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苏绣针法的特点及其运用

[日期:2019-06-17]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提要】苏绣以图案秀丽、色彩文雅、针法多变、绣工精细誉满全国。其中,苏绣针法是至关重要的。本文论述了几种常用的苏绣针法的特点,也谈了在刺绣实践中运用这些针法的体会。


  关键词:苏绣 针法 特点 运用


  苏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据西汉刘向《说苑》记载,春秋时期的吴地已有“绣衣而豹裘者”,到了明代,苏州已是“户户有刺绣”。明代王鏊主编的《姑苏志》言:“精、细、雅、洁,称苏州绣”,确定了苏绣“精细雅洁”的特点。清代女刺绣工艺家丁佩的刺绣工艺专著所撰《绣谱》,提出了“能、巧、妙、神”的美学原则和“齐、光、直、匀、薄、顺、密”等苏绣技艺的特点。苏绣以图案秀丽、色彩文雅、针法多变、绣工精细而誉满全国。苏绣已成为苏州地区分布很广的家庭手工业,营销绣品的各种绣庄也应运而生,苏州也因此被称为“绣市”。清末,著名的苏绣艺术大师沈寿42岁时绣成的《耶稣像》,在“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上获得一等大奖,奠定了苏绣在世界上的崇高地位。由她口述、张謇整理的《雪宧绣谱》记录了苏绣的18种针法。新中国成立以来,苏绣得到进一步恢复和发展。苏绣针法也有了新的发展。


  我出生在人杰地灵、江南水乡小镇--苏州通安。记得小时候,我们镇可以说家家有棚架、户户有刺绣。我这个农家女孩对刺绣情有独钟,天天在妈妈的棚架前看妈妈绣花。就在十岁的那年暑假,妈妈帮我用废的布料帮我上了第一副绣品,在上面,我画上了简单的小花、小草、用针线开始了我的刺绣之旅……。高中毕业后,我毅然选择了刺绣。2003年1月份,我有幸进入了古吴绣皇工艺有限公司,并成了专业绣工,又拜沈德龙大师为师,接受各种针法的学习和指导。多年来,在沈大师的精心指导下,加上从小有着扎实的基本功,在自己坚持不懈的加倍努力下,刺绣技艺快速提高,不仅掌握了平绣、乱针绣、三角针等针法,并巧妙的将这些针法运用在不同风格的作品中。如今,我已是公司的一名辅导老师,面对百名绣娘,将自己多年刺绣的心得与体会和她们一起分享,并且指导她们如何看懂稿子,如何理解每一幅作品的意境,如何用色,如何巧妙的针法搭配,使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试对常用的苏绣针法的特点及其运用,谈些体会。


  目前,苏绣的传统针法有48种,但常用的苏绣针法有以下一些:


  一、平绣


  1、滚针


  滚针也叫曲针,针针逼紧而绣。第二针插入第一针中稍前些,紧逼其线,把针脚藏在线下,第三针接第一针偏前些,下面以此类推。除第一针外,其余的起落针全要在绷子上面,一手拉起原来的线条,藏去起落针脚。绣成后,犹如一笔写成,不露针迹,并且粗细如一整齐。粗的用全根线,细的劈线。


  2、绕针


  绕针,在起第一针起针时,定好丝路的方向,沿着图案的边缘线条,起针与落针都要依图案的形绣,一针紧挨前一针的偏前一点点,以此类推,针距要短,针针紧挨一起,并且边缘线条流畅整齐。


  3、散套针


  散套针,是朱凤先生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创造的针法,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既可用于刺绣艺术欣赏品,也可用于日用品图案的刺绣;既可绣制花卉图案、飞禽走兽,也可刺绣人物肖像;是苏绣最常用的针法。起针时依图案的不同形状,一针紧挨一针,边缘线条流畅整齐,花纹里面长短不一,将图案的边缘第一排出好边,再施第二排针时与前一针的落针交叉二分之一偏前一点点,第二排完成后,开始第三排施针时,起针时要接上第一针的尾针,以此类推,每一排的针迹都要藏起来,线条流畅自然,光滑细腻。


