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我国刺绣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日期:2020-02-21]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摘要】党的十六大以来,各地刺绣文化发展百舸争流、各显神通,刺绣文化产业迅速崛起,刺绣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态势良好,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刺绣文化体制改革仍不到位、刺绣文化产业政策不完备、刺绣文化产业法律法规不完善、刺绣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差等。为此,必须树立科学的刺绣文化产业发展观,坚持以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提升刺绣文化创新能力;坚持推动中华民族刺绣文化发展与吸收世界优秀刺绣文化相结合,走中国特色刺绣文化产业发展道路。


关键词:刺绣文化产业 发展


自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刺绣文化产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发展欣欣向荣,十七大报告中,如此阐述:“当今时代,刺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指示,将对我国刺绣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阐述如下,供各位同行交流。


一、我国刺绣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1、我国刺绣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态势良好,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引用国家统计局2004年以来的统计数据,中国刺绣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都比同期GDP增长速度高,年均增加值1000亿元,增幅15%~20%,占GDP比重年均提高0.15%。

中国刺绣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在20017年,总数达到了1132万,占全部从业人员1.48%,占城镇从业人员比重为4.0%。2004年至2007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刺绣文化产业普遍快速增长,其中江苏省年均增速24%,呈现出总体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基本实现了刺绣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2、党和政府的刺绣文化管理方式逐步从微观管理转向宏观调控,刺绣文化产业宏观调控机制基本形成

3、刺绣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加快,高新技术推动新兴刺绣文化产业的形成和传统刺绣文化产业的升级

  15年后至今,我国刺绣文化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与多产业融合的发展趋势,产业关联效应越发明显,刺绣文化产业和传媒产业融合,传统大众媒体和新媒体流量涌入,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场景,私域流量与大众流量交相辉映,让刺绣文化产业的发展更加健全,而手游类、App类刺绣文化产品,尚待开发。


二、我国刺绣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刺绣文化产业在中国的发展成果,有目共睹,长足进步值得高兴,却并不值得骄傲。全球格局下,我国刺绣文化产业依旧缺乏龙头产业带领,与世界先进文化之间的差距依然巨大,我国刺绣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制约因素,也不容忽视。


  1、刺绣文化体制改革仍不到位

在我国文化产业管理体制的大背景下,刺绣文化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部门分割、各自为政,有效沟通成本大,且沟通不及时。

  2、刺绣文化产业政策不完备

  中国刺绣文化产业政策的制定速度和更新频率,严重落后于现实情况的变化速度,刺绣文化产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思潮、新媒介、新方式的不断涌入,势必会在实践中带来新问题、新情况,对前瞻性的强烈要求,也增加了管理政策的制定难度,若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极容易造成产业发展问题,甚至有可能弄巧成拙,变成产业发展的障碍。  

3、刺绣文化产业法律法规不完善,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和民族刺绣文化资源的保护不够

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虽然又根据WTO原则制定了一系列新的管理办法,但我国现存法规体系与WTO对中国刺绣文化产业政策的要求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更加凸显我国对知识产权和民族刺绣文化资源保护方面法制的不完善。


  4、刺绣文化产业规模仍较小,整体实力差,竞争力弱

中国刺绣文化产业的分布,没有用文化勾连、统筹活动等方式,形成规模效应,刺绣文化企业数量虽然够多,但鲜有利用刺绣文化本身魅力,输出内容的企业。大格局来看,整体实力较差,且竞争力不足。


三、加快我国刺绣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时代在发展,2010年后,中国刺绣文化产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伴随着挑战,也存在很多发展机遇,金融危机、疫情、天灾等迟滞了中国经济甚至全球经济的发展,也严重影响到刺绣文化产业的进步,但是越是经济萧条的时期,人们对于物质消费的需求会缩减,而对于精神消费的诉求会高涨,这也给我国刺绣文化产业的弯道超车提供了跑道。


  1、在发展认识问题上,树立科学的刺绣文化产业发展观,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我国的经济发展一直都是东南强,西北弱,应对此现象,我国也提出了“振兴中部”和“西部大开发”的国家层面战略。同样的,中国刺绣文化产业的布局,也呈现出“东强西弱”。我国东部地区,在产业发展历史和产业发展经验上,具备相当程度的优势,如资金、工艺技术、人才培养等。

而我国西部地区,虽然拥有风格突出、针法丰富的民族民间刺绣工艺,但是因为交通、地形、经济发展、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制约,缺乏行之有效的发展方式,尽管如此,缺点、劣势、困难等瑕不掩瑜,我国西部地区也有特长和优势。

促进东西部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也是必经之路。


2、在发展战略问题上,坚持以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增强刺绣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提升刺绣文化创新能力

两驾马车的理论,深入人心,而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就是我国刺绣文化产业发展的两驾马车。

体制改革是道路,科技进步是动力,两者对于创新能力的提升,对刺绣文化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以体制改革激发大格局下刺绣文化的创新活力,以科技进步带动刺绣文化产业的供应链整合、生产过程优化、资源充分利用以降低成本,刺绣文化产业将迎来井喷式发展。


  3、在发展策略问题上,坚持推动中华民族刺绣文化发展与吸收世界优秀刺绣文化相结合,走中国特色刺绣文化产业发展道路

政策法规的完善,需要进步推动,而且需要花大力气推动,中国刺绣文化产业也需要有“走出去”的思想,到更大的市场去崭露头角。全球市场对于刺绣文化保持追捧态度,我们也需要鼓励本地刺绣文化企业去海外攻城略地,加大我们刺绣文化跨国公司的建设。外贸政策的完善将激励中国本土刺绣文化力量,依据国际惯例开展国与国之间的刺绣文化产品代理和咨询中介服务,文化输出也是价值观输出,用我国瑰丽的刺绣文化去满足全世界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中国文化的精神需求,我辈中人,必须躬身入局。


4、在具体实践中,一是要坚持刺绣文化体制改革,走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道路

我们要继续完善积极的刺绣文化产业法律体系,构建既与WTO原则相适应又符合中国国情和刺绣文化发展需要的刺绣文化产业法律系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大家都按照制定好的契约、规则去发展,依法竞争、公平竞争、依法经营、合理经营,一定会开启中国刺绣文化产业欣欣向荣的崭新局面。



  参考文献

  [1]蔡尚伟,温洪泉等,刺绣文化产业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张晓明等,刺绣文化蓝皮书:2006年中国刺绣文化产业发展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范周,2009全国刺绣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4]张晓明等,刺绣文化蓝皮书:2009年中国刺绣文化产业发展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5]欧阳友权,刺绣文化产业概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6]李思曲,李涛等,刺绣文化产业概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7]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8]杨利英,我国刺绣文化建设的创新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的新经验[J].理论探索,2009,(4).



作者简介:张建英,高级工艺美术师,苏州市民间工艺家。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