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书画艺术在玉雕创作中的运用

[日期:2019-06-11]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提要】书画艺术和玉雕创作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传统书画的意境美感是通过线条、构图和透视关系等元素有机结合而成,对玉雕创作具有极大的启迪作用,在玉雕创作中运用传统书画的各种技法,将大大增强玉雕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关键词:玉雕书画艺术散点透视线条构图


  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历史悠久,可以说是与华夏文明相伴而生的。俗话说“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书画是绘画和书法的统称,在中国古代,诗与画分不开是不分开的。在漫长的岁月里,中国绘画形成了丰富完备的体系,不论是人物山水,还是花鸟虫鱼,在工笔、写意、兼工带写的表现方法中得到了惟妙惟肖的表现,书画所描绘的景色物象往往作品体现出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包含着强烈的思想感情,呈现出中国书画艺术独特的神韵气质,营造出意境美。


  书画艺术和玉雕创作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传统书画通过线条、构图、布局等元素的有机联系来塑造意境,同时这些元素在玉雕创作过程中也起着作用,传统书画的技法可以融入到玉雕创作中,玉雕的创作也体现了传统书画艺术的精髓,具体体现在线条塑造、图案构图、散点透视等方面:


  一、线条塑造


  中国传统书画重视对线条的塑造和运用,绘画与书法相辅相成,书画同源,两者相互渗透,讲究运笔线条的塑造,例如“十八描”,即是在长期的绘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不同的线条塑造,对物体的形体结构的塑造也会产生不同的质感。线条是塑造图画的基础表达语言,玉雕在创作过程中是以刻刀勾划出线条,依靠线条的自身变化来表现物体的形态轮廓,表现物体的空间关系,利用运刀力度和重复雕刻的方法来刻画出不同形态的线条,如同书画中表现线条粗细、深浅的笔触,从而达到和传统书画用笔用线相似的目的。


  但传统书画艺术的精髓运用于玉雕创作,不仅仅是体现在深浅粗细的线条中,更要着重表现在线条塑造出的意境中。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强调主观的抒情性,将线条笔法通过生动传神的艺术形象来体现节奏与韵律,形成一种装饰美。玉雕作品是具有装饰性的,以玉牌为例,当我们欣赏一块玉牌,首先看到它的外观是一块方正的白玉,我们能从它的轮廓直线中感受到一种刚直与稳重感,但一般而言,雕刻玉牌内部的图样花纹就会避免全部使用直线,而是以柔美的曲线取代直线的刚硬,在雕刻时让每条曲线显现出精细灵动,使作品在婉约的线条中体现出美感,这就是曲直相结合,表现出一种节奏与韵律。


  线条本身具有装饰性,因此线条塑造是雕刻作品的基础,在雕刻中要注意轻重缓急、长短粗细和刚柔曲直,将传统书画的线条塑造方法融入到玉雕创作中,探求视觉规律,从而更好地营造出作品的意境。


  二、图案构图


  中国画饱满均衡的构图方式,往往能辅助题材达到更好的效果,更能表现画面形象密集或是气势恢宏或是柔美隽秀的场景,突出主题,营造气氛。例如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采用典型的高远法构图,近景和中景皆为巨石,由一道山路分割开,而远景为山峦,其实恢宏。这样的构图对玉雕创作是有一定参考性的。制作山石题材时,我们可以参考这种高远构图法,以达到丰满雄秀、气势逼人的效果。


  又如我们在创作花鸟题材时可以借鉴传统绘画的对角线构图法。例如南宋李迪的《枫鹰雉鸡图》,以粗大的枫树树干分割画中的鹰和雉鸡两个物象,既加强画面左上方雄鹰进击的气势,又将欣赏者的视觉收缩到画面右下方的雉鸡身上。这种对角线构图法能更好地凸显出物象,结构严密,层次分明,某一局部看是丰满的,换个又是另一个饱满的图像。


  另外,留白作为一种构图技法,现在也被广泛运用于玉雕创作中。留白是一种常见的构图方法,是在整幅作品的画面中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以此来让物象之间更为协调,画面也更为精美。例如国画中常用空白来表现水面、云雾、风等物象,这种技法比直接用颜色来渲染表达更含蓄内敛,极具中国传统书画美学的特征。然而留白是具有一定难度的,一味跟风采用这种构图方式,只会让作品显得空旷而无趣。现在留白构图技法经常被用于玉雕的玉牌制作中,因为玉牌作品形式较为平坦,且注重于体现玉料本身天然的质感和美感,所以根据雕刻的题材适当留出空白可以营造出广阔的想象空间,留白还可以与对角线构图法结合运用,能衬托题材,有机结合,增加作品的可读性。


  三、散点透视


  中国画和西方绘画的最重要的区别在于散点透视,西方绘画在透视方面如同照相般,是一种焦点透视。散点透视是不受时空限制的,整个面面有很多个视角,而每个视角又都在局部构成透视关系,即在不固定的方位不受视域的限制,而是根据需要移动立足点行进观察。这种方法更易于表现画家心中崇尚气韵生动、虚实结合的写意传神,可以将诸多物象结合在一起塑造出一幅丰富的画面。


  同样地,创作玉雕作品时也能使用散点透视的方法。由于玉料是立体的,且形状各异,高低不同,粗圆相异、大小有别,因此每件玉料在设计时要经过精心创作,周密思考,采用散点透视方法来组合排列物象,才能使器物在某个固定角度构成一幅具体的画面,而在旋转角度时又将展现出完整的图画,饱满而不烦琐,具有组合变化的效果。例如在塑造山石题材时参考传统书画采用散点透视的方法,将层山叠岭融入到一块玉料上,才能将画面表现得更为宏大,气势恢弘,内容也就更为丰富,从而在有限的玉料中塑造出完满的物象,对这些物象的位置确定和完整性更能扩展画面意境。


  四、结语


  可以说,传统书画的意境美感是通过线条、构图和透视关系等元素有机结合而成,对玉雕创作具有极大的启迪作用,在玉雕创作中运用传统书画的各种技法,将大大增强玉雕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同时,当代玉雕工匠要汲取传统书画的精髓,在玉雕创作中运用借鉴传统书画装饰美的体现方式和艺术表现,才能在保留传统精华的同时注入自己的思想和观念,在作品中加以创新创意,雕刻出颇具意境的作品。


  参考文献:


  [1]阮春荣《中国绘画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2]王伯敏《中国绘画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出版


  作者简介:


  朱阿多,1969年出生于苏州光福。工艺美术师,苏州民间工艺家,苏州市玉石雕刻行业协会沧浪分会理事长。自1988年开始学艺,从1990年起自创开办光福立新工艺品厂,经营玉雕,以明清器皿,动物,山水雕为主。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