  4、虚实针


  虚实针,要着重虚与实的过渡,以散套针法的原理,根据作品本身图案的深浅不同,相应用密与稀疏的针法表达,施针均匀,一定要有功底的绣娘才能做好。


  二、乱针


  “乱针绣”:又名正则绣,素描绣。是杨守玉先生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将传统刺绣技法与西洋画素描技巧结合,创造的“长短色线交叉重迭成形”的针法。乱针绣具有针法活泼,线条流畅,色彩丰富层次感强的特点,乱针绣擅长表现油画、摄影、素描等画搞。


  1、三角针


  三角针,施针不一,针针没有规律,起针与落针随心所欲,起针可以从各个方向起针,落针也可以不同方向落针,每针之间互相交叉,施针要均匀,交叉重叠。


  2、绞针


  针迹可疏可密,以紧密的针迹较为美观。一般有五种变化:一、针迹较疏;二、针迹较密,绣成二端尖、中间宽的叶片状;三、交叠针正面为上下交叠的叉形针迹,而反面形成为一个针迹连接的轮廓;四、绣成中间像人字形交叠,更具有叶脉状效果;五、运用交叠、勾针,形成一种弧状形交叠针,针法生动活泼。


  三、苏绣针法的运用


  《雪宧绣谱》言:针法有定,用法无定。针法与针法之间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而且每种针法都有它独特的风格。传统的平绣,讲究的是“工”、“整”、“雅”、“洁”等。要表现好所创作的作品,就要分别以线的“粗”、“细”和色彩鲜明的对比来呈现作品不同的艺术效果,用丝丝缕缕,光滑细腻,线条流畅,来体现出丝绸质感。例如国画中的花卉系列,牡丹、花鸟鱼虫等各种作品;古代时宫廷服装也是用平绣来制作的。虚实针是以平绣的的原理来绣制的,用于水墨山水画,素描类作品,以稀疏的形式来绣制虚与实的区别,体现画中近与远的关系,深处用平绣做密,与虚实针法相结合,施针一定要均匀,并且过度自然。此类风景可以运用以上各种针法,将每个针法结合起来,巧妙搭配,深浅不一,色彩丰富,使整幅画面呈现远与近的立体美感,山水融合一起,针针重叠,表达出苏绣的韵味。


  苏绣最高境界就是人物肖像,如曾浩的敦煌人物系列等。要绣制此类作品,需要更高技术,还要有绘画基础知识以及调和色彩搭配的领悟能力。我第一次绣的人像是一对母女:妈妈怀抱着小女孩。当时,我既是喜出望外,又是忐忑不安。对于我这个并不是富有天赋的人来说就更加难上加难。为了绣好这幅绣品,我花费了很多的时间来精心揣摩,反复练习。在沈德龙老师的指点下,我“用心感受,理解照片,抓住人物的眼神,情从眼出,抓住人物的神韵。”经过几个月的努力,针针用心,将自己作为母亲的切身体会融入到每一针施针中,把女孩带有童心的那种天真活泼之感和母亲怀抱着女儿的疼爱之感,把母女之爱完全呈现出来。最终按时交货,得到了客户的认可。此后在刺绣技艺上得到了更大的进步与和提升。


  近年来,我作为刺绣公司一名辅导老师,结合自己多年以来的经验与体会,将苏绣技艺与我身边的姐妹一起分享。面对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都不一样的绣娘,安排不同图案的作品,配色是最重要的一步,依每幅作品的设计风格不同,配色也不同,客户的要求精细来决定色彩的变化与搭配,每当配好一副画稿的颜色都要经过几次精心挑选,反复的思考,再将其交到绣娘的手里。并首先教会她们怎样去理解稿子,怎样搭配色彩,应选择正确的针法,来引导她们,期间,把我自己的体会与施针的技巧与她们分享,并根据她们的施针不到位,色彩不到位,而手把手的教,期间,需要的是足够的耐心,慢慢的让她们自己去领悟。每当完成一幅绣品时,就觉得曾付出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同时,也给我自己带来了成就感,更给我增添了多彩的人生乐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文献:


  1.朱凤编著《苏绣》: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


  2.沈寿口述、张謇整理、耿纪朋译注《雪宧绣谱》重庆出版社2010-10出版


  作者简介:


  陶丽琴,女,生于1978年11月11日,苏州市人,高中文化,工艺美术师,苏州市姑苏高技能重点人才,“古吴绣皇”公司技术总监。精于刺绣。代表作品:《虎头虎脑》、《石像》、《耕织图》、《喜相逢》、《双面金佛》、《天行健》、《五色鹦鹉》等,先后获得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大奖。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