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传统剪纸艺术在材质方面的创新、在工艺方面的突破、在内容方面的革新和在形式方面的多变,这一切都在剪纸艺术与真丝面料的“联姻”中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关键词:剪纸 艺术 创新 发展
中华民族的传统剪纸艺术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这是一种用剪刀或刀具手工剪刻图案的民间工艺。它是一种镂空艺术,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剪纸来自平民百姓的生活,深深地扎根在老百姓的心中。
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文化的需求及创新意识越来越增强,民间传统剪纸渐渐失去了生存的空间,市场经济价值面临着严峻挑战,在传承普及面上有了很大的萎缩。在新的历史时期,保护与继承民间文化,弘扬与发展民间艺术是我们这一代剪纸艺术者的使命。时代呼唤着民间剪纸的创新,剪纸要发展必须要创新,不然就会被历史所淘汰。我们应该如何来创新与发展民间传统剪纸呢?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尝试从材质、工艺、内容和形式等方面推陈出新。
一、材质方面的创新
传统的剪纸,一般是以普通红、蓝纸,腊纸,宣纸为材料。由于纸制品难以保存,时间一久易褪色,使剪纸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所以要想让剪纸作品更持久地保留,必须在剪纸的材质上进行探索,有所突破、有所创新。选择何种材料呢?前几年,笔者大胆尝试,选用真丝面料替之,在传统民俗剪纸艺术的基础上,迈出创新剪纸的步伐,让传统的剪纸图案呈现在真丝面料上,使古老的丝绸(真丝)和传统的剪纸艺术“联姻”,形成了一种新型的艺术产品——真丝剪纸。真丝剪纸呈现出了锦绣上的空灵与华贵,增添了亲切度、美感度和新鲜度,同时为真丝面料的运用和传统剪纸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目前真丝剪纸已开发的种类有单色真丝剪纸、真丝彩绘剪纸和真丝彩绘套色剪纸。最近,真丝剪纸还开发出了新颖的双面真丝剪团扇。
二、工艺上的创新
1、真丝面料的处理
众所周知,真丝面料太薄而发软,因而在剪前须采用特殊工艺将真丝面料加工处理,从而达到剪纸载体的硬度及平整度要求。如果真丝面料处理得不好,剪(刻)刀运起来经常要跳丝、飞边儿,会影响作品的美感。
2016年7月我的“一种以真丝面料为载体的剪纸工艺”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书。
2018年8月我的真丝剪纸入选国家教育部《科技查新报告》
2、真丝彩绘、套色剪纸的工艺
真丝彩绘(套色)剪纸与单色真丝剪纸在技艺上有所不同。单色真丝剪只要你选取所需的颜色真丝面料与图稿装订起来即可一气呵成,而彩绘真丝剪的技艺要求相当高,它的难点主要是选用纺织颜料在白的真丝面料上,根据作品图案中所需的位置精确的绘上不同的颜色,然后再与图稿相对应的装订起来,再按传统剪纸手法进行剪刻。为了达到艺术效果,有时还要采用渐变色绘画技艺,这就需要有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想像。
3、真丝彩绘套色剪纸的技艺:与单色真丝剪纸和彩绘真丝剪纸技艺相比,它的剪(刻)步骤也有较大的不同,难度也更大。为了使作品达到镂空、立体、彩色的效果,需要采用叠层式表现手法,即三次成形,首先,把真丝面料反面背好胶与图案装订后,先把图案所需彩绘的主体部份剪(刻)好。其次,在另外白的真丝面料上对所需的彩绘图案进行彩绘,完成后再把二者相吻合粘贴在一起。最后,根据作品图案全面开剪,直至作品剪(刻)完成。
如果采用多种色彩真丝面料叠层式剪纸,技艺就更为复杂,定位要求更精准,否则作品效果会打折扣。
真丝剪纸工艺的要点:
(1)真丝有经纬线,当剪(刻)到细腻或圆角时千万要细心注意,不要把连接线条失散断裂。
(2)剪纸技法要娴熟,点线面连接流畅、作品干净整洁。
(3)刀功要扎实,做到“稳、准、巧”,无错刀、漏刀、失控刀痕,坚持做到“千剪不断,万剪不乱”。
三、内容方面的创新
民间传统剪纸的内容题材以民生、民俗、祝福纳祥为主,有喜庆吉祥、风俗人情、戏曲传说、地域风景等,寄托了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
真丝剪纸在设计构思中,在传统剪纸的基础上,融入大量的现代元素,讴歌时代,反映现代的新生活,传播正能量,以此来体现“真善美”的人生价值和中国人的幸福生活。比如真丝彩绘套色剪纸《家》作品表达了这样的寓意:高贵典雅,富贵吉祥,和谐温馨,幸福安康,家和万事兴。
《家》造型源于江南典型的民宅建筑,粉墙黛瓦,诗情画意。屋檐以一个“大”字和一个“人”字构成。墙身巧妙地设计成一个琥珀体的艺术汉字“家”,显得稳重大方。“家”字的身上布满着梅花,象征着人们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崇高品质和坚贞气节。“家”字的正中摆放着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青瓷花瓶和荷花,喻意为平平安安、和和美美。多姿多彩、精美绝伦的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是华夏文明的突出代表。“家”字的第一顿点,寓意着一个初升太阳的形象,昭示着我们的“家”蒸蒸日上。
真丝彩绘套色剪纸《家》作品的材质上创造性地选择真丝面料。凸现出了锦绣上的空灵与华贵,彰显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色彩的艺术风采,个性化地展示了一种新颖的现代丝绸文化。
这幅作品的色彩,屋檐采用了黑白色,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效果,视觉冲击力十足,使作品更加富有韵律,通过对比让平淡的画面更生动,饱满;“家”字的颜色采用传统剪纸的中国红,是中国的象征,是人们的最爱,代表着喜庆、热闹与祥和;青花瓷瓶和荷花采用了仿真的蓝色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机。美丽的荷花,色彩鲜艳,清香迷人,雍容华贵,激发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真丝彩绘套色剪纸《家》作品所表达的寓意:高贵典雅,富贵吉祥,和谐温馨,幸福安康,家和万事兴!
