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紫砂壶艺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

[日期:2019-06-25]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提要】宜兴紫砂壶是我国具有优秀民族传统的实用工艺美术陶。作为宜兴陶器中重要的具有代表性的产品,随着中华茶文化的发展而变化,其实用工艺美术品功能的内涵也随着茶文化的发展及市场的需求变化而变化。在设计制作紫砂壶艺作品中,其构成题材十分广泛。本文针对传统文化元素题材在紫砂壶中的运用作一分析探讨。


  关键字:紫砂壶 传统文化 传承创新


  一、紫砂壶的历史及发展


  紫砂壶艺是中国陶瓷艺术中的一支奇葩,它始于宋,盛于明代,至今已经有六百年左右的历史,在世界陶瓷史上享有盛誉。宜兴紫砂壶原料的特殊性以及制作技法与其他陶瓷的独特性,使设计制作的壶艺作品,更能体现出紫砂材质美、壶艺家的思想。紫砂壶艺的兴盛发展与茶的制造、饮用方法等有着极大的关系。从最初的紫砂壶以实用器皿的角度来看,是重功能、轻艺术的。从煮水之大器变化成文人案头随手把玩的小壶,人们对紫砂壶的艺术美感的逐渐重视,以及文人士大夫的推崇,各类材逐步在紫砂壶上得以体现。各类壶设计的广泛题材和精细化,使紫砂壶艺在陶瓷艺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与茶文化相联系,又具有自身的发展特色,尤其在文化多元化交融的今天,紫砂壶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变化创新。


  二、紫砂壶设计中的题材元素分析


  紫砂壶造型多样化,有“方非一式,圆不一相”之说。各种造型在或方或圆的型制之下变化成无穷的造型,再加上在泥质的变化,壶身刻画、印章,各种装饰技法的运用,紫砂壶艺的博大精深,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紫砂壶也成为了传统文化元素的重要载体。从传统的紫砂造型的分类来看,有花货、光货、和筋囊器之分。从自然界动植物的自然形态入手,赋以“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创造理念,历代紫砂壶大师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花货。松、竹、梅、仙桃、匏瓜、白菜、南瓜、树桩等各种素材在紫砂壶设计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流传下来的花货精品,成为各大博物馆的收藏对象。利用各种线条作为装饰变化,讲究各种外轮廓线的组合,制作成了壶体光洁,块面挺括,线条利落的光货作品。传统造型中的掇球壶、仿古壶、石瓢壶、传炉壶、僧帽壶等都是其优秀的代表。利用自然界中的瓜棱、花瓣、云水纹等形体,将其分为若干等分,把生动流畅杓筋纹纳入精确严格的设计当中,显示出一种精巧的秩序美,设计成筋囊器作品。其造型艺术特点:上下对应、身盖齐同、体形和谐、比例精确、纹理清晰、深浅自如、明暗分明、配置合理。菱花壶、合菊壶、半菊壶、风卷葵壶、玉兰花六瓣壶、梅花周盘壶等都是筋囊器制作的典范。


  在各类紫砂壶的设计中,从传统文化题材元素分析来看,主要有各类古陶元素、青铜器元素、古建筑元素、古家具元素、民俗文化元素、宗教文化元素、书法篥刻艺术元素、诗词文学元素等在紫砂壶的设计创作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成为弘扬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


  三、传统文化元素的传承创新构成举例


  笔者在紫砂壶艺的创作和设计中,十分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素的运用。笔者在设计制作紫砂壶的过程中、研习传统文化,从中设计了几款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紫砂壶艺作品,在此举几例作简要分析探讨。


  1、《陶魂壶》设计


  陶魂壶的设计理念是从古象形文字“陶”立意、造型中壶为“人”字,壶身为上、下两个半球合在一起,意为''天人合一"的理念。叫'可一条纹饰的带状,刻上5000多年新石器时代彩陶盆绘舞蹈纹。壶底三足鼎立,其意为陶的三要素“土"、“火"、“人"三者合一。原料用纯净原矿紫砂泥制作,纹带用老段泥装饰。该作品把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有机联系在一起,使此壶既充分运用了中国古文字元素、古陶元素,又有创新,很好的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中国文化精神。该壶曾获2002年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华艺杯铜奖。


  2、《良渚玉琮壶》设计


  良渚玉琮壶是笔者在研究距今4700年至3800年左右的良渚文化有所恩悟而创作的。琮是古代进行祭祀天地巫术活动的一法器,巫师要将神秘的巫术内容奉告天神进行人间与神间的“交流"。因此,一件玉琮上面象征着天体,中间象征着充满原始宗教气氛的人间,下面象征着阴间。整个天地人神相统一的思想贯穿这玉琮。良渚文化时期的器物的图案出现了极好的符合美学原理的法则,如遵守均衡、整齐、对称、反复、连续的法则,图案无论是繁是简都符合图案学有关美的原理。笔者在设计此壶时注重方圆相济、纹饰的美感,原料选用原矿段泥,段泥特有的黄色,也象征了权力和尊严,在造型上也具有尊贵的气质。此壶曾获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银奖。


  3、《龙洗壶》设计


  此壶创意主要来源于笔者所收藏的一方青铜器。利用青铜器造型素材,在紫砂壶造型上采用对比和逆向思维的方式,龙的造型和青铜器的造型在壶上得以体现。原料采用龙山紫泥制作,此壶曾获第四届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工艺美术传统艺术金奖。


  以上几例,只是笔者创作传统文化题材在紫砂壶上的运用,即使是同样一个题材:怎样表现和如何取舍都需要设计创作者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才能把主题表现得更恰当。


  结语


  紫砂作品无论从国内还是国际市场,都已成为一种文化交流的艺术品,紫砂艺人深受人们的宠爱。五千年来悠久而博大的中华传统文化,其表现十分丰富。紫砂壶上如何进行取舍、表现是一个很大的课题。作为设计者,除了深入研究传统文化之外,还要具有开放的思想,博大的胸怀,了解外来文化,把握时代脉搏,只有这样,才能在创作传统文化题材的作品上有所创新,才能创作出具有时代特点的壶艺作品来。利用多种紫砂壶创作技法,把传统文化元素在紫砂材料上完美地表现,注重“形神气态、气韵生动、对比和谐”,把传统文化题材做好,充分体现紫砂艺术创作的与时俱进,为弘扬紫砂文化作出我们的最大努力。


  作者简介:崔龙喜,1957年生于宜兴蜀山,自幼在紫砂艺术氛围中埏埴陶艺,乐于淘练原矿陶土,乐于古陶古雕收藏,乐于创作以传统文化为内涵的砂壶陶艺,并创立“龙喜砂宝”紫砂品牌,作品全部使用原矿泥料,受到海内外藏家和壶艺爱好者高度评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