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艺术和当下社会的关系

[日期:2019-07-15]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摘要】现代艺术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方面,现代艺术在西方生成,与它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息息相关。中国现代艺术发展于20世纪20、30年代左右中西融合艺术,抗日和文革时期,由于特殊的社会背景中断了现代派艺术的发展,后抽象艺术推动了现代艺术发展,直至20世纪70年代再次推动现代艺术的发展。“八五新潮”到“八九现代艺术”时期是现代艺术与后现代艺术交织发展的时期。在1989年之后的艺术被人们视为当代艺术,在当代艺术的潮流之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多元、包容和开放的气息扑面而来。本文首先对西方的现代艺术开始了解并探讨,后从中国当代艺术家们的艺术作品和当下的社会的关系进行分析论证,最后通过艺术价值和意义的角度得出结论。


  关键词:现代艺术,当代主义,艺术价值,社会关系


  正文:


  一、浅谈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


  “现代艺术”是西方20世纪以来的占主导地位的艺术形态。从20世纪初开始,随着西方社会进入现代时期,出现了与古典艺术和近代艺术不同面貌的现代艺术。例如我们比较熟悉的20世纪初至一战的的野兽派、立体派、未来派和抽象派;一战至二战结束的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和社会现实主义;二战后的抽象表现主义、波普艺术、超级写实主义。(如图)当然,无论何种艺术形式,其所反映和表现的都是现代社会变化给人们带来的社会心理特征,都是艺术家对艺术表现形式的探索。


  西方现代艺术作品等


  因此在各国的现代化过程中,都出现与自身社会发展特征相关的、具有自己文化内涵的“现代艺术”,在内容上反映了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在艺术形式上体现了现代精神。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上的先行,西方“现代艺术”对全球的影响是相当大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各国的艺术就是西方的翻版。中国的艺术在20世纪的百年发展中,就有自己鲜明的文化上的“现代性”。


  二、中国“现代性”的“当代艺术”


  “当代艺术”具有现代精神和具备现代语言的艺术,所体现的不仅有“现代性”,还有艺术家基于今日社会生活感受的“当代性”,艺术家置身的是今天的文化环境,面对着今天的现实,所以在她们的作品中必然会有今天的时代性。「1」中国当代艺术诞生于于85美术新潮,后又到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正值文化批判热兴起,西方现代思潮的涌进,艺术家们的作品分别都和当下社会的关系息息相关。


  (一)早期的当代艺术


  下面将例举现代艺术中的“政治波普”第一人油画百家王广义,他是中国90年代政治波普艺术的典型代表人物之一,也是85美术运动中的风云人物。,他曾经用“文革”的政治招贴画与西方消费广告一同放置在作品中,利用反讽的手法表现出对商品消费主义的讽刺。他的《大批判》系列作品一味地持有批判的态度,对当时社会的嘲讽,把社会主义和消费注意结合在一起。虽然在形式上仍保留了对西方的借鉴,但在内容上却紧紧地结合了中国的国情。(如图)


  王广义大批判-《可口可乐》《艺术与权力》


  80年代后正值中国对外开放,例如余友涵的一系列的抽象“圆”,和以毛泽东为主题的色彩明艳、花朵鲜簇的绘画表现了对中国大半世纪以来文化史的个人看法,他的画中有批判性和讽刺性,有客观的立场,但又不完全的否定。作为后89新艺术潮流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方力钧,光头泼皮这个符号的产生,玩世、泼皮幽默作为一种在精神上自我解脱的方式,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传统方式,可以从中看到社会背景对他艺术形成的重要性。(如图)


  余友涵《毛泽东》方力钧光头系列岳敏君笑脸系列


  “自我形象”塑造的岳敏君,他在创作中以其鲜明的形象和风格特征在中国当代艺术界里占有独特的位置,“它”开口大笑的作品总出现在某种场合中。同时岳敏君这一代的艺术家成长于中国市场经济政策开始实施并加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也是一个世界经济繁荣的时期,他们以另一种方式展现社会,千方百计的去打破社会。「2」


  (二)新媒体艺术家们


  无论社会还是艺术,都出现了对文革及其艺术的反省和批判的思潮,在新媒体艺术发展中,艺术家们还是当代艺术家吗?艺术作品建立自己的价值体系,将自己的思想表达在自己的作品上。


  就此有些艺术家们也在努力把自己和现实的社会生活隔离,画他们眼中的世界。例如中国新生代艺术家迟鹏,他的作品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我和我和我自己》、《奔》等作品不反映痛苦,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也不需要别人的评价,有着自己的价值体系。这个时候缪晓春对艺术史的态度彻底颠覆了这个令人厌倦的观点:旧的总是已经渗入到新的当中,使用了一种相反的观察方式,在旧的当中发现了一些新的东西,新技术带来新的可能。


  迟鹏影像作品缪晓春《虚拟最后审判》


  总结:


  受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在中国“当代艺术”中,与当下社会的关系,无非分俩类艺术家。一类是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作品中拥有一定的艺术符号,表达着一种反讽和批判,和对当下社会的一种思考;另一类便是努力把自己和现实生活中的痛苦隔离开,画他们眼中的世界。


  从艺术价值和意义的角度,又可分为正面和负面,积极和消极。在当下的社会背景下,艺术的价值已不再单一,不同的艺术家与欣赏者对艺术有着不同的感悟。由此看出艺术的价值在于人性的把握,在于超出艺术作品外人们基于自身感性理念对客观现实世界的感悟。艺术的价值至关重要,但对于艺术家而言尤其应该重视艺术的审美价值,减少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对艺术创作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样,艺术家才能在创作之中找到生活的真正意义,才能减少大众对艺术错误的理解。


  参考文献:


  「1」迈克尔·苏立文中国艺术史世纪出版集团2014:278


  「2」吕澎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进程与市场化趋势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334


  作者介绍


  姜炤(1980年11月9日),中国金属工艺师,木纹金工艺传承人,其后创建了自己的品牌“姜造”,它根植于东方的民族观念、习俗和价值观于自己的品牌和作品。创办人兼设计师--姜炤自品牌姜造创立以来,以精致的制作手艺,神秘的木纹金传统技术、独特的款式设计被熟知。中国觐鋆金银工艺博物馆艺术总监、金属工艺师、木纹金工艺传承人。第一位受邀参加巴黎工艺创新双年展的中国金属工艺艺术家。并拥有个人独立展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