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本文以作者10年学校文化设计经历为背景,探讨了当代学校文化建设中景观文化设计的方式方法,以实际的操作为例探索出独特的设计思维,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学校文化、景观文化、景观设计、校园文化
一、学校景观文化与学校文化关系
学校文化是学校拥有的在物质及精神上的财富,它源自于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师生员工的共同创造。物质上表现为学校的环境风貌,学校的硬件设施设备;精神上表现为思想文化、人文文化、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学校文化的建设对于规范师生行为,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启迪学生心智具有深远意义。学校文化识别系统包含了学校理念识别系统(MI)、学校行为文化识别系统(BI)、学校视觉识别系统(VI)、环境识别系统(EI)四大方面。其中环境识别系统包含了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室外环境主体表现为景观部分,其占有体量最明显,也最直观。
二、学校景观文化的定位
马克思说过:“人创造环境,环境塑造人。”环境是决定一个学校发展速度和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不同的校园环境体现着不同的文化氛围,凝聚着不同的人文精神。当我们走进一所学校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它的建筑,它的景观,它的一切映入眼帘的视觉图像。这第一印象往往会深深打动我们内心的情感,在心理上产生微妙的变化,甚至会影响我们的一生。
学校是文化场,景观设计仅从传统园林的要求和审美标准已经不能满足当代校园的文化需求。校园景观环境应融入更多的教育含义,并结合景观墙、雕塑、亭廊、宣传栏、山石等造园元素适地点缀校园环境并使之成为视觉焦点。通过对学校文化内涵的剖析延展,用物质的载体显现出学校的精神品质。
三、学校景观文化的设计方式
(一)梳理与提炼学校文化,提出设计主张
从学校理念、发展历史、地域背景、学校师生访谈中可以发现办学者思想基础、办学目标、学校象征、学校精神等,从而形成对学校的抽象意识,并能用设计的语言加以描述形成设计主张。例如在海门港实验学校的学校文化设计中,其学校精神是“拓海领航敢为先知学尚德行天下”,我们最终提炼出“蔚蓝如海书香校·赶海为先港校人”的设计主张,基本定义出设计色彩、设计氛围和要表现的精神。
从意识转换到设计主张即是策划的开始,一旦确定将作用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以保障设计的意蕴符合学校的气质。同时有助于设计者同学校形成共通语言。
(二)定义主题,进行场地规划
学校的绿地格局有别于市政园林,主要有绿地分布散状、单块绿地面积偏小、边缘绿地利用率不高几大特征;从初期投资和后期维护上学校的景观经费与人员投入也远低于市政;学校同时是教育场所,环境使用群体特殊;功能利用上各学校理念不同。景观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特征,形成适合学校的景观模式。场地规划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1、主题定位。常用的方式有根据功能建筑、教学需求和时代需求来定位主题园。根据功能建筑赋予分散绿地相对应的主题园,如近实验楼可以设置科技园,近行政楼可以设置教育名家园,近教学楼可以设置棋园。根据学校教学需求定位主题园,如各类课程园和地域特色园,如英语角、阅读角、魔方园、室外舞台、生物园、节气园、种植园、海洋动物标本园、儒学园等等。根据时代需求上会更加符合时代教育的需求例如江苏省课程基地的实施,可以借助室外绿地构建同课程基地相符的活动空间。
2、图形平面规划。图形规划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基石部分,学校绿地的图形规划除了涉及人体工程学、园林风水、专业规划原则等园林专项设计的要求外,需要置入教育元素来形成区域划分。这类元素包含教育符号、课程符号、认知符号、意识符号等。例如英文字母、琴键、棋盘、键盘、印章、泥螺、脚印等。
(三)纵向设计,实现景观小品构建
图形基本规划确定后,最重要的文化表现环节即景观小品的植入。学校景观小品的设计遵循的原则有:
1、构建学校小品文化景观服从学段的差异化。
小学阶段更多赋予童真、趣味、想象、艺术化;初中阶段赋予更多求真、心理、诗意、生活化;高中阶段倾向简洁、务实、思想、精神化。
2、学校景观小品立意需同学校文化场相符
学校景观小品的立意可以从以下方面探寻:
1)为课程服务
小品景观同学科课程或者校本特色课程相结合。
例如,浙江长兴县槐坎中心小学采用地方物产竹子为制作材料打造临摹台,既能展现地方特色又同书法课程相结合。
2)承载历史
优秀的文化需要弘扬,学校的文脉须得延续。设置一处记载历史的景物,成为凝聚师生情感的纽带。
例如,张家港梁丰初级中学将入口主干道改造成水景,水景两侧各设置3组校史浮雕景墙,从学校历史、文化溯源角度承载学校文化。
3)为学校特色文化服务
围绕学校某一种特定文化,设置体验场所、场景,树立形象、标识,延展知识、文韵。
例如,海门市四甲高中为国防特色学校,校园内设计有“军魂雕塑”,雕塑由平鸽、火炬、党旗、长城等元素进行艺术化构建。
4)精神象征
学校的精神是抽象的,景观小品可以将抽象的物化成为具体的符号,用可视可触的小品载体物象化学校的某种精神。具体化的小品富有多重联想和多层寓意。
例如,靖江市靖城中学雕塑小品从与马洲书院“尚文尚理”历史渊源文化中提炼出现时代学校对于学生的素养需求。“文”则博览乐艺,“理”则思辨达理。承接历史,恩泽现代。
5)烙印学校符号
学校标志、吉祥物、标准字等是学校的视觉符号,用适当的形式、选择适当的载体展现在环境中。自然间出现、不觉中记忆、回味时深刻。
例如,常州市湖塘桥实验小学室外座凳以学校名称拼音字母组合创意,成为学校靓丽风景线。
6)发挥文宣效用
宣传栏、导视牌、绿地提示牌在学校必不可少,赋予它们更多的文化与艺术味道,更能沁人心扉。
例如,海门市能仁小学长廊以字母为元素,作为宣传栏结构,视觉上有冲击力,能更好的实现文宣效用。
7)为教育生活服务
“在”学校,是师生独有的生活模式,环境场所的温馨幽静、自然花香、优雅闲趣让教育生活更加充盈,让师生更加亲切。
例如,南京市燕子矶高中水景,在教学楼前开辟出叠水休闲空间,水景上方木栈道温馨亲近,叠水流动充满生机,岩石绮丽让人心旷神怡,为师生提供一处雅致的休闲读书空间。
四、结语
优美的校园环境是学校景观环境打造的基础标准,学校在构建环境景观时在优美的基础上需要融入有内涵的文化景观,有意识的传递文化精神,师生身临其境的环境美感和动人心智的情感交流便会油然而生,激发着人们爱校、爱人生、爱大自然的审美情趣,从而实现文化育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孙孔懿.学校特色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30-45
【2】秦岭.学校环境文化建设,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8-30
作者简介:钟世春,女,1987年生,重庆梁平人,学士,四川农业大学,园林专业,毕业后从事学校文化设计工作至今10年。现任职于江苏东师教育研究院,专注于学校文化研究,同时担任江苏源美教育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设计顾问,已为百以上所学校提供主导设计和生产制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