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绣制人物肖像的感悟

[日期:2019-07-02]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提要】绣人物肖像,一个人一个样,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点,有胖的、有瘦的、有严肃的、有慈祥的,各不相同,若差之毫厘,则失之千里。所以,绣人物肖像是相当难的,必需要达到一定的绣技。笔者经过十几年的刺绣,谈一下绣制人物肖像的几点感悟。


  关键词:刺绣、人像、创作、感悟


  一、读懂人物肖像


  人物肖像的绣制,首先要对此幅画细心解读,要精准地对它的画理、结构充分的了解,才能下针如有神,以针为笔,以线为色,也才能绣得惟妙惟肖。


  二、巧妙运用针法


  绣制人物肖像,既要有专业的画理知识,又要有熟练的刺绣技艺,还要巧妙运用针法,以我的长期实践经验,需要先审清画作层次的主次,先粗后细,即先绣好人像的相对粗针部分,如背景、衣质等等。最后绣人像脸部,脸部的相对细针部分针距较短一些。一般地说,衣质和背景用线的细化程度要比脸部粗长一些,这样更能绣出作品的层次,如果先做好了细化的脸部,那么有可能在做相对粗化的背景衣质时把细化的脸部刺绣拉动,有可能造成脸部细微的走样。这种情况要尽可能避免。其次要采用细乱针法(三散针法、平绣、绞针)作为主体针法是比较理想的。这种针法既有历史传承精华又有现代创意内涵。非常适合表达人物的外在美,并且具有仿真的效果。


  三、精准把握神韵


  一副肖像作品绣得好不好,关键看绣得像不像,假如,不能精准把握人物肖像的神韵,那绣出的作品就会成为一副次品,而要绣出神韵,首先要形准、色准。人的传神,全在眉眼。刻画人的表情,大多以表现眉目为主。一般地说,男子浓眉大眼,女子细眉细眼,但也不能绝对化,必须根据绣中肖像的神态去施针绣制。但刺绣是人工针线绣制出来的,所谓的“失之毫厘,缪之千里”,往往一开始绣还能掌握“准”,但越绣越走样,不过在绣者细心的琢磨下,才都能一直绣得“准”,“准”代表形准、色彩关系准、透视准,达到这个层次可以称之为炉火纯青了。


  四、配好色用好线


  线色的运用相当重要,脸部、头发、服饰等都要与肖像的一模一样,如线色搭配不当,用线不准,就会绣得与原稿千差万别。因此,首先要配好线色,用线一定要与肖像的皮肤、服装、背景等色彩相同,如线色差一丝丝也会导致绣品的效果;其次要把好粗细布局,小小的一根线可以把它分割成一百小丝以上。但在实际应用中并不是越细越好。主要是依据刺绣人像的风格、表达意愿及刺绣的自身特点来决定。总体上说,整个脸部的用线都比较细化。眉毛的部分可以更细化一些,细化到大约是一根线的六十四分之一。但这些都不是绝对的,而是要根据剌绣的具体要求和效果而定。


  五、我绣《乾隆皇帝大阅图》


  去年10月,我接到了沈大师交给我绣制郎世宁《乾隆皇帝大阅图》的任务,当我接单后,没有马上动针,而是先细细地读稿、研究原画的品味和意境,此图描绘了乾隆皇帝于京郊南苑举行阅兵式时的情景。乾隆皇帝戎装骏马,英姿勃发,他头戴金盔、身穿铠甲,骑在骏马上,精神抖擞,表情中既带有帝王的威严,又充满着自信。整幅作品具有强烈的写实风格,画中的乾隆皇帝五官凹凸有致,立体效果明显,他身上的盔甲也描绘得十分细致,具有很强的金属质感。戎装像,头戴盔、身着铠,戎装骏马、英姿勃发,体现了清朝皇帝的尚武精神,这应该是郎世宁的盛年佳作。毫无疑问,这是一幅形神毕肖的“御容”肖像画,也是一幅非常成功的新体肖像画。全图画法细腻,色泽华丽,基本上以色塑形,不显线条痕迹,具有浓厚的欧洲绘画风格。


  当我下第一针时,我信心十足,在长时间的绣制下基本的背景轮廓完成了,远近层次感也表现的井然有序,动物马的神韵和行态都呈现出来了,还有御马是一匹汗血宝马它的肤色和肌肉感也表达明确。人物是最重要的部位,尤其是脸部,既要像又要准并且要达到人物的韵味,虽说有着丰富的人物绣制经验,可如何准确的把握好这副乾隆皇帝的肤色和眼睛的眼神,我动作了脑胫,先用了一些常用的平绣和乱针绣针法,线色由粗到细由艳到暗,由深到浅分层加色,心想着乱针绣能够集合油画画理分层加色,平绣能够使得皮肤细腻富有光泽,可在绣制画面中总难避免作品有些“呆板”和缺少“匠气”和“生机”。由是我反复琢磨和调试,最后采用了沈大师独创的三散针法,结合平针、乱针,绣出了人物脸部的生机,克服了“呆板”没有匠气的画面,并且赢得了广泛的好评。


  六、总结


  总之,绣人像艺术是刺绣艺术中难度最大的一门技艺。创作者必须全心全意一丝不苟地投入。有志于刺绣人像艺术的艺人必须排除任何急功近利的心态,要有永不放弃的执着的坚定的匠心。人们常说“十年磨一剑”,但对于刺绣人像来说,十年不一定能磨成一剑。有的艺人在这个方面试尝了十几年,还是没有成功,很不理想。有的人努力了两三年就很有效果。这就是工艺师之间的个体差别。所谓的悟性,就是对作品的全面理解,并全面发挥自己的创作灵感。所谓的投入就是以坚定的决心、宁静的心情、不畏艰辛地一心创作。现在,在刺绣肖像领域里钻研技艺的人似手越来越少,这十分令人担忧。在此,我真切希望有志者与我一起努力、一起探索!致力让我们苏绣这朵奇葩在我国的神州大地绽放得更加鲜艳夺目!


  作者简介:吴育琴,女,生于1979年01月25日,苏州人,高中文化,计算机中级,工艺美术师,苏州市姑苏高技能重点人才,苏高新工匠。公司技术总监


  其代表作品:《秋色》、《龙凤福字》、《前程万里》、《富贵牡丹》《丰收》、《天女散花》、《唐卡》、《天山积雪图》、《千里江山图》局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