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紫砂泥绘作为当今紫砂工艺品中的一大门类,被受众广泛接受。本文针对紫砂泥绘发表笔者自身看法,并在传统泥绘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创新概念,结合笔者亲身实践,予以切实的创新探索道路。
关键词:紫砂 泥绘 设计装饰
1、紫砂泥绘装饰的起源与发展
紫砂素有“五色土”之称,按照种类可以分为段(团)泥、朱泥、黑泥、紫泥、墨绿泥五类,每一类泥都具备各自不同的色泽肌理与泥料特性。各种泥料之间虽泥性不同,但通过两者或几者的混合搭配,则可以衍生出更多种丰富的色彩。富有智慧的中国劳动人民善于在实践中进行探索,他们将不同紫砂泥料作为素材并进行装饰,形成了独特的一门技艺,也致使了当今紫砂泥绘装饰行业的兴盛。
我们追根溯源,探寻泥绘技法缘起,紫砂泥绘最初诞生于中国明清时期,其脱胎于传统陶瓷彩绘工艺的经验体系,是一种将紫砂泥浆配合多种陶瓷色料的装饰,一度盛行于清代康熙、乾隆时期,为人们所追捧。有专家推测,紫砂泥绘装饰起源于景德镇点彩技艺,随着当时交通的发展,各地劳动人民之间的交流碰撞愈发激烈,这也促进了技术上的进步。景德镇的点彩技法通过人口迁移与技术交流的方式流传到宜兴,并经当时劳动人民对于点彩技法的延伸探索,最终结合当地泥料逐步探索发展而来。紫砂脂泥富有极强的附着力与可塑性,施用于紫砂配体上,具有相当的装饰效果,这也是最初紫砂泥绘装饰的由来。
2、传统紫砂泥绘的技法特点
雍正时期的本色泥浆堆绘技法是传统泥绘装饰的一大特色,据资料记载,此技法由清代匠人杨季初所开创,其代表作有“紫砂绘唐人诗意笔筒”(图1)“泥绘牧牛图笔筒”等等,而有他所开创紫砂色泥堆绘艺术也是当今公认紫砂泥绘装饰最早最传统的装饰方法。此装饰技法的具体过程整体采用中国传统书画的技法即通过毛笔蘸水的方式在胚体上进行画面的绘制,然而所采用的原料是用紫砂泥浆作为着色颜料,并以毛笔作为绘制工具,而这种传统技艺的关键在于研磨,即需要通过将用于绘画用的泥浆进行研磨至细润无颗粒的程度,此外,浓稠度是其另一个关键因素,通过泥料的厚薄来体现出画面的层次感,二者必须进行严格控制,如此才能通过毛笔绘制出精美细致的紫砂装饰画面,达到理想中的效果,这也是紫砂泥绘成为一种技艺性极高的装饰手法的原因。
3、个人对于紫砂泥绘的观点与创新实践
从个人角度看来,传统泥绘装饰存在一定缺陷,例如,传统泥绘装饰易造成类似于浅浮雕的效果,由于紫砂壶是一种不挂釉的器皿,容易造成壶与所绘制画面在烧成时产生分离的效果,且具有一定的手感,在泡茶使用过程中容易给使用者造成茶垢不易清洗的体验。同时,在紫砂壶的保养方面,紫砂颗粒沙头较大,经常用茶水浇灌时可使茶脂渗入器物表面,从而达到润泽的效果,而通过传统泥绘绘制出的紫砂壶在日常使用中容易在茶水浇灌时造成茶渍的堆积,易使壶身画面因茶渍显得脏乱,从而给受众的视觉感官带来相对不舒适的效果。
考虑到以上提出的两个问题,相比于传统的紫砂泥绘,笔者个人则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进。笔者将个人的泥绘技法称之为“镶嵌泥绘法”。(图2)这是笔者自己通过近三十年的时间将紫砂泥与紫砂器皿相结合所探索出来的经验总结与创新方法。此方法相比传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其一,这种手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器物与画面分离的效果,让所绘制的画面融入器物之中,使得画面与器物达到浑然一体的效果。另外,这也规避了养壶过程中茶渍卡在起伏的凹画面之上的缺点。其二,这种装饰技法更能够凸显紫砂材料所反应出的内敛、古朴、含蓄的材质美,具备个人符号的同时亦不失现代的创意。
在适用器物方面,此技法可适用于壶艺、花瓶、挂牌、插屏及杂件等。在制作过程方面,在工具的准备上与传统没有太大区别,都为绘画用的毛笔、制壶明针、擦拭抹布,材料选择上,全部选用纯原矿紫砂泥。在技法方面,传统泥绘通常是用毛笔蘸泥浆直接在胚体上堆砌画面,且通过控制泥浆的厚薄程度来表现画面的关系。而此装饰技法则有别于传统泥绘,首先,在胚体上进行构图,然后再填以色泥,最后用明针进行施压,如此一来,可使得胚体画面产生出层次感,便于器物烧制出来以后与所绘画面融为一体,摸起来完全没有手感的同时保证了在使用过程中茶水养壶出包浆的同时,画面更易用茶水泡养出包浆而且画面在被水冲刷后色泽更加鲜艳立体效果更好招人喜欢。
4、结语
紫砂泥绘装饰凭借自身独特的魅力曾一度在流行于宫廷贵胄以及文人雅士之间,当中既有辉煌也有没落。但从来都没有被历史所遗忘,这也就是其能够经得起历史反复推敲的有力证明。而在如今新时代新环境下,当我们开始用时下全新的观念来重新审视这门装饰艺术时,更多考虑的是如何能够推动其进入到更高的一个层次中去。
笔者以上对于紫砂泥绘个人的探索只是对于紫砂泥绘的粗浅理解与实践,是一种对于创新的探究。在笔者看来,当今的紫砂泥绘装饰需要一些创新思维的注入,需要各位紫砂泥绘工作者进行更多的个人符号的发掘与探索,给传统的紫砂泥绘技法赋予新时代条件下新的理解,从而扩大紫砂泥绘的市场,让更多受众了解接受紫砂泥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并给他们带来更多更新的观感冲击,为紫砂行业注入新鲜的“血液”,焕发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冯振亮. 浅谈紫砂泥绘装饰[J].陶瓷,2014,(9):45-46
[2]赵美琴. 浅谈紫砂泥绘的艺术魅力[J].佛山陶瓷,2015,(9):64
[3]虞月红,李荷生. 紫砂泥绘装饰艺术初探[J].江苏陶瓷,1994,(1):46-47
作者简介:
贾益芳,女,高级工艺美术师、优秀青年陶艺家、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江苏省陶瓷艺术委员会会员。师从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陈建平老师。1968年出生于陶都宜兴,先后毕业于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陶瓷美术专业、南京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一九九O年在宜兴市美术陶瓷厂研究所陶瓷创新设计员,一九九五后调至宜兴市陶瓷公司教育中心,任美术职业高中教师。现职业从事紫砂陶瓷制作与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