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中国传统景泰蓝工艺历经多年文化积淀,在我国工艺美术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现代工业生产体系的逐步确立,现代景泰蓝工艺必须走多元化发展的道
路的同时,寻求科学的研究传统雕塑与花活的联系,将之合理运用于景泰蓝工艺。本文从中国传统雕塑的形,线,意等几个方面详细的介绍了雕塑在景泰蓝花活中的应用。
关键词:景泰蓝、雕塑、花活、简约、以线入体、意象造型
个人简介:
申震,出生年月1975年2月9日,政治面貌群众,目前职位/江苏贲泰珐琅文化有限公司总工艺师,主要从事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制作与研发工作,工作内容包括:景泰蓝、珐琅珠宝首饰、珐琅手表...有多年从事珐琅烧制的经验及专业釉料研究基础,精通工艺、材质与艺术表现手法。
设计作品参展、获奖
1、设计制作作品《唐韵》景泰蓝蒜头瓶获得2019“漆花杯”工艺美术精品大赛铜奖;
2、设计制作作品《呦呦清雅》景泰蓝金漆捧盒获得2019“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青岛赛区)银奖;
3、设计制作《叶叶红》景泰蓝玉壶春瓶获得2019“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铜奖;
4、设计制作《青韵》景泰蓝赏瓶获得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
个人简介:
潘志涛,出生年月1989.5.02,政治面貌群众,目前职位/北京市中级工艺美术师,毕业情况中央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制作与研发工作,工作内容包括: 国际设计师:2016一带一路元首礼《共襄盛世》 2017年中国赠越南APEC雕塑《和梦同圆》,2018年中非论坛元首礼《和合聚瑞》 ,经过多年从事工艺美术的经验及专业釉料研究基础,精通工艺、材质与艺术表现手法。
一、主要从事的工作及研发的相关产品
主要从事国礼设计,为政府提供保障服务工作,参与2017、2019的一带一路国礼设计并中选,2017APEC雕塑中选并陈列于越南岘港,2018中非论坛《和合聚瑞》作为元首礼送出,2018年为北京市政府,北京市市委提供陈设服务,设计《满庭芳》百宝嵌屏风、《京韵山河》景泰蓝屏风。
二、设计作品参展、获奖
1、2017设计作品《妙音法华》景泰蓝获得北京市大赛金奖;
2、2018设计作品《儒圣大成》景泰蓝获得北京市工美杯大赛金奖;
3、2018设计作品《和合聚瑞》景泰蓝获得北京市工美杯大赛金奖.
中 国 传 统 艺 术 对 景 泰 蓝 花 活 的 影 响
一、景泰蓝的相关概述
1、景泰蓝的概念界定
景泰蓝正名为"铜胎掐丝珐琅",俗名"珐蓝",是一种在金属表面用玻光釉料
进行豪华装饰的特殊的、高级的珐琅器工艺品。又习称"景泰蓝",无论是在器形、
纹饰、色彩等方面都已达到极高的艺术水平,尤其是蓝釉料有了新的突破:淡白微
绿的天蓝,如琉璃般凝重的钴蓝,以及像蓝宝石般浓郁的宝蓝,均无一例外地用来
做底色,形成民族特有的艺术风格。
中国传统景泰蓝工艺历经多年文化积淀,在我国工艺美术发展中占有重要地
位,随着现代工业生产体系的逐步确立,现代景泰蓝工艺必须走多元化发展的道
路的同时,寻求科学的研究传统雕塑与花活的联系,将之合理运用于景泰蓝工艺。二、中国传统雕塑与景泰蓝花活的关系
1、中国传统雕塑介绍
中国传统雕塑有着悠久的历史,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数量庞大的优秀作品散见
于我国各地的石窟、寺庙以及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从中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雕塑
精妙的技艺与深厚博大的文化底蕴。中国传统雕塑的造型法则和审美标准随着不
同历史时代的政治、社会、文化背景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中国美术史在几千年的
发展流变中呈现出形式多样、瑰丽多姿的艺术形态,但其中有一种相对永恒的东
西被传承下来,它就是中国艺术的本体。我认为,中国传统雕塑在造型方面有三
