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雕教学的探索

[日期:2019-06-05]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提要】2016年,作为江苏省吴中中等专业学校艺术系核雕方向课程的特聘老师,带着核雕走进了校园课堂,开始了传统手艺与课堂教学的探索。


  关键字:核雕 教学 探索


  自2008年以来核雕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小小的核雕迸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从少数人的家庭作坊式慢手工迅速成长为一门产业。仅凭一把刻刀,在毫厘之间雕镂出万千世界,成为了集欣赏健身收藏为一体的工艺品。


  核雕确凿见描述的核雕作品在明代。《清秘藏》记载明代有个夏白眼的雕刻师,能在核雕上雕刻十六个娃娃,眉目喜怒悉具,或刻子母九螭,荷花九鸶,其蟠屈飞走卓约之态,成于方寸小核。苏州核雕的起源来自太湖边上的小山村舟山村。经过大家十几年的精湛工艺和勤奋劳动,市场化的探索,舟山村创造了年产值2个亿的惊人成绩,带动了很多人来从事这门独特手艺,舟山村也成为全国闻名的核雕产业基地,中国核雕第一村。苏工注重精巧雅致,微中见宏,是我们这座文化名城的品牌。过去的手艺人多数文化水平不高,题材单一。核雕热火之后,更多各行各业的人来参与这个产业,导致市场混乱,良莠不齐。在市场的过度热下,人们过于追求经济效益而不在专注于内涵的提高。高端需求需要市场有更好的作品,核雕要更好的保存和发展,需要更多的创新。迫切需要培养继承传统手艺,又具有美术修养的新一代手艺人,这也是政府在院校开展传统文化学习的初心。


  把手中的事转换成现代课堂语系和成熟的课堂设计是一件需要很长时间来摸索的事。在院校课堂教学中,学生最重要的是培养审美能力。懂得美才能创造美,有了美的概念才能自如运用刻刀,核虽小,也是画面一副。学习雕刻,美术基本功是根本,练习素描能增强构图空间感的把控。书法和雕刻的线条流畅和力量是异曲同工。


  这些年,随着核雕价格的一路高升,市场的炒作,一些不良商家的囤货,原材料也变成稀缺资源。这对诚实的手艺人来说既增加了金钱成本又有费力寻找原料的困忧。好的设计能力能让你核型上不拘于形状大小长细胖短。随型设计,让你不用去抢那些市场热点规整大核。因为型质各异,还能让作品别具一格,没有重复,反而珍贵。瑕疵的也能巧妙利用,有裂的核能剖成两爿甚至几爿,设计江水游船,高山瀑布。橄榄核常有的白色斑点设计成一轮明月一笼包子,颇有趣味。虫蛀的眼儿设计了山洞提篮等。学生都是零零后,她们对事物有新的感知和喜好。刚开始练基本工的时候,同学们对反复的刻线条时间久了就开始乏味,专门设计了刻字练习课,比如刻自己的生日,父母的生日,藏在心里的有纪念意义的日期等等。慢慢的发现刻字是一种很好的练习方式,既能反复练习基本的线条刻法,点线面结合对画面的平衡美感也很有帮助。有同学送给父母生日礼物,有给好朋友的纪念物,因为有热情,学生们兴致很高,有效的进行了基本功的强化。等掌握了一定程度的刀工,开始正式作品的尝试,很多学生喜欢动漫和游戏人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个人爱好,随意发挥,有学生运用机器模型的构建法做出了卡通形象,比如小核做脸,大核做身体,长核做手腿。虽从技艺上来说不够精美,也是别具一格的大胆尝试。中间来练习一些前人名家的经典作品,体会高手雕刻的精妙之处,在经典和创意的雕刻练习中慢慢寻找个人喜好和风格。


  以前的核雕表现形式比较单一,核雕要走得更远更高,要把文化创意融入其中。课堂教学中,开展了文创的摸索。课程设计了编绳,串珠,打结等。如作品《玉兰临窗》:


  这件作品作者借用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分景手法。将自古深受人们喜爱的时常出现在诗歌,绘画等艺术形式中的玉兰花和我们苏州古典园林花窗,院墙,民居等用手工编绳的手法巧妙的设计成一个完整的主题。作品设计参照了清朝达官贵人佩戴的朝珠样式,挂坠为雕刻了玉兰花和花窗橄榄核珠。在手工磨制的三通橄榄珠上用薄意技法淡淡表现了远方的江南院墙等。耳环设计了迎风飘舞的玉兰花叶,上面雕刻了闻香而来的翩翩蝴蝶,远远和主题呼应。整套饰品选用天然环保的果子珠片,受Dior新春发布会启发,运用了黄铜的元素,这也是现在以及未来全球的饰品个性环保风尚。也是对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融合的思考


  借用自然和时间季节的退移,来回应作者日常生活历时关系中的感受和思考,如《荷塘欢歌》作者运用多年的国画基础,运用圆雕结合镂空雕法,将翠鸟,螃蟹,青蛙,蟾蜍,蜻蜓与荷叶巧妙结合。或俏立枝杆,或半藏卷叶,或轻点花蕊。将这些灵动的小生命表现得自然生动有趣。展示了一幅生意盎然的田园风光。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之美,是寓意万物于情性的心象华彩。


  手艺也好艺术也好,最重要的是提高内在修为。技艺只是基础,修养才能让艺术跨越。平时鼓励年轻的学生多积累文学和美学修养,多读书,多欣赏经典,多到大自然走走,多观察身边的美,多学习优秀的人,如此才能提升自己。美是相通的,有了美感才能有美的表达,这些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很长的时间。手艺者除了技艺的提高还要能静得下心,特别是年轻人,不被一些东西挟裹,坚定内心,踏实学习。工匠精神不仅仅是手艺,还是心性的专一,是技艺和心性的双重修炼。


  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对美有了更高的支持要求,学院教学更要注重让大家都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在传承的基础上加入时代的东西,作品尊从自己的内心,且有时代的声音特质。选好一条自己擅长的路走下去,就像落雪一样,一片两片听不到声音,积累多了,就一定能听到声音。新时代的手艺从业者,既要认同全球艺术发展的共时性特质,又要领悟中国传统文化,坚持中国文化身份和中国艺术方式,传承和创新,把我们家乡宝贵的文化遗产发扬光大。


  作者简介:黄芳,1991年毕业于吴县职中首届工艺美术专业,1996年毕业于苏州职业大学艺术系。1997—2012任苏州宏广动画有限公司美术设计,制片。其间师从舟山核雕名师学习核雕,作品多次在《艺博杯》《苏艺杯》等各大展会获金银奖。2016年创办苏州工业园区夏氏雕刻工作室,专职核雕创作。兼任江苏省吴中中等专业学校核雕课程专业老师。2018年获江苏省首届乡土人才“三带能手”。2019年获苏州妇联颁发的最美村姑(女工匠)十佳。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