝口。其中,明代王叔远的精雕作品核桃,邢献之的精雕作品核桃以及夏白眼的精雕作品橄榄核被后人称为核雕三绝,其技艺无人能够比拟。


  到了清代,有邱山的核雕技艺异常精湛,但其作品传到后代的却极其少。还有晚清民间艺人杨芝山的核雕,其雕刻的精微细致令人赞不绝口。


  到了光绪年间,有一个光绪年间出生的艺人都兰桂,其作品之精妙,在1995年周恩来总理出访是被作为跨国赠品送给外国元首,可见其较高的中华文化底蕴以及历史韵味。1957年,前苏联领导人访华,接受我国外交部的请求,有75岁高龄的都兰桂年事已高仍然雕刻作品送给苏联领导人,这也体现出来一个大国的文化外交。


  果核在大多数人的眼中都是享受了果实果肉之后的废弃之物,没有任何的利用价值。但是在众多民间艺人的眼中,他们却可以把这些废弃的东西化腐朽为神奇,他们却是发展民间艺术的原材料,却是一种技艺的核心,是一个文化的开始,是一种文明的渊源。小小的果核确可以在众多民间艺人的手中成为大千世界中的佼佼者成为人们的关注点,这是一门艺术,也是一个民族文明发展进步的象征。


  1.3核雕发展举例——以广福核雕为例


  广福核雕在我国民间远近闻名,是我国苏州地区特有的一项民间技术。其发展范围在我国核雕发展历史上及其的广泛,在众多微雕种类中,广福核雕是其中一个及其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技艺种类。微雕在我国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出现的比较早,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对微雕的详细记录,到了明代更是经历了一段发展的辉煌时期,《核舟记》中对于微雕的记载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可见核雕在我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2.核雕的发展前景


  核雕作为中国重要的艺术分类之一,在中华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目前,核雕已经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目前核雕的地位来看,其发展前景可以说是一片光明。近年来,随着国家提倡“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政策口号的不断提出,全国各地民间艺术更是在不断地恢复,不断地重新登上历史舞台。


  核雕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目前也在被不断地被发掘和发展。近几年来,文玩市场上各式各样的核雕不断出现,核雕展销会在各大艺术馆的展览不断出新,国家政策不断支持,新的核雕技术不断得到使用,中华民族的传统核雕发展形势一片良好。


  3.现代核雕的发展


  3.1核雕人才的发展


  目前,我国核雕人才的发展不再像以前一样只有稀稀落落的少数民间艺人,而是在呈现出一种群体发展的趋势。核雕人才的发展更是在呈现出一种规模化的演进状态。目前在我国的核雕从业人员聚集地中,以苏州市从业人数最多,高达四五千人。随着近些年来,传统核雕市场的竞争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从业人员也渐渐有了危机感,逐渐把增强个人雕刻技艺提上日程,现代核雕人才的技艺不断精湛,能力不断增强,他们的雕刻水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甚至超过的几十年的老一代传统核雕艺术家,这也成为了中国现代核雕事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3.2核雕原料来源的发展


  在我国发展了多年的核雕,想要雕出一个精美的作品,对核雕原料的要求极其高。在我国的众多核雕精品中,其核雕原材料大多产自我国亚热带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气候,橄榄核的质量具有较高的保证。近年来,随着我国核雕文玩市场的不断火热,对核雕原材料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市场上核雕原料的供应也先后出现了很多矛盾。但是面对这样的现状,原料供应商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不断扩大核雕原料的种植面积、增加技术投入,提高核雕原料的产量和质量,努力调和市场的供需矛盾,提高核雕品质,促进我国核雕产业的发展。


  3.3核雕市场的发展


  随着近些年来国家对核雕等民间技艺的重视,我国的核雕文玩市场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核雕市场的规范化也在进一步加强。在核雕文玩市场中,不仅有核雕的买卖,更多的是众多文玩爱好者对于核雕技艺的欣赏和赞美。而且核雕市场中为了更进一步地提高顾客的感受体验,众多的核雕体验中心,简单的核雕教学也在陆陆续续兴建起来,核雕工艺的一步步普及化、平民化,是对文化最好的传承,核雕市场的创新也可以视为核雕产业发展的强大引擎。


  3.4电脑技术下的核雕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传统核雕工艺最大的对手就是电脑机雕。现代人的思维把传统的文化全部应用在了计算机上,只要是计算机可以实现的东西绝对不会通过人工完成,但并非所有的事情都适用于计算机,像核雕这样具有民间特色的工艺品就应该通过人手雕刻才会显得更有文化底蕴和价值。机雕对传统核雕的冲击应该受到应有的重视,将核雕手艺传承下去,捍卫传统核雕的地位。


  4.目前核雕发展存在的问题


  4.1雕刻氛围被极度破坏


  现代的人不同以往,现代的技艺也会与以往存在很大的差别。与过去大多数情况下淳朴的民风不同,现代的人都是看利的,都会对财富有很大的追求。因此,在现代核雕技术发展的巨大前提下,人们往往会通过利用机雕提高产量,以赚取更多的利润。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完全忽视了传统文化在这个核雕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它渲染出的氛围,极大地破坏了核雕的创作氛围,这不利于核雕的发展,也不利于核雕的传承。


  4.2现代人的急功近利


  由于传统的核雕在雕刻的过程中工艺复杂,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需要消耗较多的时间,导致产量极低。但是一些急功近利的商人就会因为想要提高产量而去降低核雕的质量,拿到市场上去“以次充好”,损坏消费者的权益。但是他们完全没有想到这其实是在给他们自己推向无尽的深渊,他们完全不知道这简直就是一种“自杀式”的行为,对于传统核雕市场的伤害是致命性的,而这样也只会使他们的利益期更短。


  5.结束语


  针对上述核雕的起源与发展,我们不难看出,在传统核雕工艺发展壮大的道路上,由国家文化政策的大力支持,但也有现代商人的致命伤害。在中国发展了几千年的核雕文化绝对不能被肆意破坏。我们要呼吁起来,保护传统核雕文化,打消商户们急功近利的思想,为核雕文化宣言。


  参考文献:


  [1]汪子倩.苏州市核雕产业发展规划研究[J].苏州科技学院,2014.


  [2]王雪健,孙博文,周小儒.浅谈光福舟山核雕的文化内涵[J].大众文艺,2015.


  [3]郁燕.苏州市舟山核雕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苏州大学,2014.


  作者简介:顾永芳,永芳雕刻工作室创办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苏州核雕高级技师。1966年生于苏州市舟山核雕之乡,自1982年从事红木雕刻,1984年师从其兄顾金芳,05年又拜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传承人宋水官为师。30多年的核雕刻创作中,其作品日渐精细浑元,作品造型优美,寓意深刻。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