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设计中造型与装饰的关系研究

[日期:2019-07-29]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摘要】当前人们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追求物质生活的过程中,也十分重视精神生活的享受。所以陶艺家在创作陶瓷时,必须要充分考虑造型与装饰间的重要关系,将造型与装饰有效契合,才能够给人们带来物质与精神的双重享受。陶瓷的出现从远古时期发展至现代,造型优美,装饰精巧,体现出伟大劳动人民的创造力以及艺术力。所以本文基于此背景下分析研讨,在陶瓷设计中造型与装饰之间的关系,旨在进一步促进陶瓷设计研究工作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陶瓷设计,装饰,造型,关系


  引言


  我们深入了解工艺美术时,会发现造型与色彩、装饰属于公益形象中的重要内容,造型是体现公益形象的基础,色彩则体现出公益形象的特点,装饰表现出公益形象的独特风格,这句话表明造型与色彩、装饰间的重要关系。色彩是贯穿于装饰之中,所以本文基于陶瓷角度分析探讨,陶瓷设计中造型与装饰之间的关系。陶瓷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无论是实用性的日用陶瓷还是陈涉性的艺术陶瓷艺术表现效果具有多方面的功能效用,例如有技术和材料的应用,也有形式美感处理的多元化等各项特点。


  一、陶瓷形式美感


  陶瓷形式美感最直接体现在造型与装饰上,陶瓷设计中造型决定着瓷器的基本形态装饰则体现出整体的形式美感,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以陶瓷造型为载体创造出依托造型体现出艺术家本身意蕴的作品。陶瓷装饰与造型关系十分完整,视觉形象丰富,并且能够体现出釉色表现力,能够刺激欣赏者的视觉。陶瓷艺术设计中十分重视造型的装饰型,即便是以实用性为主的日用陶瓷设计,在满足日用功能的前提下,也十分重视比例调整以及线条变化,如果细部处理不恰当,可能会导致陶瓷的整体造型显得过于呆滞,缺乏美感,也会给陶瓷装饰以及纹样的结合带来众多的阻碍。所以对于一些陈涉性的艺术陶瓷,在设计过程中更应当重视自身的造型。


  远古时期人们发明制陶技术时,主要将着力点放置在如何将陶器制作成满足实际生活需求的陶瓷用品,所以陶瓷的成型技术十分的幼稚,在此阶段难以进行有意识的装饰,即便在陶瓷成型过程中会留下一点创造痕迹,也是不被人们所发现的。制陶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原始鲜明们有意识的在陶瓷器物表面予以装饰,通过描绘或者是刻线的方法制作陶瓷,当时彩陶是最具代表性的美化制品。陶瓷表面出现不同的装饰纹样,所以存在造型与装饰结合,关系不断的发展,表现出来的结合形式也更加多元。


  二、陶瓷造型具有装饰性


  陶瓷造型具有装饰性造型的形体变化比例决定着装饰整体效果,对于陶瓷器的口、足进行局部处理以及构建的形态造型进行丰富,能够体现出立体的视觉形象。陶瓷装饰造型与装饰纹样有所不同,造型装饰主要体现的是造型自身体现出的特性,陶瓷造型的特性较为显著,有些造型则并不显著,由此能够看出特质是造型美感的重要反应特点。例如在新石器时代陶瓷的造型,主要是凸显出装饰镜,以颜色进行装饰,虽然没有纹样,但是却能够取得良好的艺术表现效果,对于一些以装饰纹样为主的橙色性陶瓷,切记不要过于重视造型,应当适可而止,有效处理好装饰纹样上的空间,充分体现出纹样的内容和构图。


