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扬州漆器工艺众多,展现出来的艺术特色也各不相同,在设计上也有着不同的设计要点,需要从业人员在充分了解工艺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工艺实际,方可创作出符合时代审美的工艺美术精品。本文从点螺工艺和雕漆工艺及其代表作品着眼,分析了两大工艺的设计要点,希望能为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设计时代审美点螺雕漆
扬州漆器工艺种类繁多,经过历史的大浪淘沙,沉淀了很多的漆艺精品流传后世。目前,扬州漆器现有装饰工艺“雕漆”、“雕漆嵌玉”、“点螺”、“刻漆”、“骨石镶嵌”、“平磨螺钿”、“彩绘”、“雕填”、“磨漆画”、“木雕镶嵌”等十大类。近些年来,随着手工艺人的不断精心创作,有多件漆艺精品涌现出来,堪可定位为传世之作。
在工艺创作中,由于涉及到天然材料的使用,时间周期等因素,常规而言,扬州漆器工艺中的高档工艺作品大多体现在点螺工艺和雕漆、雕漆嵌玉工艺等名贵种类。
一、点螺工艺的创作设计技巧及代表作品。
点螺工艺与其他漆器工艺的最大不同点,在于它的表现手法很少选用块面的,线条也以简单的勾勒为主,起到轮廓主心骨和概括的作用,面则以画龙点睛之功效为主。在制作时多以点的形式出现,带来对点螺工艺的画稿最大的要求就是要精细周到,每一个点都要交代到位,因此,界画一类性质的画稿因其构图、布置经营交代的非常清楚而更加适合生产。现代点螺漆器作品多以花鸟类为主,山水题材次之。其中鸟多以孔雀为主,因夜光螺的色彩天然丰富,更加容易表现出孔雀的色彩斑斓。花则以牡丹和迎春花为多。房廊屋檐、亭台楼阁、树本等也有,表现山峦时多以远山居多,用螺屑点撒出虚无缥缈的感觉。树本则以松树为主,榆树、柏树等次之,更多时候树本是以夹叶树的形式出现,即两种以上的树木融合在一起,有疏有密,有近有远,其中以松针最为容易表现。人物因脸部和手部在选材上非常的难,所以表现的较少。
代表作品如点螺《富春山居图》屏风。该作品以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为摹本,采用扬州传统的点螺工艺精致而成。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作于1374-1350年间,为黄公望79岁归隐富春后所作,描绘了富春江沿岸初秋的景色。该件作品以点螺工艺重现了《富春山居图》合璧之全卷,以光彩的点螺描绘出江南风光的雾气迷蒙,烟雨迷离之美。
全图运用段落物象比例的错落变化,创造了构图多样的视觉效果,在配合五光十色,薄如蝉翼的点螺工艺,呈现出美轮美奂、绚丽多姿的艺术效果和深远的意境。
点螺台屏《春台明月》,春台,即瘦西湖畔之熙春台,著名的二十四桥景区重要景点。作品由工艺美术师曹启彦设计,高级技工范蓉蓉制作,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实为一件高档的艺术精品,让人爱不释手。此作品在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获2007“百花奖”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
二、纯雕漆工艺的创作设计技巧及代表作品。
纯雕漆是指在经过加工的漆胎上髹涂数十道乃至几百道的中国大漆,然后按照设计的要求,用刀雕剔出各种花卉、房廊、山水、人物等图案和锦文的传统漆器制作工艺。设计题材广泛,大型作品多以山水宫廷画风格为主。红雕漆的表现手法非常的丰富,大到山石块面、亭台楼阁,小到树虫花鸟、飞禽走兽甚至是各式脚草,细致部分之屋檐片瓦均可以用雕漆工艺手法表现出来。现代扬州雕漆制品从梁国海老艺人开始,突破了传统的雕漆制品更多倾向于民俗化和复制的特点,吸收了现代设计家的长处,将现代设计如散点透视等引进雕漆工艺,长于表现薄意浮雕的雕刻。而一些具有现代设计理念的人才如姜璧、张宇、卢星堂等人的加入,更是将国画的构图、立意等特点,引进到现代红雕漆作品当中,增加了现代雕漆的艺术性。在大件地屏类的产品中,更多的以山水为主,表现出扬州雕漆的大气磅礴。与其他工艺表现手法不同的是,在雕漆工艺当中有着“上不留天,下不留地”的说法,再不明显的地方也有雕刻,多以锦文为主,不会出现空白,这也是雕漆技艺一个独特的表现手法。
代表作品如纯雕漆《春和景明》地屏。该作品是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宇先生根据宋代文人范仲淹咏春诗句而设计,以文人《岳阳楼》中的一句“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为主题,歌颂春和景明,春光和煦的景象。
纯雕漆《高山流水》台屏,该作品题材取自《列子·汤问》。由扬州漆器厂工艺美术师董亚梅设计。画面中琴师和樵夫在船上促膝交谈,怡然自得,近处松树郁郁葱葱,远山深远。该作品采用传统雕漆工艺,大漆调合银朱在胎坯上髹涂近两百层,由享受国务院津贴的高级工艺美术师张来喜先生精心雕刻完成。
三、雕漆嵌玉工艺的创作技巧及代表作品。
题材多以花鸟、人物为主,较少出现大山大河的设计,且花鸟题材真正意义上符合了中国传统的“锦上添花”美好寓意。对花鸟的造型和结构要求比较高,动物的形体、花朵的形状都需要有体积感和空间感。初期人物题材的也比较多,如《红楼梦》《白蛇传》《牡丹亭》《三英战吕布》《关公夜读》等题材均有作品出现。
《牡丹亭》地屏由工艺美术师王文琳根据中国元代戏剧家汤显祖的名著“游园惊梦”故事情节而设计。画面描写了中国宋代闺秀杜丽娘和书生柳梦梅为了追求幸福生活,反对封建婚姻的爱情故事。
该地屏选用珊瑚、云母、紫晶、碧玉、翡翠、玛瑙、青金、白玉等数十种名贵玉料精工雕琢成人物、房廊、花卉、树石镶嵌于精美细腻的雕漆锦纹地上,整个画面色泽天然,流光溢彩、人物优美、情节生动。
《牡丹亭》地屏构思完整、造型优美、工艺精致、人物形象刻画得生动传神,再配以红木雕花底座,更显得华贵、高雅、气势不凡,该屏是一件集欣赏与保值相结合的高档漆器工艺品。
扬州漆器工艺众多,展现出来的艺术特色也各不相同,在设计上也有着不同的设计要点,需要从业人员在充分了解工艺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工艺实际,方可创作出符合时代审美的工艺美术精品。
作者简介:
参考书目:
【1】张燕.扬州漆器史.[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10月
作者简介:
吴慧女(1986年出生)扬州漆器厂有限责任公司点螺技艺制作人员助理工艺美术师