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当前苏绣发展中的问题和对策

[日期:2019-06-30]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提要】苏绣是我国古老的手工艺,有着的二千多年的发展史。近年来,随着政府对苏绣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苏绣得到了快速发展,并成为我们苏州一张亮丽的名片。然而,苏绣的发展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苏绣的发展。本文就苏绣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其对策,谈些看法。


  【关键词】苏绣发展问题对策


  苏绣,起源于苏州,是我国的四大名绣之一。经过二千多年的发展,苏绣以“精、细、雅、洁”的艺术特征闻名天下。明清时期,苏州乡村“家家有绣娘,户户有棚”,清代乾隆时期,苏州就成为“绣市”。新中国成立后,苏绣进入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苏绣开始走出国门,迈向世界。苏绣被誉为“东方的明珠”,而驰名中外。七十年代后,苏州西部的镇湖、通安、东渚一带,特别是镇湖,妻子绣花,丈夫经商的夫妻店、绣庄更是比比皆是,并逐渐形成了富有文化特色、工艺精湛、民族风情浓郁、享誉全国的绣品一条街,成为全国最大的苏绣产业批发、零售、展示的集散地。镇湖刺绣成为苏州刺绣为中的一大亮点。镇湖绣品一条街和刺绣艺术馆闻名全国。镇湖的刺绣技艺队伍素质也在不断揰高,涌现出了一批优秀人才。近年来,苏绣的传承和发展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苏州高新区一年一度的刺绣艺术节,更使镇湖的刺绣名扬国内外,苏绣产业也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苏绣艺术融入到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用品,比如:服装、包包、丝巾、靠垫抱枕等等,装饰设计风格,例如:客厅的墙面背景、办公室里挂壁画、双面绣的屏风,既能营造出优雅、高贵、祥和的氛围,又进一步提升了对苏绣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苏绣的发展还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这些问题如不解决,就会影响苏绣的发展。


  一、苏绣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产品雷同,缺乏创新。镇湖绣品街虽然有几百家绣品店,但是他们的产品都大同小异,没有自己的特点。如见到哪家出现新的绣品,就争相模仿,很快各个店就都有了。其结果往往是创新者还未得益,而模仿的人却先收益了。这就极大地伤害了创新者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就没有人创新了。


  2、粗制滥造,以假乱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全国各大宾馆、景区景点、高速公路服务区开设的苏绣工艺品店数以万计,许多经营者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粗制滥造,以次充好、以假乱真。苏绣的特点是“精、细、雅、洁”,但是,有的人却为了快赚钱、多赚钱,粗制滥造,在电脑打印图案的底料上粗粗绣上一些线条,就算是一幅“苏绣”作品了。而不良商人也把这种粗制滥造的绣品冒充苏绣,欺骗外地游客。还有的则利用客户不懂刺绣,分不清机绣和人工绣的区别,就以机绣、电脑绣冒充手工刺绣,欺骗客户,以低廉的成本获取高额的利润。


  3、苏绣人才,青黄不接。目前在苏绣制作第一线的年轻的刺绣技术人员越来越少,技术和刺绣人才面临断层的危机。当今的年轻人面对各种诱惑很难安下心来进行这精细的苏绣工艺的创作。从目前的数据表明,从事刺绣文化的人数急剧下降,且绣娘年龄普遍在40岁以上,有的60多岁的老太还在刺绣戏衣。而许多农村姑娘百分之九十以上要上大学和技校,即使学历差一点的农村姑娘都不愿意做刺绣,主要原因,做刺绣又辛苦又枯橾,不如去超市、去工厂打工轻松,所以,目前,原来一直拥有八万绣娘的东渚、镇湖,现在从事刺绣这一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出现了青黄不接,断层的局面,绣娘的学历水平都普遍偏低,小学及初高中学历占据五成以上,大专及以上的绣娘学历仅仅只占不到7%。如果没有更加年轻的新鲜力量加入,将会严重影响后续苏绣技艺的传承发展。


  同时,各刺绣生产企业的设计人才缺乏是一种普遍现象,主要原因还是待遇低,留不住人才。这就严重影响了苏绣的创新和发展。


  4、苏绣技术标准缺失。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苏绣,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认准质量标准体系,导致经营者任意开价、购买者任意砍价,因为,有许多人购买了质量差、价格贵的工艺品而上当吃亏,造成了工艺品店的声誉越来越差,许多顾客不敢卖,怕上当的而不看不买工艺品,现在许多工艺品经营者都没生意,连房租都很难支撑,也许,这都是以次充好造成的结果。


  二、主要对策:


  2006年,苏绣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绣艺术得到了苏州市各级政府的重视和保护,苏绣成为我们苏州文化古城的亮丽名片。对于苏绣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希望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引起重视,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解决。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加强苏绣市场的管理。由政府有关部门牵头和行业协会组织检查,对苏绣市场进行整顿,对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不法经营者的违法行为进行惩罸,正本清源,重新建立一个风清气正的苏绣市场,从而保护苏绣消费者的合法利益。


  2、制订苏绣技术标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议市质量检验管理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尽快制订出台苏绣技术质量标准,对苏绣材料、刺绣技术、制作程序、检验要求等进行规范、制定标准。有了标准,才能保证苏绣的品质,才会让苏绣的产销市场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3、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希望政府部门要加大对振兴苏绣传统工艺的扶持力度,要对从事传承苏绣传统文化的大师和工艺美术师,根据传承贡献的大小给予一定的奖励,同时提高绣娘的工资待遇,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去关注苏绣、了解苏绣,并加入到刺绣的行业中来。


  4、加大培养苏绣人才的力度。苏绣艺术人才是苏绣艺术发展的关键。建议各大、中、小学开设刺绣专业班或刺绣特色班。从小学抓起,主管部门要激励刺绣大师主动走进各小学,为小学生传授刺绣技艺,激发小学生从小热爱苏绣、从小就会刺绣;各个职业技校也可开设刺绣专业,培养更多的苏绣学子,真正让我们的苏绣后继有人。更要鼓励刺绣大师,工艺美术师带徒弟,传帮带,并对传授徒弟成绩突出的给予奖励。


  作者简介


  陶丽琴,女,生于1978年11月11日,苏州市人,高中文化,工艺美术师,苏州市姑苏高技能重点人才,“古吴绣皇”公司技术总监。精于刺绣。代表作品:《虎头虎脑》、《石像》、《耕织图》、《喜相逢》、《双面金佛》、《天行健》、《五色鹦鹉》等,先后获得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大奖。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