  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谈的装饰主要指的是纹样所有人称其为装饰图案从广义角度分析,陶瓷装饰应当包括纹样,同时也应当包括陶瓷的肌理和色釉、工艺制作中留下的各类痕迹,将研究陶瓷的精力放置在纹样设计上极有必要,但是要想全方位的认识陶瓷艺术,必须要正确认识到具有装饰意义的众多部分。起初釉的发明主要是确保陶瓷表面的光洁整齐,防止液体渗漏能够加固陶瓷胎体的坚实程度,但是经过设计应用发现釉能够美化陶瓷,所以在陶瓷设计过程中,可以用釉进行装饰,此种表现手法在宋代极为突出。在宋代之后釉的色彩不断的丰富,有低温色彩,也有高温色彩,通过色釉装饰磁体,使得陶瓷的设计变化更加丰富。


  在新石器时代陶瓷装饰中的众多工艺有着密切的关联性,主要体现在陶器上的指甲纹以及弦纹上,虽然最初体现出原始简单的状态,但是也表明人们有意识的美化陶瓷的装饰纹样,在陶瓷艺术发展过程中,手工艺制作的陶瓷主要是刻画或者是手工描绘的方式。在手工制作中有着极为明显的痕迹,当前发展至今已经被人们有意识的进行保留和遗传成为特有的装饰形式,在现代日用陶瓷设计与生产过程中,根据严格的施工程序,规整模具并不保留加工的痕迹,所以也并不具备装饰因素。


  三、陶瓷作品整体与局部风格应统一


  完整的陶瓷艺术品的局部与整体风格应当是和谐统一的基本形态处理必须是统一,无论是日用陶瓷还是艺术陶瓷,在装饰与造型风格上应当是蕴含众多的艺术表现特色,才能够体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陶瓷作品造型与装饰在融合过程中必须要重视风格一致,即便材料和技术风格不同,但是也应当确保风格处于统一基调。装饰工艺手法以及种类对于造型具有适应能力,在处理造型与装饰的过程中,必须要根据设计的课题以及材料决定造型基础风格。陶瓷与瓷器虽然风格类似,但是造型风格中仍然具有一定的差距,瓷器的造型精致且挺拔,能够给人们感觉出被征服的条理性,但是陶瓷却是体现出严谨且秀丽的风格。例如宋代克花装饰,北方民间瓷器的装饰风格与造型大致相同,无论是从装饰还是造型上分析,都必须要实现造型与装饰风格的有效统一,才能够确保陶瓷的整体统一效果。


  完美的艺术作品的艺术性与局部的风格应该是具有一致性的,所以在陶瓷的表面处理和艺术创作过程中应该根据陶瓷整体性的艺术理念保持和谐的关系。在陶瓷艺术领域当中要使艺术陶瓷和日用的陶瓷装饰风格要保持一致,并且在文理和艺术风格当中要体现本质的区别,所以要根据陶瓷的状态和应用进行艺术创作,从而表现各种不同的艺术风格提高陶瓷的艺术表现力与陶瓷本身的艺术材料和艺术风格,相互融合会形成具有特色的风格体系,而这种风格是多种多样的,在陶瓷当中体现出粗犷委婉大方豪放的风格体系。所以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要根据陶瓷的形状、大小以及作者想表达的风格进行艺术创作。在陶瓷制作中要保证,基调一致使人能够在观赏时感受到陶瓷所表现出的风格和艺术价值。由于陶瓷盒瓷器的创造风格和艺术表现形式,具有一定的区别,所以陶瓷造型较为精巧细致,表现出的艺术形式也较为微软和美观而陶瓷工艺则表现出的粗矿和原始感,能给人们一定的遐想和探索,在装饰处理过程中要根据手法的不同进行艺术的。和创新选择一定的装饰手法,根据逆向设计的风格进行装饰和创作,在创作的过程中要投入一定的精力进行细致的风格定向,才能够达到统一性的艺术表现形式。例如清代珐琅彩瓷器能够感受出装饰的细腻和优美,造型会给予人一定的艺术联想,所以由此看出失去的造型与装饰结合,要根据人的美感而进行设计和融合,才能够达到人们的欣赏和感悟。


