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在漆器的多个工艺分类之中,人物题材是随处可见的。各大博物馆的藏品和展览会上,我们都可以观赏到。
关键字:漆器古装人物题材设计
传世的明万历年间的《竹林七贤》图长方形剔红盘,描写的是魏晋时期阮籍等名士的故事。七位名士或谈诗论玄或手弹乐器或远观景物,童子或用扇煽炉火、或手执茶壶,绿竹与松树巧相映衬,构图平实而不刻板,配以四周很宽的图案边,做工精致,十分清雅,图案边内饰以满满的折技花卉。图中的一切都与七位文人雅士这个题材吻合。
明代嘉靖年间有剔红果盒,图中有五位仙人,分持灵芝桃实、葫芦、宝瓶、牡丹花。一缕缕香烟从瓶中升起,在上方绕成了一个“寿”字、(草书),突出了祝寿的主题思想,盒的边框刻有云龙纹,这件剔红盒里面及外底部以黑漆,正面为红雕漆绿锦地。创作人物题材,既要考虑到题材内容的贴切,又要考虑到人物、背景与锦地二色的相互映衬,边缘轮廓远观呈现的如同图案的美,近看是内容的细节,装饰的美。在实用性强的盒、盘类更是这样。
明代中期的滇南王松造“文会图”委角方形剔红盘。形制为正方形两面朱漆,盘心雕山水人物,亭台楼阁,为文人聚会谈诗论玄的内容。四个边饰以秋葵、栀子、牡丹花及背面的四边雕香草纹。
以上剔红工艺漆器和点螺等工艺漆器艺术品因尺寸较小,人物在画面中所占比例更小,所以我们见到的作品中文人雅士,仅仅是寸马豆人,能够将文人雅士、孩童人物形象细微地表现出来难度相当大。画面随着尺寸的增大,可进一步塑造的空间更大,比如我在红雕漆大对柜,“百子图中”,大门一对高达90cm宽40cm左右(每片)小门边达到45cm×40cm左右,儿童的头面部也更大,各个儿童之间就可以更讲究了,儿童幼稚天真状态、长相、发髻、小辫子、装饰品也不一样,包括衣服的纹饰也随着更丰富了。做为配景的花卉湖石、栏杆和亭阁都更加细致了。
漆器工艺美术品中的款彩,彩绘钩刀、含堆鼓金银等。因为尺幅更大,经常制作成高中低不同档次的大壁画、大屏风、(一堂六片至一堂12片或更片数的巨制)故而在选择中国古代人物题材或少数民族人物、唐宋元明清各个不同朝代的服装样式、冠戴、发髻、装饰、环佩衣纹更加丰富多彩,包括建筑和用具床榻、器皿、都可细致反映出特定的历史年代的特征。
在元代绘画中,曾有画家画过知音图,描写的是俞伯牙与钟子期对坐,俞伯牙抚琴,钟子期呈学士样打扮,两手相握,姿态自然,似已神会于琴曲的高山流水,阳春白雪的境界之中,两人各有一小童侍立于身后,背景简洁,俞伯牙须髯飘垂,双肘外
露,似乎在挚友面前做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的化境即好。而在明代冯梦龙《警世通言》所描写的小说人物,则与野史记载有别,与元画不同。
近年来,我创作了《高山流水遇知音》。所用材料是一块金丝楠木料,料的品相非常好,尽可以在上面精雕细刻的古代人物题材。小草图自然是一改再改,反复推敲。在横而长的楠木尺寸上,从左上方向下再向右,是蜿蜒流淌的一条大河,远处画有三孔长桥横卧于绿波上。河的左侧是一组互相毗邻的民居建筑,户户之间有优美的风火墙间隔,建筑呈江南水乡乌镇、周庄的样式,透视感随河流走向而改变,树木花草穿插其间。河岸的下方画出了俞伯牙的官船。他微低着头,畅快地弹奏七弦古琴。从服饰姿态,面部五官,眉宇须髯即可看出他是一位学养高深的达人。船头的虎头图案,刻意用方型地毯的一角下垂挡去一部分。官船前仓内两童子,一人手执拂尘,一人手持宝剑。也贴合伯牙的身份。船只也好似随波浪而微微晃荡。船只左右岸边的树枝柔条花朵临风轻动,树枝上息着数只小鸟,亦似因古琴声的美妙而不忍离去。画面右方是两颗茁壮的古树,出枝奇峭,似虬龙,似飞凤。树下的次主角即是钟子期,坐在大石旁,一手支颐石上,身微向右侧,似听琴声到忘我了。在大树上有藤蔓下垂临风吹拂,大树下,有数丛牡丹花含苞正放。树后面或隐或现的几位村姑,增强了画面的朝气。右侧的巨石陪衬古树,又可以题字图章。
怎样有画面的层次感,这是每一位设计者都会考虑的项目。我在近景两颗密密枝叶的大树掩映下,或露或藏的画了对岸的河堤,对岸的船只和岸上民居。实际上巧用了清明上河图的风俗意趣。
设计中,力求让楠木的材质在雕刻中的事半功倍,构图丰满,多姿多彩,对比中求和谐,动静中求韵律,远近中求层次,有机联动,血脉相融,整体感强,这才是好作品。
另一件金丝楠木木雕《童子观音》的设计中,我也在因材施艺、因材施技上下了功夫,可谓左斟右酌。
在中国古代画观音佛像不胜枚举。从敦煌壁画到法海寺壁画......
