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纹样在当代日用陶瓷中的运用

[日期:2019-07-29]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摘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源远流长,中国传统文样可谓是内容广泛、种类繁多,不同时代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在工艺美术作品中都有所体现。本文基于此背景下分析研讨中国传统文样在当代日用陶瓷中的设计体现,并提出不同传统文化元素在日用陶瓷中的应用,以及具体的应用方法,旨在进一步促进日用陶瓷的有效设计,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关键词:日用陶瓷,传统纹样,应用


  引言


  中华民族历史可谓是源远流长,日用陶瓷属于特殊文化载体,有着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陶瓷文化可谓是源远流长,蕴含着浓郁的人文底蕴以及独特的艺术表现张力。陶瓷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流传范围最广,当代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充分重视传统纹饰在众多领域的应用,通过机械化的生产规模,已经将传统纹样广泛应用于陶瓷制作之中。陶瓷是经过高温烧制的,具有稳定性且抗氧化性等众多特点,并且陶瓷取自天然矿物,含有钙镁、钾、钠、铁等众多元素,有益于人体健康。当代陶瓷制作工艺可谓精湛,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元,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有助于提升人的文化内涵以及品味。传统文耀属于中国特有的装饰图案,为日用陶瓷设计带来了众多的灵感以及创新启示,当前陶瓷产品市场中也具有众多代表吉祥寓意的装饰陶瓷器具。当前部分日用陶瓷设计形式盲目照搬,缺乏时代性与创意性难以满足现代人们的多元审美需求,所以必须要将传统文要与日用陶瓷有效融合,使日用陶瓷的设计具有创新性,才能够深入了解传统纹样的发展历程,挖掘并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设计出与时俱进的日用陶瓷,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是人们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


  一、日用陶瓷概述


  日用陶瓷也称之为功能性陶瓷,是由生活中产生,在生活中规范和积淀的。早在远古时期,中华先人们便应用果壳和编织物糊泥经过火烧制成陶器称之为日用陶器,在世界范围内不同领域的民族祖先都有过做陶器的历史文化。原始社会人们制造日用陶器时并没有树立造型意识,在新石器时代之后,彩陶造型体现出人们有意识进行造型设计这一观念。在日用陶瓷发展过程中人们创造了多种形态造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也逐步淘汰,部分造型被流传下来,得到进一步完善。日用陶瓷是在器具生产前根据相关要求以及工艺材料、陶瓷材料应用艺术与科学手段进行设计,通过改革与创造明确陶瓷造型的结构与形态,达到预定的要求与目的。日用陶瓷具有耐腐蚀、抗氧化、高温烧制、耐高温等众多优点,分析功能作用,能够发现日用陶瓷可以划分为餐具和灯具、茶咖具与文具等等。


  二、传统纹样概述


  在现实生活当中,人们对于“传统的纹样”思维较为固定,每当人们谈到“传统纹样”时就会联想到概念的图案。例如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等,往往在设计的过程当中,通过角度进行衡量,能有效的增强人们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所以在设计图案过程中,要根据器物的形状使用以及各方面的结构进行色彩以及纹饰的创作和创新,有效的提高工艺的高效性,并且使工艺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器物的使用方向。但是在传统的美术创作过程中,由于公艺技巧不够成熟,所以在创作图案时难以有效的将色彩纹饰描绘在图案当中,从而使得公艺作品的创新和美观不够完善。


  由于我国历史文化较为悠久,中国传统的文样内容较为复杂多样,且具有丰富的文化色彩以及美好的寓意。所以美术作品当中的文化主题也较为鲜明和具有色彩性,通过创造性的将各种图案,以及吉祥的话语融入到公益创作当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色彩。美术学者在创作艺术作品时要不断的创新,不应该只了解中国传统纹样的风格以及各项特点,而是在以中国传统文化和优秀的美术作品作为创作的基础,进行创新和实践,融入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多项元素进行创新性的创作,更好的为我国民族以及时代的发展注入新鲜的活力。


  三、不同传统文化元素在日用陶瓷中的应用


  (一)原始社会


  中国原始社会时期,装饰图案与人们的生活以及生产方式有着十分紧密的关联性,原始社会时期的日用陶瓷纹样主要是几何纹,陶瓷母体是三角纹与条纹、原点文与方格文等等。风格粗放,且图形简单具有动感,讲究结构对称,色彩主要是以黑白红为主,风格质朴,但是却具有较强的力量感,题材是动物以及植物纹样。新石器时代,彩陶具有较强的纹样装饰,并且线条流畅,会使人们感受到原始的图腾气息。例如:有的陶瓷咖啡具应用宝石瓷材料,相比较普通的瓷泥大有不同宝石瓷材料属于山东淄博的特色材料,质地坚硬且色泽暖灰,体现出沉静且含蓄的效果。


  (二)汉代缠枝纹


  陈志文的历史较为渊远,禅之文的构思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在戚戚装饰纹样中出现二方以及四方连续文,体现的是云气,但是采用了交替与反复的艺术表现手法,所以具备了缠枝纹的基础特征。


  (三)方格纹在日用陶瓷中的应用


  方格文出现时间较长,有大小、粗细与斜方格、双线方格、长方格等不同纹样。方格文具有规律且赋予变化,广泛应用于现代设计领域。例如可以将方格文应用于茶具装饰,为了有效避免应用方格文显得过于单调,可以在方格间点缀不同的圆点,通过稀疏错落的安排能够以原点的静态来衬托动态,从而使得动静结合取得良好的表现效果。