  四、陶瓷造型与装饰根据使用目的而决定


  在一定情况下,陶瓷的装饰和造型,是根据陶瓷在使用过程中的目的而进行决定的,所以在作用方面装饰要依靠陶瓷的缩影进行创作,并且根据造型的特点进行装饰的创新,利用陶瓷的各项特点,进行结构性的创作和处理,使造型能够更加优美和大气。在适应性较强的日用陶瓷的创作过程中,要根据运用陶瓷的各种结构进行美感的创新设计,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社会的发展潮流进行相互结合,使造型能够更加具有美感,方便人们的生活和审美。


  在日用陶瓷设计过程中,根据茶具来看,由于茶具造型是根据装饰的策略以及装饰纹样进行创新的。一些茶具而创新和完善是需要,周期性较长且具有不同造型的情况下进行设计和完善的,所以在设计和投入生产过程中,要根据消费者的思想感悟和个人喜好进行装饰和创新,更好的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将适应性的造型融入到设计当中,更好的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境地,只造型能够更加凸显出特色和创新。但是茶具在设计的过程当中,通过贴花装饰进行造型,个别部位轮廓为直线的柱体,以便于贴花纸或转移印花装饰。在这种装饰实施的过程中,由于受到装饰工艺的要求所采取了特别的处理,能够直观的展现出造型和装饰的主次关系。在欣赏和艺术性的陶瓷创作过程中,要根据装饰形象进行陶瓷的完善,并且在一定的条件下使造型要服从装饰的要求,将空间与装饰内容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在空间当中进行描绘和刻画,从而更好的体现出陶瓷当中的艺术价值和艺术水平。


  五、陶瓷装饰与造型设计中需考虑多方因素


  在陶瓷当中进行装饰设计,要充分的考虑各方面的原因,根据造型的部位进行全面性的装饰,并且在装饰的过程中要根据装饰的位置以及形状进行确定,才能够在陶瓷创作中将优美的艺术形式进行融合。分析陶瓷器的造型体量能够发现大的可以比人高,小的可以放在手中把玩尺寸大小不一,必须要确保纹样和尺寸造型相同。在通常情况下大件的陶瓷造型需要有与其相衬的纹样,如果在大件造型上刻画小花小草,能够给人们带来视觉感受,但是也会显得有一点不匀称,缺乏艺术,表现张力,很小气。


  陶瓷设计,历史较为悠久,从彩陶出现到现如今的瓷器创作经过千年的发展,在实践当中艺术家每认识到装饰,是为了更好的将装饰纹样刻画到陶瓷的显眼位置,从而使人在欣赏和使用过程中进行感悟和赏析。所以在今后的陶瓷装饰设计中,不难看出规律性的体现陶瓷装饰的装饰内容会依据陶瓷显眼的位置进行创作,还会根据造型进行相应的创新。


  结束语


  由于我国历史文化较为悠久,从古到今陶瓷装饰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的完善和创新,成功的陶瓷艺术作品,都是在确定装饰部位,将装饰纹样进行复杂且有规律性的艺术创作,使装饰设计既保留了陶瓷的空白部分,又使装饰的各类线条修饰陶瓷的原有形状,突出了陶瓷的美观性和特点。


  参考文献


  [1]李正安.陶瓷设计中造型与装饰的关系研究[J].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7(05):45-46.


  [2]郑小平.试论陶瓷造型设计中形式美的运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08):188-189.


  [3]王琳,万庆.论现代陶瓷市场及其对陶瓷设计的要求[J].景德镇陶瓷,2018(03):85-86.


  [4]阴勇.艺术设计专业当中的陶瓷造型与装饰分析和探索[J].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7(03):41-42.


  [5]王婷婷.在建筑装饰风格当中陶瓷艺术设计的相关技巧[J].中国陶瓷(北京),2018(05):55-56.


  [6]刘怡斐.中国传统文化中陶瓷设计中造型与装饰的关系[J].天津美术学院,2017(06):78-79.


  作者简介:杨珍,女,高淳陶瓷主创设计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南京市工艺美术大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