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苏作工艺新时期的使命体现

[日期:2019-07-07]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提要】苏州传统工艺作为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过悠久的传承和发展后具有独特的地域性,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致的工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新时期,苏作工艺要,无论是从人才培养还是内容题材的创新问题,都要从各方面不断变化以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本文从匠心、人才培养和创新三方面入手,试论苏作工艺在新时期的使命体现。


  关键字:苏作工艺 创新 匠心


  传统工艺美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我国传统工艺历史悠久,凭借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以及丰富的门类形态,为整个人类的文化历史谱写了充满智慧的篇章,工艺美术不仅是传统艺术的一部分,还是一种手工艺技术,同时蕴涵着非物质的技术内容和文化艺术内容,兼具欣赏性和实用性。


  苏州传统工艺作为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过悠久的传承和发展后具有独特的地域性,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致的工艺,种类繁多,享誉中外。“苏作”是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词语,“作”即制作,是手工技艺的表现,“苏作工艺”体现在苏州传统工艺品的制作工艺上,苏作家具、苏作玉雕、苏作刺绣等,做工精细,源远流长,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而制作技艺的精致带来的造型特征气韵雅重,由内而外反映出苏州地区特有的艺术魅力。


  苏作工艺特有的艺术魅力让无数工艺美术爱好者着迷,但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对工艺美术作品的审美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工艺美术品不再是古时贵族阶层专有的玩赏之物,而是更具亲和力的、大众所追求的艺术品。苏作工艺在新时期具有新的使命,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发展壮大,无论是从人才培养还是内容题材的创新问题,都要从各方面不断变化以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


  一、坚持匠心创作


  苏作工艺最大的特点是做工精细,要求在创作时秉承精益求精的原则,这是与匠心分不开的。一篇好的文章在撰写时要有精巧的构思,经过不断修改以提高作品精神层次;同理,好的作品是经过反复审视反复构思而成的,每一道制作工序如同文章中的字句段落,写文章需要费心,而好的工艺美术作品不仅费心,更要费工。苏作工艺是历代能工巧匠匠心的体现,匠心使得苏作工艺具有独特的特点,唯有好的工艺才能充分显示出材料特有的美质。以苏作家具为例,一把椅子各个部分尺寸不能相差分毫,各部分距离要适中,否则将影响整体美观,甚至影响家具稳定性。


  在新时代,随着社会物质与科技的高速发展,浮躁之风愈盛,苏作工艺的使命在于以匠心来传承、发展。工匠们必须保持匠心制作,才能传承苏作工艺。因为苏作工艺带来的精致造型,现在“苏作”一词已经成为不少工艺美术爱好者的追求,一些工匠追求苏作工艺带来的即时利益,从而忽略了作品的艺术灵魂,更有甚者雕刻工艺潦草,风格粗犷浮躁,却声称作品为苏作工艺制作来欺骗消费者,为了金钱而创作就失去了苏作工艺的精髓。要传承苏作工艺,并使之在新时代大放异彩,工匠需要专注和耐心,需要戒骄戒躁,沉下心来从事苏作工艺,保持一颗一丝不苟的平常心,日复一日地追求和钻研技艺。正是因为耐心、专注、坚持,我们的前辈才能留下精湛的苏作工艺,我们要秉承这种精神,坚持匠心创作,将苏作工艺传承下去。


  二、苏作工艺人才培养


  许多苏作工艺,家具、玉雕、核雕等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苏州传统工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和发展也对苏州工艺文化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传承依靠的是一代代工匠的努力,苏作工艺必须要有传承者才能传承、发展下去,有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的作品必须手工创作且做工精细,其中需要付出的心血可想而知。要学精学透苏作工艺,道路长远且艰辛,成材期长而酬劳少,因此不少行业中年轻工匠的比例越来越少。


  如何培养苏作工艺人才,以创新意识去进一步传承和发扬苏作传统工艺,是新时期苏作工艺面临的问题和使命。2012年,苏州市出台《苏州市传统工艺美术产业优化发展规划》,针对当前面临的苏州传统工艺美术产业发展机遇,加大对传统工艺美术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力度。国家与政府的引导与扶持是传统工艺发展必不可少的保护伞,我们作为苏作工艺的传承者,也要积极予以配合,积极投入到工艺传承中。一方面要重视作品的品质和工艺,戒骄戒躁,要有专业和敬业的精神,正确对待自己的荣誉和名声,不能投机取巧,以次充好;另一方面要积累大量知识,钻研苏作工艺,对苏作技艺和审美艺术有充分的了解。新时代年轻人对苏作工艺的爱好,可以使苏作工艺得到传承和发扬可以,注入更多的新生力量。


  三、保持苏作特色,积极创新


  苏作工艺由我们的前辈代代相传至今,已经为后人带来无数宝贵物质和精神财富,并在技艺和题材方面影响着我们的创作。一方面,苏作艺术品创作的题材大多为大众熟知的充满吉祥与趣味的图案题材,例如梅兰竹菊、财神观音、麒麟龙凤等花卉、人物、瑞兽,表现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文化多元发展融合的今天,我们在钻研苏作工艺时不仅要考虑技艺的纯熟,更要找到合适雕刻的题材,才能将工艺的美感发挥到极致。仅模仿而没有创新是无法体现创新的,一味地仿制前人的款式就失去了苏作工艺精雕细琢的意义,无法实现设计者思维的形象表达。另一方面,许多苏作工艺所使用的工具正随着科学的发展而不断革新,新技术在给苏作工匠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创作手法上的创新带来了可能。例如现在电动雕刻类工具能在雕刻初期发挥作用,粗雕出作品的轮廓,节省一些时间。当然,苏作工艺的发展不仅要保持自身特色,更要跟上时代的步伐,积极借鉴、吸取有益的题材和思想,创作出寓意深刻、文化内涵丰富的事物。


  四、结语


  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也在随之不断变化,苏作工艺的内容题材以及技术也是需要不断丰富、更新的。苏作工艺在新时期的使命是挑战但也是发展的机遇,要从各方面不断变化以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才能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姚辰《苏作工艺雕刻的传承和发展》,艺术品鉴,2017年04期


  2、唐梦骥《苏作红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思考》,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4期


  作者简介:史忠明,高级工艺美术师,苏州市工艺美术大师,苏州市明式苏作家具文化研究院荣誉院长,百年品牌“明仕阁”掌门人,从事苏作家具的新品研制和复制古代苏作家具,用匠心擦亮品牌,收到了成效,并多次在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类展览中获得殊荣。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