  (四)涡纹在现代日用陶瓷中的应用


  例如马家窑彩陶中应用线条的水平,可谓是令人惊叹。马家窑纹饰主要是以线为主,密集并且粗细均匀,应用线的弯曲体现出动静,应用线的方向体现出旋转线条的加粗和密集,使得器具更具动感且有力量。例如可以在餐具中应用线条进行装饰,通过体现出基本的装饰元素以及色彩,借助不同粗细的线条来体现出盘子的旋转与动感,通过配备色彩鲜明的图案,能够给人们轻松愉悦之感,即便是简单也不缺乏变化,能够将马家窑彩陶中的密集纹样变得简单化,也为用餐提供了新的亮点。


  (五)吉祥传统动物元素的应用


  在陶瓷设计中最为常见的动物有鹿、龟、仙鹤与鲤鱼、鸳鸯和白头鸟、龙凤等等。这些常见的纹样是群众们喜闻乐见的神话传说,或者是文学典故中孕育具有特定思想的内容。例如五只蝙蝠围住一个寿桃则是五福之意,五福是人们对于福的深入理解,拥有五福就是寿比幸福。陶瓷上印有鲤鱼纹样,则是鲤鱼跳龙门一举成名,三羊开泰则寓意吉祥交好运。


  四、传统陶瓷纹样在现代日用陶瓷中的应用方法


  (一)装饰手法多样


  因为我国历史文化较为悠久,在传统的彩陶文化创作过程中,由于素材较为单一,所以淘气中的色彩以红白黑为主色调。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技巧的掌握越来越成熟,所以在原有的彩陶文化基础中,通过对色彩的不断创新和引入大胆的使用几何纹饰进行艺术创作能够展现更多的艺术色彩,更好的陶冶人们的审美观念。由于颜色是人类辨知和欣赏的重要核心,所以通过对于色彩的运用和创新,能够有效的刺激人类的感官,使人们能够在世界上提高审美能力加深欣赏的印象和感悟。所以利用真实的色彩制作几何陶瓷,不仅能够将陶瓷的美感展现出来,还能够刺激人类的感官,使陶瓷不仅能够满足日常使用的需求,还能够提升欣赏和感悟的地位。


  (二)装饰造型结合


  在传统的陶瓷创作过程中,由于创作是根据陶瓷的整体性进行装饰,纹样于壶身作为陶瓷创作当中的单独个体。在茶具设计过程中要充分的将茶具的创作与以人为本的创作理念进行相互结合,真正的将茶具的使用和欣赏符合人类的生理结构,查提高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例如在茶具设计的过程当中可以通过对茶具的整体性设计,大小尺寸以及形状,以及人类到拿捏方式和喝水的方式进行创作融合,更好的提高茶具的使用效率和欣赏水平,使茶具能够在创作过程中,更好的便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需求。在现代发展过程中由于日用的陶瓷装饰设计要跟现代化元素进行必要的融合,所以在设计时要兼顾当前的生产线以及现代工艺进行设计和创作,对原有的元素进行保留和创新,并且将整体性进行简化,从而增加陶瓷的综合性能。


  (三)西方审美冲击


  当前国与国间的交往不断密切,现代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世界的文化交融越来越频繁,西方的文化思想对我国传统的文化带来严重性的冲击。由于现代陶瓷装饰和艺术形式受到了西方文化的碰撞,所以很多表现形式,容易在碰撞当中呈现西方化。作为一名陶瓷的创新者要不断的根据现阶段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文化的发展理念,进行深入性的探讨和对比,创造属于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装饰特点,符合人们现在的生命观念,更好的将陶瓷的审美与现代人们进行结合,提高陶瓷的审美价值以及装饰风格。


  结束语


  结合上述内容,我们能够发现要想研究古代作品,必须要分析历史知识以及装饰模样,深入探究作品中蕴含的众多元素,例如人类与图案间的关系,图案与人们的生活和理想是在怎样的条件下产生的,通过各类研究能够取得良好的研究思路。传统几何纹样应用于古今中外的装饰领域,人们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对于日用品的精神以及物质也有着多元的定义,将传统的几何元素应用于日用陶瓷之中,取得新的表现效果,这是设计师需要探究的重要课题。几何纹样体现出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精髓,所以深入研究几何纹样,了解传统几何纹样发展内涵,能够深入理解传统纹样意义。根据日用陶瓷的不同表现形式,必须要对现代审美观念中的传统图案元素进行改造和应用,才能够打造出富有新时代特色且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陶瓷制品,在此过程中应当吸取传统文化精髓,有效传承并弘扬传统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王馨卉.浅论中国传统纹样在当代陶瓷设计中的应用与创新[J].新西部.2017(16):146


  [2]刘伯群.传统纹样在当代日用陶瓷中的运用[J].魅力中国,2016(06):123-124.


  [3]田自秉.在当前经济发展中中国传统纹样与陶瓷设计的融合策略[J]..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11):56-57.


  [4]杨文杰,顾任飞,祝忠良.传统文要与现代陶瓷融合的策略[J].中国轻工出版社.2016(08):56-63.


  [5]喻英.中国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J].安徽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2):2-24.


  [6]李泽厚.传统纹样在当代日用陶瓷中的运用[J].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7(03):12-14.


  作者简介:杨珍,女,高淳陶瓷主创设计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南京市工艺美术大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