个特征:简约、以线入体、意象造型。
2、造型简化对景泰蓝的影响
中国传统雕塑的简约特征使得中国传统雕塑作品在造型处理中大多运用简
化手法,这种手法同样被适用于花活的造型。所谓简约是指以最少的笔墨表现出
最丰富的形象。简约体现着中国传统哲学对于单纯朴素之美的深刻认知。咱们中
国人强调内在美,认为朴素单纯是审美的高境界,是需要通过去除掉多余的华丽
表象才能达到的境界。中国传统雕塑作品的文化底蕴与绘画、文学如出一辙,对
简约法则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1)外形简约
驼山石窟第一窟左胁持像,从头部及躯干至脚,外形是简洁流畅的曲线形,
而且近似一个长方形;手臂与衣服没有多余的形体起伏,全部被规则的整体线形
所框束。在传统景泰蓝中,多用具有概括语言的兽首,龙身,乃至浑圆的象头作
为花活这种简约处理外形的手法与雕塑处理手法如出一辙。
(2)面部五官的简约
中国传统雕塑的头部刻画也非常简约。眉毛往往被概括成为两条曲线,鼻子
的造型也被简约为几何形,没有鼻骨转折与肌肉的变化,颧骨咬肌等面部结构也
被简约法则所消解,成为平整、饱满的大形。在景泰蓝花活制作中,兽首头部造
型的简约成为整个作品神韵的重要手段。这种简化手法使作品在厚重的块面中更
整体,因而有时更具雕塑感甚至建筑感。
3、中国“以线入体”对景泰蓝作品的大型把控
中国传统视觉艺术的形式语言系统中,“线”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
分。对线性审美的重视体现着东方智慧——“线的艺术,雕塑是立体的,注重空
间与体积的表现。线条是平面的,但中国传统雕塑造型中线的作用却非常重要。
在中花活的制作中,
中国传统雕塑“以线入体”的造型特征是有其文化渊源的,中国古代雕塑和
绘画是一对同胞兄弟,都发端于原始工艺美术。而在景泰蓝作评中,雕塑与绘画
便互相补充、紧密结合。在刚出现的景泰蓝作品中我们就可以看到以线入体的造
型图式,彩陶的折线图饰、曲线图饰不仅仅起到对铜胎形体的装饰作用,而且这
种线图式本身就是整体作品的审美重要组成部分。线的运用不仅增强了形的运动
感,线的框架作用也使得整个景泰蓝作品饱满有力。作评的绘画性的加强,体现
出东方趣味,符合中国古人的欣赏习惯。
线是抽象符号,既可以表“象”(完成对物象形态的刻画),也可以传意(表
达情感与阐释精神)。以线入体,线条的形状、位置、节奏与整体造型的结合强
化了雕塑的造型力量,使得雕塑的视觉审美冲击力大大加强了。线的悠扬舒展既
表示了内心情感的丰富,又体现了东方智慧以及东方人对天地大化圆融和合的自
然规律的体验。所以说,线性审美体现了东方的审美理想,也蕴涵着东方哲学对
美的理解,这也正是中国传统雕塑将“以线入体”造型特征带入到景泰蓝作品中。4、造中国传统雕塑与花活的意象造型观
中国古代雕塑与花活锁具备的另一个特点是意象性,这种特点依然与中国传
统绘画的意象造型观有同一性。中国画无论工笔还是写意,都不像西洋画那样追
求肖似,而是主要依据观察体验所得的印象,再加上想象,经过主观加工美化而
成艺术形象,和客观对象保有相当距离,所谓“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就是此意。
意和象的融合统一,体现着主观与客观的完满结合。所以,意象造型观既不单纯
强调对自然的模仿又保留了对自然的关注,既不单纯强调以主观情感为核心又强
调主观情感的重要作用,失去了“物”与“我”二者融合的哪一方面都不可能有
意象的完美呈现。所以说,意象审美是东方哲学在美学方面最为重要的概念。
在制作花活时把注意力放在物象的“神韵”表现上,它和中国画观念是一致
的,而且贯穿了整个古代雕塑史。如汉唐陶俑、霍去病墓石刻、历代宗教造像等
无不显示出意象造型特点。它们和中国画一样,追求神韵,不求肖似。我们不能
用西方古典雕塑的标准来看待它们,不必挑剔它们的解剖、比例不够准确、质感
塑造不够充分等不足。我们应该换一种眼光,使用我们自己民族的艺术标准和审
美习惯,来欣赏中国古代雕塑“以形写神”的意象审美
从原始的天然稚趣到秦汉的雄浑质朴再到魏晋的秀骨清相、唐代的雍容华美、
宋代的婉约隽永……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雕塑丰富多姿的造型样式与造型
法则在审美流变中所蕴涵的审美理想。“温故而知新”,对中国传统雕塑的研究与重读,对当代景泰蓝艺术的发展必然会有更为深远的意义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