这幅真丝彩绘套色剪纸《家》作品在2019中国“苏艺杯”国际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得了“金奖”
四、形式方面的创新
真丝剪纸在表现形式上多样化,力求简洁、优美、大方、朴实,突出主体并富有节奏感。通过传统图案与现代装饰相结合,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以“丝”与“瓷”相融合,形成新颖的质感;以时事与人物为主题,反映时代的特征。
近年来我新创了25米不间断真丝剪纸《苏州园林图》长卷、真丝剪纸《非遗苏州园林》九幅、《风调雨顺》四幅、真丝彩绘《九龙图》、《苏州园林——虎丘》、《十二生肖》、《鸟语花香》、真丝彩绘套色剪纸《异国风情》、《熊猫》《喜迎十九大》等系列作品。
其中新创25米不间断真丝剪纸《苏州园林图》长卷作品荣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五,创新带来的效益
独特的真丝(真丝彩绘、真丝彩绘套色)剪纸艺术作品具有很好的艺术观赏、社会效益并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1)艺术观赏
真丝剪纸作品曾赴英国、拉脱维亚、西班牙、法国、菲律宾、越南等国际、国内、省、市工艺精品展展示并屡获大奖及最佳创意奖。
2018年2月应邀赴拉脱维亚参加“欢乐中国行”文化艺术展示,2018年11月应邀赴英国伦敦参加“精彩江苏——一带一路.中国丝瓷艺术生活展”。
(2)、社会效益
真丝剪纸的推出,特别受到丝绸、工艺界等专家广泛关注,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公益效益。
真丝彩绘剪纸《苏州园林----虎丘》等上百真丝剪绸作品分别被中国丝绸博物馆、中国园林博物馆、中国剪纸博物馆、中国丝绸档案馆、江苏工美艺术精品馆收藏、江苏省档案馆、北京手工艺术博物馆、中国非遗联盟总部、西班牙、拉脱维亚、法国里昂里尼昂博物馆、意大利米兰科莫丝绸博物馆、中国驻菲大使馆、菲律宾马尼拉市政府、越南国家非遗馆、德国、捷克等国内外单位收藏。
(3)、经济价值
真丝剪纸作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亲睐,收藏行情不错,市场价格从几百至几千元、甚至上万元。
综上所述,真丝剪纸的创新有如下特点
1、真丝剪纸的色牢度、手感和质量都要优于目前的剪纸材质,在诠释真丝剪纸艺术和美感的同时,也使其具有更强的日用优越性,真丝剪纸不易褪色,保存年份长等特点。
2、剪纸花样色彩与五彩缤纷的真丝面料有着相似类型。剪纸通常是以红色为主,给人鲜艳夺目、喜庆的视觉效果,观赏性高,因为使用广泛。而真丝剪纸艺术因其独特的风格往往给人以简洁、精致而又惊艳夺目之感,剪纸独有的镂空效果在面料上可以呈现出特殊的肌理效果,
3、改变了传统剪纸结构单一的形式。真丝剪纸能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时代在前进,艺术在发展。多元的社会,多层次的人们,对于剪纸艺术的要求也不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追求新的美的是人的共性,社会呼唤剪纸艺术家们创作出新的民俗剪纸作品来。而剪纸与真丝的完美结合的出现正是适应了这种新时代的需求。
传统剪纸需要创新,创新是最好的发展,发展是最有效的传承。传统剪纸艺术只有创新发展,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作者简介:金国荣,男,1957年8月生于苏州,高级工艺美术师、苏州市工艺美术大师、苏州民间工艺家、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苏州市工艺美术学会理事。其剪纸作品多次在国内外,省,市工艺美术精品展示并获奖,并被中国丝绸博物馆、中国园林博物馆、中国丝绸档案馆、中国剪纸博物馆、江苏省档案馆、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苏州市档案馆、苏州丝绸博物馆及菲律宾、西班牙、拉脱维亚、德国等单位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