台屏作品中,普陀山紫竹林五彩祥云护绕之下。殿前庭院,景物宜人,观音大士闲坐在凉榻之上,坐姿自然而高雅,左手轻放膝上,右手抬起于胸前,似正与右侧的善财童子轻语。画面左上侧画一树紫藤花,古藤缠绕,花开正盛,在花树的陪衬下,佛殿精舍琉璃屋瓦下,数根盘龙抱柱与门窗的图案,栏杆的横斜形成鲜明的互补映衬,进入台阶,可窥见登堂入室远处帷幔轻垂,地砖雅洁,古藤蔓下方玲珑桌椅陈设了精巧的茶具。在五彩云霞的右端,彩凤飞翔迴首向着观音大士,右下角巧石后满是紫竹林,站立的龙女如临风玉树。而最具匠心的安排是右上部分的远景,让人看到普陀落伽山之远,波光粼粼的南海之大,佛家楼台亭塔之精美绝伦。让人观看作品,心灵得到了洗礼。
我在设计创作古装人物的同时,也经常研究现代和古代的人物画优秀作品,从敦煌壁画,到法海寺壁画,再到永乐宫壁画,从传世的《洛神赋》到徐悲鸿先生用重金从香港收购回归国家收藏的《八十七神仙卷》,我都认真研究、临习过,下过一番功夫。俗话说得好:“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就是说的继承和发扬的关系。从宋人的很多人物画佳作看,古人也是在艺术上很认真、严谨的。如宋人《琉璃堂人物图》、《免胄见酋图》、《田畯醉归图》、《摹张萱捣练图》、《金大受十六罗汉图》、《贯休三官图》等大批古人作品也深深的影响了我,提高了我。在现代画家中,徐悲鸿、蒋兆和、姚有多等现代人物画家作品都深深地打动了我。在传统古装人物画家中,刘继卣的《大闹天宫》等连环画作是非常优秀的,满壁风动的感觉,让人看了非常快意。画家李峰所作《香蕉园》《南风》等一批优秀人物画作品,已经站在了相当高的领地上。值得研究,探讨和学习。然后在传统工艺美术创作上有一定的启发。
人物自然也离不开环境的渲染,自然环境中,一年四季的花草树木,多彩多姿。我常在观察研究花木四季的不同,我的居室前就是百果树,冬天一片叶子也没有了,落了,春季绿叶生长了,一片葱绿可爱。秋天,变成一片金黄。我们小区的樱花、桃花、垂丝海棠、睡莲、荷包玉兰、紫藤,每当开花之际,我来不及写生,就照上照片以供参考用,邻居送来的栀子花,半开的、正开的、未开的,我连忙将之记录,再翻阅元代张成雕刻的栀子花,觉得他适当变形很有趣。如紫藤花初露嫩芽,在画册上是找不到的。
瘦西湖万花园里的牡丹、芍药、我更是每年要去欣赏、拍照、我们小区的凌霄花、园丁告诉我是外国进口品种,但不好看。我每当初夏、都会去彩衣街弥驼巷内看本种的凌霄,它好看啊!马骀画谱上记录的就是这一品种。
画人物画,自然也少不了这些花草树木当背景和培衬,一枝一叶总关情,多看多对此研究,就会有收获,有提高。
人物画,有时也需要各种建筑物的衬托,拿起手机或相机,多看看,多走走,多拍拍,多写写,素材就多了。总有派用场的地方。
当年小孙女上幼儿园时,我每天接送,幼儿园放学了。小朋友在幼儿园操场上尽情玩耍、奔跑。我当时就有一个想法,以前都是画古代儿童,舞龙玩狮,滚铁环,踢键子。如果将幼儿园内儿童活泼、玩耍的情景再配合幼儿园的或儿童游乐场所的各种设施画成漆器画稿,将与传统儿童画有很大不同。
是啊!创作有时还是要逼着自己往前跑,才会有更好的东西面世。
作者简介:李赖贤,男,1946年生,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